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频、下腹隐痛竟不是肾虚?3000 万男性正在被这 “难言之隐” 困扰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7 16:37 2

摘要:“最近总起夜,白天也老想跑厕所,同事都笑我‘肾不好’,吃了半个月六味地黄丸也没好转。”32 岁的程序员陈先生坐在泌尿外科诊室里,语气里满是尴尬。医生检查后告诉他,困扰他的不是 “肾虚”,而是慢性前列腺炎—— 这个被很多男性误解为 “中老年专利” 的疾病,正悄悄

“最近总起夜,白天也老想跑厕所,同事都笑我‘肾不好’,吃了半个月六味地黄丸也没好转。”32 岁的程序员陈先生坐在泌尿外科诊室里,语气里满是尴尬。医生检查后告诉他,困扰他的不是 “肾虚”,而是慢性前列腺炎—— 这个被很多男性误解为 “中老年专利” 的疾病,正悄悄盯上 20-40 岁的年轻群体。

很多男性出现尿频、下腹不适时,第一反应是 “肾虚”,忙着吃补品调理,却忽略了慢性前列腺炎的早期信号。其实二者症状有明显区别,以下 4 个典型表现,一旦出现就要及时就医:

1. 排尿异常:不是 “尿不尽”,是 “总想去”

与肾虚常见的 “夜尿多、尿无力” 不同,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排尿问题更偏向 “频繁且急迫”—— 白天排尿次数超过 8 次,夜间起夜 2 次以上,排尿时还可能伴随轻微刺痛或灼热感,部分人会感觉 “尿到最后还有几滴没排干净”。这种症状在久坐、熬夜后会明显加重,喝水少的时候反而更明显。

2. 盆腔疼痛:位置隐蔽,容易被误判

疼痛是慢性前列腺炎的核心信号,但位置常常 “不按常理出牌”:可能是下腹部隐隐作痛,也可能是会阴部、腹股沟区有酸胀感,甚至部分患者会出现腰部酸痛、睾丸隐痛。这种疼痛通常是 “钝痛”,不会剧烈发作,但会持续存在,久坐、开车超过 1 小时后会加重,站起来活动 5-10 分钟后会缓解。

3. 性功能变化:不是 “不行”,是 “没兴趣”

很多患者担心前列腺炎会导致 “阳痿”,但临床数据显示,只有不到 5% 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会直接影响勃起功能。更多人出现的是 “性欲下降”—— 对性生活缺乏兴趣,性生活时可能伴随轻微疼痛或不适感,部分人会出现射精过快,但这并非 “早泄”,而是前列腺充血刺激引起的暂时反应,炎症缓解后会逐渐恢复。

4. 全身不适:疲劳、失眠可能也是 “前列腺在报警”

慢性前列腺炎属于 “慢性炎症”,长期炎症刺激会导致身体出现 “亚健康状态”:白天容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晚上入睡困难、多梦,部分人会出现轻微的焦虑情绪。这些症状容易被当成 “工作压力大”“神经衰弱”,但如果同时伴随排尿异常或盆腔疼痛,就要警惕是否与前列腺有关。

很多人以为慢性前列腺炎是 “中老年病”,但临床统计显示,20-40 岁的男性反而占患者总数的 62%,尤其是从事这几类职业、有这些习惯的男性,风险更高:

1. 久坐不动:前列腺 “被压迫” 6 小时就会出问题

出租车司机、程序员、办公室职员等需要长期久坐的人群,是慢性前列腺炎的 “高危群体”。因为男性坐姿时,前列腺会直接受到压迫,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血液淤积在前列腺内,时间超过 6 小时就会引发充血炎症。有研究显示,每天久坐超过 8 小时的男性,患病风险是普通人的 2.3 倍。

2. 憋尿、喝水少:尿液 “刺激” 前列腺发炎

很多男性工作忙时会憋尿,或者因为怕频繁上厕所而少喝水,这两种习惯都会伤害前列腺。憋尿会导致膀胱内压力升高,尿液中的细菌容易逆流进入前列腺,引发感染;喝水少则会导致尿液浓度升高,其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前列腺黏膜,长期下来就会诱发炎症。

3. 熬夜、喝酒:免疫力下降让炎症 “趁虚而入”

20-30 岁的男性经常熬夜加班、应酬喝酒,这些行为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前列腺的 “防御能力” 也会随之减弱。酒精会直接刺激前列腺充血,熬夜则会让前列腺长期处于 “应激状态”,双重作用下,炎症很容易找上门。数据显示,每周熬夜超过 3 次、每月喝酒超过 5 次的男性,患病风险会增加 37%。

慢性前列腺炎之所以容易被 “拖成慢性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患者被错误认知误导。以下 3 个最常见的误区,一定要避开:

误区 1:“前列腺炎就是细菌感染,必须用抗生素”

很多患者一听说 “炎症” 就要求用抗生素,但实际上,慢性前列腺炎中只有 5%-10% 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剩下的 90% 以上属于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用抗生素不仅无效,还可能导致菌群失调,加重症状。正确的做法是先做 “前列腺液检查”,明确是否有细菌感染,再针对性治疗。

误区 2:“治疗必须‘根治’,否则会发展成癌症”

很多患者担心慢性前列腺炎会 “癌变”,其实二者没有任何直接关联。慢性前列腺炎就像 “前列腺的感冒”,虽然容易反复发作,但不会发展成癌症,也不会影响寿命。治疗的目标不是 “根治”,而是 “控制症状、减少复发”—— 通过药物、生活方式调整,让症状消失,不影响正常生活即可,过度追求 “根治” 反而会增加心理负担。

误区 3:“治疗只需要吃药,不用调整生活习惯”

药物治疗只是慢性前列腺炎治疗的一部分,生活方式调整才是 “防止复发” 的关键。很多患者吃药后症状缓解,但一恢复久坐、熬夜的习惯,症状就会再次出现。正确的做法是:吃药期间配合 “多喝水(每天 1500-2000ml)、避免久坐(每小时起身活动 5 分钟)、少吃辛辣刺激食物、规律作息”,这样才能让炎症彻底缓解,减少复发。

对于还没有出现症状的男性,预防慢性前列腺炎其实很简单,做好以下 3 件事即可:

1. 给前列腺 “松绑”:避免久坐,多做 “护腺运动”

久坐是前列腺的 “头号敌人”,建议每坐 1 小时就起身活动 5-10 分钟,做一些简单的 “护腺运动”—— 比如深蹲(每次 15-20 个,每天 3 组)、提肛运动(收缩肛门 3 秒,放松 2 秒,每次 10 分钟,每天 2 次),这些运动能促进前列腺血液循环,减少充血。

2. 给前列腺 “补水”:多喝水,不憋尿

每天喝够 1500-2000ml 温水,相当于 8-10 杯,能让尿液保持稀释状态,减少对前列腺的刺激;有尿意时及时去厕所,不要憋尿,尤其是在开车、开会时,尽量提前做好准备,避免膀胱过度充盈。

3. 给前列腺 “减压”:规律作息,控制烟酒

尽量避免熬夜,每天保证 7-8 小时睡眠,让前列腺有足够的时间 “休息”;减少烟酒摄入,尤其是白酒、啤酒,每周喝酒不超过 2 次,每次不超过 2 两;辛辣刺激食物(比如辣椒、火锅)也要适量,避免长期大量食用。

慢性前列腺炎虽然常见,但并不可怕,只要及时发现、科学治疗、做好预防,就能有效控制症状,不影响正常生活。如果出现相关症状,不要因为 “不好意思” 而延误就医,也不要盲目相信 “偏方”“补品”,及时去正规医院泌尿外科就诊,才是最正确的选择。毕竟,对男性来说,前列腺健康,才能让生活更 “轻松”。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24 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4:328-345.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慢性前列腺炎诊疗规范(2023 年版)[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23,44(7):501-506.

[3] 中国医师协会男科医师分会。中国男性前列腺健康管理指南(2022)[J]. 中华男科学杂志,2022,28(12):1065-1072.

[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lobal Report on Men's Health(2023)[R]. Geneva:WHO Press,2023:112-118.

来源:修竹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