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孟非出生在重庆,在他还不懂事的时候,就被父母送去外婆家寄养,父母是北京广播学院的高材生,工作调动频繁,没办法把他带在身边。
在内娱这个圈子,很多人红得快,也消失得快,有人拼命留在镁光灯下,有人却悄无声息地转身离开。
而曾经被誉为“国民月老”的孟非,就是那个在巅峰时刻“消失”的人。
在《非诚勿扰》一炮而红后,他竟然主动撤出了光环中心,有人说他身体出了问题,有人说他不再适应时代的变化。
那么孟非到底是主动退出,还是无奈隐退?又为什么说他已经走上了另一条大道?
孟非出生在重庆,在他还不懂事的时候,就被父母送去外婆家寄养,父母是北京广播学院的高材生,工作调动频繁,没办法把他带在身边。
直到12岁那年,他才回到父母身边,搬到南京生活,可惜,晚了。
感情的空白,已经让他和父母之间形成了隔阂,他变得叛逆,性格孤僻,上学成绩一塌糊涂,除了语文,其他科目都差得让人头痛,高考落榜成了他的现实。
他19岁那年,父母又离婚了,他也彻底失去了方向,最终直接南下深圳打工,幻想一夜暴富,但现实狠狠打了他一巴掌。
他做过搬运工,送过水,也拧过螺丝,十几个人挤在一间出租屋里,吃的是泡面,睡的是地板,太阳底下干一天活,晚上还得排队洗澡,那时候他才明白,学历真的决定命运。
扛不住了,他灰头土脸地回到了南京,在江苏广播电视报印刷厂找了份工作,印刷机轰鸣的声音成了他生活的全部。
但就是这份不起眼的工作,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一次操作失误,他的手指被机器卷了进去,血肉模糊,工厂没有赔偿,他也失去了工作,父母看他可怜,托关系把他弄进了江苏电视台,做临时工。
那会儿的孟非,刚满21岁,他从摄影助理做起,背着设备跑现场,拍摄剪辑样样不落,没人注意到他,但他却在默默积累,每一个镜头、每一次配音,他都用心学。
除了工作,他还悄悄去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进修,白天上班,晚上学习,周末还要写稿子,他的生活被安排得满满当当,1994年,他终于拿到了中文系的文凭。
那一年,他也正式成为江苏电视台的一名正式职工,同年,他和初恋李雪结婚了,婚礼就在小饭馆里办的,简单却温馨,那时候的他,收入不高,但目标很明确。
1995年,他参与纪录片《奔向亚特兰大》的拍摄,担任撰稿和摄影,拿了全国二等奖,第二年,又做了专题片《飞向亚特兰大》的总摄影,他逐渐被台里重视。
到了2001年,他已经从一名普通摄影师,成长为台里的制作人,他策划的那场跨省直播,是江苏台历史上的首次卫星连线,也让他在业内小有名气。
2002年,他走上了主持人的岗位,主持的是《南京零距离》,观众一开始对这个光头主持人并不熟悉,但他在节目中创设的“孟非读报”栏目,把社会新闻讲得通俗易懂,很快就收获了好口碑。
从那年开始,他9年里几乎没有请过假,每天早上五点起床,读完七八份报纸,自己动手写新闻稿,他把主持人当成一份手艺活,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观众。
2008年,他开始尝试娱乐节目,参与《名师高徒》,风格依旧稳重亲民,不过真正让他爆红的,是2010年江苏卫视推出的《非诚勿扰》。
这个节目一开播就火了,孟非和乐嘉组成的“光头组合”成了观众最喜欢的搭档,他在台上不卑不亢,调节气氛有度,面对争议话题也能冷静回应,节目收视率一路飙升。
孟非一下成了“国民月老”,全国人民都认识这个光头了,2011年,他出了本自传,版权费就高达480万元,同时媒体也争抢邀请他,各种综艺、晚会向他抛出橄榄枝。
可就在事业最巅峰的时候,他却悄悄转变了方向。
他以女儿的名字注册了“星亚文化”,开始做资本运作,和朋友创办影视公司,投资节目、做制片人,逐渐脱离电视台的束缚,他主持节目,也参与幕后制作,掌控全局。
2014年,他和黄磊合资开火锅店“黄粱一孟”,还成立了面馆“孟非的小面”,那一年孟非年收入超过1800万元,他也登上了福布斯名人榜。
可他并没有沉迷于赚钱,餐饮遇到舆论风波,他第一时间注销火锅店,退出管理层,直播带货尝试过一次就停了,身体吃不消,他不愿为了流量损害口碑。
他知道什么适合自己,什么不适合。
2018年开始,他逐渐从公众视野中淡出,央视春晚邀请他三次,他都婉拒,他说自己不适合那个舞台,不想去凑热闹。
2020年,他身体出了点问题,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说,再拖下去可能得坐轮椅主持节目,他果断减少工作量,开始养生、旅行,不再频繁出镜。
之后他做了旅行综艺《出发吧老孟》,走南闯北,记录旅途中的点滴,节目刚开始还挺火,可他只主持了四期就退出了,他不想强撑,也不想失去初心。
2023年,孟非的生活重心彻底转向家庭,他经常在社交平台晒出旅行照,有时候是和妻子一起去余村看绿水青山,有时候是在剧场看老戏,也有时候,只是发一张外公老照片,配上几句怀旧的文字。
他不再是那个每天出现在电视里的主持人,而是一个普通丈夫、父亲、旅行者。
有人说他“消失”了,其实他只是换了个舞台,他不再站在聚光灯下,而是站在了人生的旷野上,用另一种方式演绎自己的人生剧本。
他投资的影视项目还在继续,有些电视剧已在筹备中,他依旧会以制片人身份出现在片头,但不再露面,对他来说,这才是最理想的状态。
他也没有忘记社会责任,设立慈善信托,每年拿出100万资助贫困学生,河南暴雨时,他默默捐了100万,没有做任何宣传。
孟非用他的人生证明了一件事:退场,也是一种智慧,他看清了名利的边界,在最合适的时刻退下舞台,把生活还给自己。
在浮躁的娱乐圈里,这样的人不多,他不是被淘汰,而是选择不再参与,他早已走上了另一条大道,用自己的方式,走得稳当又自在。
来源:红日观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