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211首!刘宇宁:从直播到OST半壁江山的“产量王”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7 16:26 2

摘要:很多人可能还没反应过来,那个曾经在街头唱歌的大男孩,已经悄悄成了华语乐坛的“劳模”。平均下来,他每个月要发2.5首歌,这个频率,很多专业歌手都望尘莫及。

7年,211首原唱歌曲。

这个数字,属于一个叫刘宇宁的歌手。

很多人可能还没反应过来,那个曾经在街头唱歌的大男孩,已经悄悄成了华语乐坛的“劳模”。平均下来,他每个月要发2.5首歌,这个频率,很多专业歌手都望尘莫及。

最初认识刘宇宁,是在短视频里,他翻唱别人的歌,声音很有故事感。后来,他开始有了自己的作品,一首接一首,从未停歇。打开热播剧,80%都有他的声音,从《长歌行》到《一念关山》,他的歌声就像是剧情的开关,一响起来,角色的爱恨情仇就全涌上心头。

有人说,他只是个网红,靠流量吃饭。但数据不会说谎。《让酒》在音乐平台榜单上挂了28周,《天问》播放量破百万,翻唱的《走马》更是超过600万。这些不是靠刷就能刷出来的,是一遍遍的真实播放累积起来的。

他不是音乐科班出身,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是他下的“笨功夫”。为了选到一首好歌,他能在5年里听掉超过400首小样。为了唱好,每天坚持练声3小时。他清楚地知道,流量总会过去,只有作品能留下来。

除了唱歌,他还去演戏,从配角演到主角。在《一念关山》里,他扮演的宁远舟,靠眼神就能传递复杂的情感,观众叫他“眼技派”。他还上综艺,接地气的性格和超强的接梗能力,让他成了大家口中的“综艺梗王”。

从街头直播间到万人体育馆,从网红歌手到被主流媒体认可的年度实力歌手。刘宇宁用最朴素的方式,完成了一场不被看好的逆袭。

他证明了一件事,在这个时代,出身和标签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你愿意为热爱的事情,付出多少不为人知的努力。

来源:爱唠的强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