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居民消费能力提升、休闲时间增多,“旅居”作为融合居住、休闲、体验的新型出行方式兴起,核心是打破传统旅游“打卡式”短期停留,以“慢体验”满足个性化需求。目前国内旅居业态丰富,栾川也凭借优质生态与文化资源崭露头角,今年暑期陶湾、叫河、三川等“凉资源”乡
主力人群为60岁以上退休者,90%来自周边省市,旅居主要集中在5-8月份,80%的人会居住1-3个月,回头客多。90%以上旅居者出游动机为放松身心、陪伴家人、亲近自然,消费集中在餐饮、娱乐和渴望体验当地民俗。
文旅康养产品同质化,缺精品且价格内卷;部分仅停留在避暑阶段,与本地文化、中药材产业融合不足;优质资源开发不系统,二次消费项目少。02供给不足
适配中老年人的产品少,经营主体规模小、服务水平不高;住宿产品分布散、承载量小,中间层次衔接缺失。03服务保障弱
硬件上,与景区连接通行不畅,餐饮、娱乐等场所不足,部分地区用水、取暖、网络均需提高;软件上,发展规划、管理服务等专业人才匮乏。04经营周期短
5-8月旺季房源紧张,冬季闲置,淡旺季营收差距大,部分小规模农家宾馆淡季停业。05人才短缺多数经营者管理意识不强,高品质民宿受规模、土地限制,缺少配套设施服务,文旅康养综合型人才或团队较少。06环境待改善
部分乡镇公共区域卫生无人管,夏季露营游客乱占场地、乱抛垃圾,摊贩占道经营时有发生。01丰富产品业态
乡镇可结合自身发展阶段和资源条件增加旅居产品,比如:陶湾镇、三川镇可增康养业态、打造消费场景,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区域环线活动;叫河镇可发展药旅融合、红色研学等业态,推动“中药材+康养”“农房+民宿”的业态升级。02提升供给质量
从业商家要学优引优,同步提升餐饮、住宿、服务质量;政府各相关部门提供旅居产业配套培训公开课程,全力推进文旅康养产业全链条、全要素高质量发展。03强化人才建设
出台优惠政策引外地高层次人才,开课程培养本地人才;与高校合作建培训基地,分层次培训从业人员。04改善公共环境
有旅居基础的乡镇利用网格化管理,常态化整治公共区域卫生,设专人清理维护,提升游客舒适度与栾川形象。05打造区域特色品牌
全乡镇、全沟域作为功能完整的文旅康养目的地来规划、建设、运营, 树立全区域“一盘棋”思想,以系统化的特色文化标识和具体的功能价值为指向, 构建生态、生活、产业和文化有机融合的生态型空间单元,打造特色主题旅居品牌,并创新内容表达与传播方式,以品牌引领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06加大宣传推广
借主流媒体矩阵与大V推广,形成多渠道、高密度的宣传叠加效应,提升“旅居栾川”网络热度,并开展“百家旅行社”来栾“踩线”、全民摄影大赛、全网话题挑战赛等主题活动,叫响“旅居栾川”品牌知名度,释放品牌效应。07完善政策体系
利用政策资金、产业引导基金等措施支持旅居目的地完善基础及配套设施,强化土地、人才、资金等要素支撑,建立旅居养老公共服务供给长效机制。同时,热门旅居目的地可以结合市场需求适度扩大公共服务供给。结论栾川发展旅居产业优势显著,亟需破解现存问题,实现从“资源依赖”转向“创新驱动”与“品质取胜”。通过系列对策,将生态价值转化为“旅居经济”,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赢。
来源:全景栾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