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冬慧:扎根基层 用青春守护百姓健康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7 12:17 2

摘要:李永强今年65岁,患高血压已有五六年,2010年因腰椎受伤,行动不便,最近两年腿又疼得走不了路,家里的孩子们都外出打工了,身边没人照料。

薛冬慧正在给患者看病。刘翼飞 摄

□本报记者 李丽钧 长城新媒体 刘翼飞

7月28日,邯郸涉县下起了小雨。

13时30分,正值午休时间,涉县鹿头乡卫生院薛冬慧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喂,李叔,您哪儿不舒服?”

“薛医生,我的高血压药马上就吃完了。”电话那头传来东鹿头村李永强焦急的声音。

“李叔,别着急,我马上给您开好送过去。”

薛冬慧挂断电话,麻利地开好药,骑上电动车,十几分钟就把药送到了李永强家中。

“李叔,您今天的血压正常。记得要按时吃药,这几天热,要多喝水,好好歇着。”薛冬慧给李永强测完血压,细心叮嘱。

李永强今年65岁,患高血压已有五六年,2010年因腰椎受伤,行动不便,最近两年腿又疼得走不了路,家里的孩子们都外出打工了,身边没人照料。

“自从薛医生来到我们这里,只要我的药快吃完了,给她打个电话,无论刮风下雨她都会准时给我送过来,真是太感谢她了。”李永强谈起薛冬慧,眼中充满了感激。

薛冬慧是一名“三支一扶”支医志愿者。2024年大学毕业后,她放弃了去北京医院工作的机会,怀着“到基层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信念,报名参加了河北省“三支一扶”考试。经过层层考试选拔,她终于如愿考入涉县鹿头乡卫生院,成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

薛冬慧说:“因为各种条件的制约,基层医疗服务还存在一些短板,我要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去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

鹿头乡老人和留守儿童比较多,初到鹿头乡卫生院时,面对陈旧的医疗设备和品类不全的药品,薛冬慧曾一度感到无所适从。

“院长看出了我的窘迫,主动与我谈心,耐心引导我。”在院长的鼓励和同事的关爱下,薛冬慧逐渐适应了这里的工作。

白天,她跟着老医生学习接诊;晚上,她就自己学习基层常见病诊疗病例,并承担起病历书写工作。

为了便于后续工作的开展,薛冬慧从熟悉基层的医疗政策和医保政策入手。

针对基层卫生院病历书写不规范的问题,她利用大学和实习期间的学习经历,对之前的病历进行了规范整理,完善了基层病历书写规范,使病情记录更加准确翔实,提高了诊疗效率和质量。

薛冬慧每月都定期为失能、半失能等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帮助他们开药、报销,并送到家中。同时,她还不定期地下乡为老人免费测量血压、血糖。为了丰富住院病人的业余生活,她还带着他们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深受病人们的喜爱。

在薛冬慧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个小本本,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一个个患者定期需要开的药和缺少的药,这个小本本成了她与乡亲们之间温暖的情感纽带。

去年10月,有位老人在地里干农活的时候不慎被镰刀割破了腿,需要缝合,由于来得匆忙,钱和医保卡都没有带。

薛冬慧看着老人不知所措的表情,主动帮他拿药并垫付了医药费。“当时我并没有考虑老人会不会回来还钱。大概过了两三天,老人家的伤口刚好一点,就专程赶来把钱还给了我,还说我今后一定会成为一位好医生。我听了感觉非常自豪,这更加坚定了我留在基层的决心。”薛冬慧回忆道。

谈起薛冬慧,涉县鹿头乡卫生院院长张君说:“薛冬慧到我们卫生院后,给我们这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她专业知识扎实,业务能力比较突出,把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带到了岗位中。面对基层比较复杂的医疗环境,她不断地学习和适应这里的环境,主动向前辈请教学习临床经验,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培训提升自己,来我们这里就诊的患者都非常喜欢她。我们希望有更多像薛冬慧这样的‘三支一扶’志愿者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医疗。”

“虽然基层条件艰苦,但是听到那一声声真诚的‘谢谢’,所有的疲惫都化作前进的动力。”薛冬慧说。

今年,薛冬慧积极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为辖区内736位65岁以上老年人做体检,并参与包村工作,挨家挨户给老人送体检结果并上健康档案,完成青少年脊柱侧弯测量1298人次。

尽管工作很是忙碌,但是薛冬慧没有忘记自我提升。她利用下班和碎片化时间备考执业医师考试,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强化自己的临床技能,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选择投身‘三支一扶’事业,是我青春最无悔的决定。在这里,我不仅实现了医者价值,更收获了成长与感动。未来,无论身在何处,这段服务基层的经历都将成为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我会继续秉持初心,在守护人民健康的道路上坚定前行。”薛冬慧说。

本文来自【河北经济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