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敢信吗?现在还有人结婚一分钱彩礼不用花,而且娶的还是个身材高挑、颜值在线的外国模特?这事儿不是编的,就发生在河南南阳小伙孟哥身上。更有意思的是,他这媳妇是在非洲认识的,比他小 10 岁,还是个黑人姑娘,婚后生了两个混血儿子,最后干脆跟着他回了河南老家,现在一
你敢信吗?现在还有人结婚一分钱彩礼不用花,而且娶的还是个身材高挑、颜值在线的外国模特?这事儿不是编的,就发生在河南南阳小伙孟哥身上。更有意思的是,他这媳妇是在非洲认识的,比他小 10 岁,还是个黑人姑娘,婚后生了两个混血儿子,最后干脆跟着他回了河南老家,现在一口河南话说得比有些本地人还溜,每天早上雷打不动要喝碗南阳牛肉汤 —— 你说这剧情,是不是比很多电视剧还精彩?
可能有人会觉得,跨国婚姻大多是新鲜劲儿,过不了几年就得闹矛盾,尤其还是跨种族的,文化差异、生活习惯差得这么多,能长久吗?但孟哥和他媳妇阿娃,从 2018 年结婚到现在,整整 6 年了,不仅没红过一次脸,还把小日子过得有声有色,现在带着两个娃做自媒体,一会儿去北京旅游,一会儿去美国探亲,简直是把 “跨国婚姻” 过成了别人羡慕的样子。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聊这两口子的故事,看看他们是怎么把 “不被看好” 的婚姻,经营得这么接地气又幸福的。
咱们先从孟哥说起吧,他是 1987 年 5 月生的,老家在河南南阳镇平县侯集镇,就是那种典型的农村家庭,爸妈都是靠种地吃饭的,家里还有个姐姐。小时候家里条件是真不好,一年到头也攒不下几个钱,但孟哥他爸特别拎得清,总跟两个孩子说 “咱家里没背景,想过好日子就得靠读书”。这话孟哥听进去了,学习一直很努力,最后还真考上了大学,成了他们村第一个大学生 —— 这在当时的农村,可是件能让全家骄傲好一阵子的事儿。
不过有意思的是,孟哥大学学的是土木工程,按说毕业就能进工地当技术员,稳稳当当的,但他对这专业一点兴趣都没有,反而天天抱着英语书啃。那时候他在大学里认识了不少外国留学生,一有空就拉着人家练口语,用他后来的话说 “跟老外聊天才知道,世界这么大,光会土木那点东西不行,得学好英语才能走得更远”。现在回头看,他这爱好还真没白培养,后来去非洲工作、认识阿娃,全靠英语这门手艺。
大学毕业之后,孟哥进了中铁的一家央企,刚入职没多久,公司有个非洲的项目缺人,问谁愿意去。当时很多人都犹豫,觉得非洲又穷又乱,离家还远,但孟哥一口就答应了 —— 不为别的,就因为非洲那边工资高,而且还能接着练英语。去了之后才发现,非洲的工作虽然苦点,但确实像他想的那样,收入比在国内高不少,而且待的时间长了,也慢慢习惯了当地的生活节奏,没觉得有啥不适应的。
就这么在非洲待了好几年,孟哥的英语水平越来越溜,后来干脆从项目上出来,专门做翻译 —— 这活儿比在工地轻松,时间也自由,收入还不低。到了 2017 年 9 月,他被派到了西非的冈比亚,这个国家不大,节奏慢悠悠的,孟哥的工作也不算忙,每天除了处理点翻译的活儿,剩下的时间就挺闲的。这时候问题来了,他那时候都 30 岁了,在老家这个年纪早就结婚生子了,可他因为一直在非洲飘着,对象都没找着,爸妈天天打电话催,说 “不行就回来吧,在家门口找个工作,好找对象”。
孟哥心里也犯过嘀咕,但他转念一想,自己在非洲已经待习惯了,而且收入确实比国内高,要是回去,未必能找到这么合适的工作,所以就没听爸妈的,还是留在了冈比亚。他怎么也没想到,就是这个决定,让他遇到了这辈子的另一半。
那是 2017 年 11 月的一天,孟哥闲得没事刷社交软件,本来就是随便划划,结果看到了一个姑娘的主页 —— 就是阿娃。当时阿娃刚 20 岁,正在冈比亚最好的大学里读书,还兼职做模特,主页上的照片里,她穿着简单的 T 恤牛仔裤,笑容特别灿烂,身材高挑,皮肤是那种健康的黑色,看着就特别有活力。孟哥当时就觉得 “这姑娘真好看”,而且他在非洲待久了,压根没觉得 “黑人” 和 “中国人” 有啥区别,就觉得这是个很有魅力的姑娘。
犹豫了一会儿,孟哥还是主动发了条消息,大概就是 “你好,我是在冈比亚工作的中国人,看到你的主页觉得很有意思,想跟你聊聊”。他本来没抱太大希望,没想到阿娃很快就回复了,而且语气特别热情,还一个劲儿问他 “中国是什么样的?是不是有很多高楼大厦?中国人是不是都很会做饭?”
原来阿娃从小就听爸爸说中国,她爸爸是冈比亚一所大学的老师,去过不少国家,总跟她讲中国发展得特别快,人也特别实在。所以阿娃对中国一直很好奇,现在遇到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自然有满肚子的问题要问。就这么着,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了起来,从中国的美食聊到冈比亚的风景,从大学的专业聊到工作的日常,越聊越投缘。
聊了差不多一个月,孟哥提议 “咱们都在冈比亚,要不出来见个面吧,请你吃个饭”。阿娃也没拒绝,就答应了。见面那天,孟哥特意穿了件干净的衬衫,还提前到餐厅等。阿娃来的时候,穿了一条白色的连衣裙,比照片里还好看,而且一点都不怯生,看到孟哥就笑着打招呼。那顿饭吃了快三个小时,两人面对面聊,比在网上更自在,孟哥发现阿娃不仅长得好看,性格还特别爽朗,说话直来直去,笑起来的时候眼睛弯弯的,特别有感染力。
从那以后,两人就经常见面,有时候孟哥带阿娃去吃中国餐馆,给她点宫保鸡丁、麻婆豆腐,阿娃第一次吃辣的时候,辣得直吸气,却还停不下筷子;有时候阿娃带孟哥去冈比亚的市场,买当地的水果和手工艺品,教他说当地的语言。孟哥那时候就觉得,跟阿娃在一起的时候,特别开心,心里总暖暖的,他知道自己是喜欢上这个姑娘了。
不过真正让两人关系升温的,是阿娃妈妈去世那件事。大概是 2018 年 3 月,阿娃的妈妈突然生病去世,阿娃一下子就垮了,每天躲在房间里哭,课也没法上,模特的工作也停了。孟哥知道消息后,心里特别着急,每天下班就往阿娃家跑,也不说太多安慰的话,就是陪着她,给她做碗热乎的面条,帮她收拾房间,有时候带她去冈比亚的海边散步,让她对着大海喊出心里的委屈。
就这么陪了阿娃差不多一个月,阿娃慢慢从悲伤里走了出来,她看着孟哥,特别认真地说 “谢谢你,要是没有你,我不知道要难过多久”。孟哥那时候也鼓起勇气,跟阿娃表白了 “我喜欢你,想跟你在一起,以后我会好好照顾你”。阿娃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 在她最难的时候,是孟哥给了她依靠,她知道这个中国男人是真心对她好。
确定关系之后,两人就想着要结婚了。2018 年 7 月,阿娃带着孟哥回了家,见她爸爸。孟哥那时候还挺紧张的,提前准备了一盒中国的绿茶当礼物,心里琢磨着 “未来老丈人是大学老师,会不会看不上我这个农村出来的?” 结果见面之后,阿娃的爸爸特别客气,拉着孟哥聊了很久,问他在非洲的工作,问他老家的情况,还跟他聊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最后,阿娃爸爸说 “我知道中国人都很踏实,你对阿娃好,我就放心了。彩礼我们家不要,只要你们以后好好过日子就行”。
孟哥当时都愣住了,他本来还准备了一笔钱,想着彩礼肯定少不了,没想到老丈人这么开明。后来他才知道,阿娃家在冈比亚条件挺好的,爸爸是大学老师,收入不低,家里在首都班珠尔有套大房子,根本不缺彩礼那点钱,他们更看重的是孟哥这个人靠不靠谱。
2018 年 8 月,在阿娃爸爸的帮助下,孟哥和阿娃在冈比亚的民政局领了结婚证。没有盛大的婚礼,就请了几个亲近的朋友吃了顿饭,但两人都特别开心 —— 孟哥娶到了自己喜欢的姑娘,阿娃也嫁给了真心对她的人。
结婚之后,小日子过得特别甜蜜。2019 年 2 月,阿娃生下了一个儿子,是个混血宝宝,皮肤有点偏黑,但眼睛大大的,特别可爱。那时候阿娃刚大学毕业,本来可以找份不错的工作,但她想着要照顾孩子,就干脆当了全职妈妈。孟哥更拼了,除了做翻译,还开始尝试做一些投资,想着多赚点钱,给老婆孩子更好的生活。
到了 2021 年 2 月,阿娃又生了一个儿子,两个小家伙长得特别像,都遗传了妈妈的大眼睛和爸爸的轮廓。这时候孟哥开始琢磨了 “冈比亚的教育条件肯定不如中国,两个孩子要是在这边长大,以后发展肯定受限,还是得带他们回中国”。阿娃也特别支持,她本来就对中国很好奇,也想看看老公长大的地方。
说干就干,2021 年 5 月,孟哥先带着大儿子回了河南老家,把孩子交给妈妈照顾,自己又飞回冈比亚,帮阿娃和小儿子办签证。签证办下来之后,2021 年 10 月,一家三口从冈比亚飞泰国,打算在泰国转机回河南。结果没想到,那时候疫情还挺严重,他们到了泰国之后,根本没法转机,只能在泰国滞留下来。
这一滞留就是半年,孟哥和阿娃带着小儿子,在泰国租了个小公寓,每天的生活就是带娃、做饭。不过孟哥也没闲着,他之前在非洲的时候就关注过股票,这段时间没事干,就天天研究股市,跟着学交易知识,没想到还真让他赚到了不少钱,足够一家人在泰国的开销了。阿娃也没闲着,每天跟着手机 APP 学中文,还跟着视频学做泰国菜,虽然日子过得简单,但一家人在一起,也挺温馨的。
直到 2022 年 4 月,疫情稍微缓解了一点,他们才终于买到了回国的机票,回到了河南镇平。孟哥早年就在镇平县城买了套房子,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 孟哥的妈妈抱着两个孙子,笑得合不拢嘴,阿娃看着婆婆这么热情,也放下了心里的紧张。
不过刚回来的时候,阿娃还是遇到了不少麻烦,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不通。孟哥的妈妈不会说普通话,只会说河南话,阿娃刚听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婆婆在说啥,有时候婆婆说 “中不中”,阿娃还以为是在问 “钟在哪里”,闹了不少笑话。但阿娃特别努力,每天跟着婆婆学河南话,婆婆去买菜的时候,她也跟着去,跟邻居大妈们聊天,大妈们都觉得这个外国媳妇特别亲切,有啥好吃的都会给她送点。
没过多久,阿娃的河南话就说得有模有样了,不仅能跟婆婆正常交流,还能跟邻居们开玩笑。有一次,邻居大妈问她 “阿娃,你觉得咱河南的饭好吃不?” 阿娃笑着说 “好吃得很!尤其是牛肉汤,我天天早上都想喝!”
说到吃,阿娃是真的爱上了河南的美食。她最喜欢的就是南阳牛肉汤,每天早上都要去村口那家老店喝一碗,老板都认识她了,一看到她来,就会问 “还是多放香菜,少放辣?” 阿娃每次都点头。除了牛肉汤,她还特别喜欢河南烩面,觉得面条筋道,汤也鲜,为了能天天吃到,她还特意跟着婆婆学做烩面 —— 从和面、醒面,到熬汤、煮面,学了差不多一个月,终于学会了,现在有时候家里来客人,阿娃还会露一手,做的烩面一点都不比外面的差。
2022 年 10 月,孟哥跟阿娃说 “咱们现在回了中国,我想找个英语翻译的工作,可找了好几家,要么薪资不合适,要么要求太高,要不咱们试试做自媒体吧?就拍你在中国的生活,说不定能行”。阿娃一开始还挺不好意思,说 “我长得又不好看,拍视频没人看咋办?” 孟哥鼓励她 “咱就拍真实的生活,不用装,肯定有人喜欢”。
就这样,阿娃在抖音上注册了一个账号,叫 “阿娃一家”,第一条视频是拍她跟着婆婆学做烩面,视频里的阿娃穿着围裙,手忙脚乱地揉面,还不小心把面粉弄到了脸上,婆婆在旁边笑着教她,画面特别温馨。没想到这条视频发出去之后,居然有几千个赞,还有不少评论说 “这个外国媳妇真接地气”“婆婆真好,看着就亲切”。
从那以后,阿娃就开始经常拍视频,有时候拍她带娃去公园玩,有时候拍她跟婆婆一起做饭,有时候拍她去镇上赶集。孟哥则负责拍视频和剪视频,还帮她回复评论。一开始孟哥没出镜,粉丝们都很好奇 “阿娃的老公是谁啊?怎么从来没见过?”
直到 2023 年 5 月 2 日,阿娃发了一条视频,孟哥终于出镜了。那天孟哥特意换了件新 T 恤,头发也梳得整整齐齐,面对镜头的时候还有点紧张,结结巴巴地跟大家讲了他和阿娃的故事。粉丝们看到孟哥之后,都在评论里说 “原来阿娃的老公这么帅!就是嘴有点大,跟阿娃还挺有夫妻相”“孟哥看着就靠谱,难怪阿娃愿意跟他回中国”。
从那以后,孟哥也开始经常出镜,两口子一起拍视频,有时候跟粉丝聊聊天,说说在中国的生活,虽然没做直播带货,也没赚多少钱,但看着粉丝越来越多,大家都喜欢他们的生活,两口子也挺开心的。
2024 年 10 月,孟哥觉得镇平县城的幼儿园不如南阳的好,就把镇平的房子卖了,带着一家人搬到了南阳,租了套房子住。他说 “现在还没想好在哪定居,先租房子住,等孩子上小学了再说,这样也划算”。现在每天早上,孟哥和阿娃一起送两个孩子去幼儿园,回来之后要么拍视频,要么准备直播,下午接孩子放学,晚上就陪着孩子玩,给他们辅导功课。
不过孟哥和阿娃对孩子的教育特别上心,尤其是英语。因为阿娃的爸爸和姐姐后来移民去了美国,孟哥想着以后说不定会带孩子去美国看看,所以每天晚上,阿娃都会用英语给孩子讲故事,孟哥则用中文解释,两个孩子现在中文说得特别流利,英语也能简单交流,幼儿园的老师都夸他们聪明。
有时候会有网友在评论里问 “你家孩子皮肤这么黑,以后长大了找不到对象咋办?” 孟哥每次都笑着回复 “这事儿不用你们操心,我家孩子又聪明又懂事,还怕找不到对象?再说了,现在大家都不看重肤色,重要的是人品”。看得出来,孟哥对自己的孩子特别有信心,也对自己的生活特别满意。
现在孟哥和阿娃结婚已经 6 年了,这 6 年里,他们从非洲到中国,从两个人到四口之家,经历过疫情的滞留,也遇到过语言的障碍,但从来没红过一次脸,没吵过一次架。阿娃还是像以前一样,爱笑,不管遇到啥事儿,只要笑一笑,好像就都不是问题;孟哥也还是那么踏实,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都把老婆孩子照顾得妥妥帖帖。
有时候一家人会出去旅游,他们去了北京,看了天安门和故宫,阿娃第一次看到故宫的时候,兴奋得像个孩子,不停拍照;他们还去了马来西亚、新加坡,去了日本、韩国,今年 6 月份还去了美国,看了阿娃的爸爸和姐姐。阿娃的爸爸看到两个外孙,特别开心,还问他们要不要留在美国,但孟哥说 “现在孩子还小,还是在中国长大好,等他们大了,想去哪再自己决定”。
其实想想,孟哥和阿娃的婚姻,之所以能这么幸福,不是因为他们的跨国婚姻有多特别,也不是因为没花彩礼有多幸运,而是因为他们懂得互相理解、互相包容。阿娃愿意离开自己的国家,跟着孟哥回中国,学习中国的语言和文化,适应中国的生活;孟哥也愿意尊重阿娃的习惯,支持她的想法,不管遇到啥困难,都跟她一起面对。他们用自己的生活证明,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不管肤色是黑是黄,只要两个人真心相爱,愿意为对方付出,就能把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看孟哥和阿娃的故事,其实最让人感动的不是 “零彩礼娶外国模特” 这种听起来很 “凡尔赛” 的情节,而是他们在婚姻里的那种 “接地气” 的踏实和互相包容。咱们常说跨国婚姻难,难就难在文化差异、生活习惯不同,可在他们身上,这些好像都不是问题 —— 阿娃能学着做河南烩面,能说一口流利的河南话,孟哥能陪着阿娃适应中国的生活,能支持她做自媒体,甚至愿意为了孩子的教育不断调整生活的城市,这背后其实都是 “在乎” 两个字。
现在很多人谈婚论嫁,总想着彩礼多少、房子多大,却忘了婚姻最本质的是两个人能不能一起过日子,能不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互相扶持。孟哥和阿娃没要彩礼,不是因为穷,而是因为阿娃的爸爸看重的是孟哥的人品,孟哥看重的是阿娃的性格,他们都知道,比起钱,两个人的感情才是最重要的。这种不被物质绑架的婚姻,反而更纯粹,更能长久。
还有阿娃适应中国生活的样子,特别让人佩服。很多人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会焦虑、会抱怨,但阿娃没有,她主动学语言,主动学做中国菜,主动跟邻居打交道,这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其实是很多人都缺少的。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文化差异不是障碍,只要愿意学习、愿意融入,就能在新的环境里过得很好。
再说说孩子的教育,孟哥和阿娃没有因为孩子是混血就忽视中文,反而特别重视孩子的中文教育,同时也没落下英语,这种双语教育不仅能让孩子未来有更多选择,更重要的是,能让孩子了解两种文化,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现在很多人讨论 “混血孩子的身份认同”,其实孟哥和阿娃已经给出了答案 —— 不管肤色如何,只要让孩子感受到爱,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文化背景,他们就能自信地成长。
其实婚姻这件事,从来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不管是国内婚姻还是跨国婚姻,想要幸福,都需要两个人用心经营。孟哥和阿娃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不是惊天动地的浪漫,而是柴米油盐里的陪伴,是遇到困难时的一起面对,是不管走多远,都愿意牵着对方的手。希望更多人能从他们的故事里看到,婚姻的本质是爱与责任,只要有这两样,不管遇到什么挑战,都能把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来源:猴胖谈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