纠结用梯形图还是SCL?SCL编程常用方法和适用场景实例干货分享!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7 17:00 2

摘要:SCL语言作为文本化语言,更接近计算机编程,和传统的电路图演化而来的梯形图思路上有较大区别,在大多时候用起来更简洁,移植方便,但是相比图形化语言的梯形图,SCL在可读性尤其是调试方面远不如梯形图。

SCL语言作为文本化语言,更接近计算机编程,和传统的电路图演化而来的梯形图思路上有较大区别,在大多时候用起来更简洁,移植方便,但是相比图形化语言的梯形图,SCL在可读性尤其是调试方面远不如梯形图。

SCL语言是西门子的独家叫法,其他plc一般称作ST语言,基本用法一致,可能各家会有自己的专用指令的区别。SCL和最常见的C语言相比,有非常大的相似性,可以理解为C语言的子集。在C语言基础上阉割了函数,以及其他一些高级功能,只保留一些判断,比较,循环等基础语法,和大多的脚本语言基本一致,对于上手学习非常简单。

绝大多数学习plc编程都是从梯形图开始的,下面我将列出一些典型的梯形图程序,再将这些梯形图转化SCL,看看其中的注意事项。每种语言都有其最适用的范围,我将结合自己的使用经验分享一些SCL的常用方法和适用情况。

1、简单的赋值语句

以上2个程序段的效果是一样的,这种简单赋值,scl用起来更方便,在赋值语句多时可以在excel批量处理,批量修改。

2、带条件或分支的线圈或MOVE

当梯形图的线圈加上条件或分支时,move语句前面加条件或分支时,SCL是怎样的呢?

在SCL中我写了常规写法,以及2句赋值语句改IF的写法。很显然,对于线圈类型的梯形图,直接用赋值语句是最简单的,如果用IF语句,需要加写线圈不满足条件输出为0时的程序。

if语句更类似梯形图的置位复位,线圈逻辑的程序都是可以用置复位写的,但是显然这样做会麻烦很多。梯形图中的置位复位以及带条件move语句用if来写是更好的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if以及归类为程序控制指令的指令,如case for while等等,当条件不满足时,后续的内容是跳过不执行的,梯形图中对应的是很少使用的jmp这类指令。

举例来说,在一段复杂计算前加if条件,如果不满足条件那么就不会执行这些计算,可以减少扫描时间。if的执行结果里如果放定时器,可能导致if条件不满足时,定时器不被执行,无法复位的问题。也因此使用定时器不建议放在if的执行结果内,放的话还需要额外加不满足条件时复位程序。

3、沿信号的写法

沿信号是梯形图和scl语言1个很大的区别,所有品牌plc梯形图都有沿信号的检测指令,大多数存储沿的变量还是plc内部自带自分配的。

文本语言没有这个概念,有2种做法,1是根据沿信号原理,自己建变量自己写,灵活也方便移植,另1种是带背景数据的专有指令,可以理解为官方打包自己写的沿指令为FB块给你用。换plc就没法移植了。

上图的程序分别列出了专用指令的沿信号和自己写的沿信号。使用沿信号专用指令时,和定时器类似,将指令拖到编辑区,会让你选择单个实例,多重实例或参数实例,你也可以在变量表中预先添加r_trig类型变量,这个类型只支持在FB背景中添加,不支持全局DB。或者选择单个实例,在系统资源自动添加。

4、定时器用法

只推荐上述的这种写法,不要将定时器放在程序控制指令内部,如if for等,前面说过,放在这些指令内部除了要写条件满足时触发还需要写不满足时复位,更繁琐。

另外就是定时器的Q或ET直接连接变量,使用这个变量来触发其他的逻辑,不建议使用定时的.Q来触发。这是因为西门子定时器是扫描到Q或ET时才更新计时,使用.Q可能和连接的Q ET变量重复,导致单个周期多次更新,定时器发生异常。

预先在变量表定义好数据类型,然后将变量拖到编辑区,或直接拖指令后选择背景数据的方式,这个写法适用于大多数的专用指令,如计数器,FB,FC的调用等。

即使是这些梯形图改成常规写法的scl,你也可以发现scl的可读性比较一般,尤其是这些线圈条件很多,MOVE前的条件很多时,监控调试难以一一看到通断点,这是文本语言和图形化语言的根本区别。

西门子在监控时看这些变量值需要在额外的列表中查看,有些PLC是可以在变量上显示监控值的,可读性可调试方面仍然远不如梯形图。我的经验是处理这些位逻辑时,尽量用梯形图来写。

下面分享一些更适合SCL语言编写的程序,这些是实际使用的程序,并没有梯形图与之对比,梯形图要实现这些效果会麻烦很多。

5、程序控制指令的一些应用

上面是modbustcp指令的轮询程序,主要用的case语句,case的每个状态在同一时间只有1个会执行,同个位变量在不同条件下会多次进行写1或写0,如果梯形图处理这样的程序,可能会产生双线圈,需要更多的中间变量或其他方式进行处理。

程序控制指令可以认为是scl的特色,如果使用这些指令能更方便时,那么用scl就比使用梯形图更好用,典型的就是循环指令,for循环等批量处理数据时,梯形图几乎是难以做到的。

这些指令的条件不满足时,结果部分是不经过扫描周期执行的,有跳过的效果,梯形图的指令树条件满足能流为1,不满足为0,始终扫描执行这些程序。这是根本性区别。

6、比较语句

前面列举了一些适用赋值不太适用if的情景,实际赋值语句都是能够写成if语句的。在一些非位变量进行比较时,以及其中还掺杂着计算时,scl语言是更有优势的。

梯形图的计算只能一步一步进行,每步的计算结果还需要存1个中间变量,scl就可以写数学公式一样写长串的比较和计算,这简单太多。虽然一些梯形图也有了计算指令,实际模仿的就是scl,仍然不如scl好用。

7、数据的计算处理

上述是通信读取电能表数据,再将同类的数据,按照仪表数据排列格式进行批量处理,其中涉及计算,类型转换,循环等。基本上关乎数据的处理时,scl都是更好的选择。

8、一些特殊指令的应用

peek poke指令,以及上图的GetSymbolName指令都是SCL语言下才有的指令,这些指令可以更方便的实现某些特定功能,熟练使用事半功倍。

9、特定功能的封装

上面是流量累积功能的FB封装程序,SCL写出来非常简短,后续的多品牌移植,文本的复制粘贴都非常方便,或者写程序说明文档也异常简单。

以上的实例和用法方面的介绍并没有非常的系统化,也未包含所有方面,只是自己平时写的一点点程序中的摘抄。我平时写程序也是以梯形图为主,使用LAD和SCL混编的方式是目前最合适的方式。这是PLC编程的实际控制内容所决定的,毕竟程序绝大部分还是在控制数字量IO上。

多年来,编程用scl语言更好还是lad更好,哪个是未来趋势的争论无休无止。我认为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只会lad一种编程99%甚至更多时候都足够了,只使用scl语言也可以应付所有的工况。

并且PLC编程最好的语言就是梯形图。当然多掌握一种编程语言绝对是大有益处的,很多时候是换1种思考方式,打开了自己的思路和眼界。

来源:西门子工业支持中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