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亲贤街的车流如往常般穿梭不息,然而路中央突然出现的一幕,让过往行人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一名男子手扶中央护栏,独自坐在车流密集的马路中间,身旁车辆不断呼啸而过,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交通事故。
亲贤街的车流如往常般穿梭不息,然而路中央突然出现的一幕,让过往行人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一名男子手扶中央护栏,独自坐在车流密集的马路中间,身旁车辆不断呼啸而过,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交通事故。
路过市民见状,第一时间拨通了报警电话。太原市王村派出所民警接警后迅速抵达现场。
看到民警到来,坐在路中间的男子情绪依然激动,语气中满是委屈与愤怒。
民警没有急于追问缘由,而是先仔细检查其身体状况,在确认没有明显外伤、身体无碍后,耐心劝说道:“马路中间太危险了,咱们先到路边安全的地方,有啥事儿慢慢说。”
在民警的安抚下,男子的情绪逐渐平复,终于道出事发缘由。
原来,他从事装修材料生意,当天之所以在路中央与他人起冲突,是为了讨要一笔拖欠已久的欠款。
“这笔钱他拖了又拖,我找了他好多次都没结果,今天好不容易堵到他,他还是说没钱还。”男子说起此事,语气里透着无奈。
据他回忆,当时眼看欠款人要转身离开,自己急得没办法,只能上前阻拦,两人随即发生拉扯。
没想到,欠款人为了脱身,竟试图翻越路中央的围栏,拉扯过程中还动手将他打倒在地。
“又欠钱,还打人,这样的行为实在让人无法原谅。”而冲突的另一方,面对民警的询问,也说出了自己的“苦衷”。
他承认,自己确实在该男子处购买过装修材料,目前仍有部分货款未结清,但近期也被债务缠身,经济压力极大,实在无力偿还。
此外,事发时他还有急事需处理,情急之下才做出冲动举动。
了解清楚事情经过后,民警综合考虑双方情绪及现场情况,决定先将两人带回派出所进一步调解。
回到派出所后,民警分别同两人沟通:一方面向欠款人说明拖欠欠款的法律后果及动手打人的错误;另一方面安抚被打男子的情绪,建议双方各退一步解决问题。
经过耐心调解,欠款人承诺会尽快筹集资金还清欠款,并当场向被打男子表达歉意。
被打男子见对方态度诚恳,且给出了明确还款承诺,也表示自己身体无大碍,愿意再相信对方一次,给予一定筹钱时间。
至此,这场因欠款纠纷引发的街头危险冲突,在民警的及时介入和耐心调解下,暂时画上了一个休止符。
太原广播电视台法治事业部《并州之剑》栏目想和您说:
亲贤街车流中的惊险对峙,终究在民警调解下平息,但事件背后的警示却值得深思。
一笔欠款、两次冲动,竟让两人将马路当“战场”,不仅置自身安全于不顾,更扰乱了公共交通秩序 —— 这般 “以险维权”“以暴脱身” 的做法,既是对生命的漠视,也偏离了合法解决纠纷的轨道。
万幸的是,王村派出所民警的及时介入,既化解了当下冲突,更用法律宣讲敲醒了当事人:欠款需履约,这是诚信底线;动手必担责,这是法律红线;而极端维权不可取,更是维护自身权益的“大忌”。
唯有摒弃“急功近利” 的冲动,守住 “依法依规” 的底线,才能让矛盾止于理性,让平安护佑城市街巷。这起事件的平息,既是民警履职的缩影,更该成为每个人处理纠纷的 “清醒剂”。
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综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