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家,其实是一个很宽泛的名词,并非只是能写出长篇巨制,名篇大作或流传于世的经典,才算得上作家。比之花卉有高端名贵和普通低廉之分,你若种植,皆谓“花匠”。
作家,其实是一个很宽泛的名词,并非只是能写出长篇巨制,名篇大作或流传于世的经典,才算得上作家。比之花卉有高端名贵和普通低廉之分,你若种植,皆谓“花匠”。
中国目前有多少作家?截止2025年,作家群体包括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约1、1万人及网络文学作者2900万人。那些出于爱好,经常写作的人,只要持续码字就算作家的,恐怕不计其数,遍地开花。
英国畅销书作家凯西说:“你若提笔,便是作家”。只要你足够热爱,真诚的心就能点亮执着的火把。热爱就是一种坚强,一种气度,一剂医愚的良药和一碗慰籍心灵的鸡汤。
文字具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奇特魅力,它不断变幻组合能生出一幅幅绚丽的图画;它又像一粒种子,只要你深耕细作便能长出累累的的果实。
退休近十年宅家,后五年选择了写作。尽管文字基础很差,读书很少,思维能力略显迟钝,想象力更觉不足,这些都无碍于对文字的偏执。
开始,只是记流水帐式的写作,又相似于日记(日记日记,一日不记,就会忘记),后来,边读边写,在网络上提练式阅读优质的作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吸收、模仿和提高。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目前,已写了150篇短文,每篇1000至3000字不等,总计约300000万字,足够一部长篇小说的篇幅。虽然算不得精品,唯显粗糙、浅薄,更登不了大雅之堂,但足以自娱自乐,每每翻阅,写作时的心境和思绪历历再现,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交融共情,岂不是一种愉悦?
圈层的微信好友开始称我为"作家"了,因为每在《今日头条》上通过一篇文字,我便转发在朋友圈。他们对我真诚的称呼,从内心感到惶恐不安。并不是我刻意谦虚,从骨子里感觉自己确实不及真正作家的九牛一毛。我自称我写的是文字,而不敢说是文章。文章文章,既有文采,又有章法,更何谈为作品了!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者如火焰燃于心,从此,我不再用眼睛去看世界,而是以这火为瞳仁,万物经它一照,霎时改变颜色。
渐渐老去的面容,不再是衰败的象征;慢慢枯黄的落叶,也不再飘零;细雨蒙蒙,轻柔地打在纱窗上,随即敲打出自然的密码,期待旁观者的阅读。这个世界陡然变得光辉灿烂:一草一木皆可入文,一笑一泪都成文章。
闲暇之余重翻旧文,从第一篇至末篇,文字的质量是呈平滑上升趋势的。再次执笔,也不像小学生写作文那样,先写草稿,列题纲,再写内容,最后修改。而是在首页的创作中心从头至尾,一气呵成。原来笔是会跟人长的,它陪着晨露里看了更多的景,在暮色里品了更杂的味,便也学会了把寻常的日子都酿成能让人读进心里的暖意。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来源:不忘初心ZC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