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操纵白银市场十年曝光,罚9.2亿了事,至今仍控盘50%库存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7 16:57 2

摘要:2008年,次贷危机席卷全球,华尔街五大投行之一的贝尔斯登因大量投资CDO债券陷入严重亏损,市场上关于其即将破产的传言四起,投资人与债权人纷纷撤资,账面上200亿美元的超额流动性迅速枯竭。

2008年,次贷危机席卷全球,华尔街五大投行之一的贝尔斯登因大量投资CDO债券陷入严重亏损,市场上关于其即将破产的传言四起,投资人与债权人纷纷撤资,账面上200亿美元的超额流动性迅速枯竭。

作为纽约商品交易所最大的白银做市商与最大白银空头,贝尔斯登在此前长期持有大量空头头寸,每当白银价格上涨,便会挂出大笔卖单打压银价,导致危机前银价常呈现缓慢上涨后猛烈下跌的态势。

然而,次贷危机爆发后,避险资金大量涌入白银市场,银价快速拉升,贝尔斯登因流动性枯竭无法补足保证金,面临全面爆仓风险。若贝尔斯登爆仓,银价可能彻底失控。

2008年3月16日,在银价创下三十年高点当天,美联储提供300亿美元担保,推动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摩根大通由此全面接手贝尔斯登的空投仓位,成为白银市场新的大空头

次日起,银价开始下跌,四个交易日内跌幅达20%,半年内从高点下跌近60%,而当时正值次贷危机严重、美联储即将开启宽松政策的阶段,从避险与资产保值角度看,银价此番下跌幅度超出常规。

根据美国司法部后续起诉书,摩根大通主要通过虚假申报、虚假挂单的方式影响银价。具体而言,为推动银价向预期方向变动,该机构频繁挂出大量具有欺骗性的订单,却在交易执行前撤销。

这些未实际成交的订单,一方面影响市场情绪,引导其他投资者跟风操作;另一方面,因白银衍生品定价以定盘价为基准,操纵定盘价可大幅提升其期货头寸的获利概率。

此外,摩根大通还曾与汇丰控股共同持有纽约商品交易所超85%的白银期货空头头寸,凭借大规模空头力量压制多头,使得白银多头损失惨重。

2010年初,白银交易员安德鲁·迈凯尔将摩根大通与汇丰控股告上法庭,指控二者合谋操纵市场,摩根大通白银操纵案首次进入公众视野。

同年2月3日,迈凯尔向美国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发送邮件,详细预测了非农就业数据公布时摩根大通的压价手段,后续市场走势与他的预测完全一致。

但CFTC对其举报反应冷淡,迈凯尔随后将邮件公开给媒体,在舆论压力下,CFTC组织了白银价格操纵听证会。然而,听证会结束次日,迈凯尔与妻子遭遇车祸双双离世,事件引发广泛关注,CFTC也被迫启动对摩根大通的正式调查。

2010年7月15日,《多德-弗兰克法案》正式出台,该法案明令禁止金融市场裸卖空行为,大幅限制了摩根大通操纵银价的能力。

面对监管趋严与官司压力,摩根大通裁撤二十余名白银交易员并削减空头头寸,此前被压抑的银价开始上涨。多头抓住这一机会全力出击,半年内银价涨幅达175%,接近历史高位。

2011年初,受希腊债务危机与本拉登被击毙等因素影响,美元触底反弹,而美元与大宗商品走势呈负相关,大宗商品价格承压。

同年4月,交易所接连五次提高期货保证金,高杠杆多头被迫离场,摩根大通随后在亚洲交易时段抛出大量卖空合约,银价单日暴跌20%,市场局势彻底逆转。

2011年6月,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QE2)结束,当时美联储通过印钞购买了70%的美国国债,市场对美债需求后续不足的担忧加剧。

为稳定美债市场,大宗商品市场受到压制,白银、石油等品种跌幅约30%,在此背景下,CFTC于2012年以案件无法定论为由终止对摩根大通的调查。

此后,关于摩根大通操纵银价的指控从未停止。2012年起,摩根大通的白银库存大幅增长,截至后续报道时已占纽约商品交易所总库存的一半,2019年有报道称其囤积的实物白银或达5亿盎司。

同时,摩根大通还通过为白银开采商提供结构性贷款,以低价获取白银现货、掌握开采与供应信息,并间接控制银矿开采进度,进一步巩固对白银市场的影响力

2017年,纽约联邦第二巡回上诉法院裁定此前对摩根大通白银操纵案的裁决有误,案件重新进入审理阶段。2019年,摩根大通三名交易员被捕;2020年9月29日,CFTC宣布摩根大通承认操纵贵金属期货交易市场,并同意支付9.2亿美元罚款达成和解。

截至目前,摩根大通仍持有大量白银库存,未来白银价格走势仍受其市场行为的显著影响。

来源:翼峰说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