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鉴 | 夜幕下的黑手:检察利剑斩断酒驾敲诈链条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7 15:10 1

摘要:“他们将KTV、饭店作为‘狩猎场’,将酒驾司机视为‘猎物’,分工明确、流程熟练,甚至形成了‘信息收集—盯梢跟踪—碰瓷要挟—分赃挥霍’的完整犯罪链条,社会危害性极大。”公诉席上,检察官特别指出,该团伙的作案手法具有典型性。被告人小猛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组成固定

“他们将KTV、饭店作为‘狩猎场’,将酒驾司机视为‘猎物’,分工明确、流程熟练,甚至形成了‘信息收集—盯梢跟踪—碰瓷要挟—分赃挥霍’的完整犯罪链条,社会危害性极大。”公诉席上,检察官特别指出,该团伙的作案手法具有典型性。被告人小猛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组成固定团伙,利用被害人酒驾的违法事实,以报警相威胁,多次实施敲诈勒索,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敲诈勒索罪”。

案发现场:一次“不寻常”的报警

2024年5月某日深夜,包头市东河区交管大队接到一起特殊的报警——报警人郑某自称酒驾撞了人,但坚称对方是“碰瓷敲诈”。

“他们张口就要8000元,其实根本就没撞到,说不私了就报警抓我酒驾!”电话里,郑明的声音又急又气。民警赶到现场时,只见一辆金色轿车和黑色越野车停在路口,金色轿车右侧车尾与黑色越野车左侧车头有轻微剐蹭。旁边小天和小宇正与郑明争执,情绪激动。

“他酒驾撞人还有理了?”小天指着郑明喊道,手机镜头对着对方,“大家快来看,这人喝了酒开车撞人,还想耍赖!”

然而,民警很快发现了疑点:小天、小宇虽然气势十足,但民警到达现场后神色慌张,而郑明虽然满身酒气,却异常坚定:“我承认酒驾不对,但他们是团伙作案!刚才我看到有人在旁边录像,还有人在远处放风!”

民警将小天、小宇等人带回交管大队后,经查询发现,小天、小宇还曾多次被撞报警,这一“巧合”,将这场看似普通的交通事故,指向了有组织的犯罪。

侦查深挖:揭开分工明确的犯罪网络

由于在包头市多个区内均发现小天、小宇的报案记录,案件移交包头市公安局侦查,侦查人员顺着线索深挖,一个隐藏在夜色中的酒驾碰瓷团伙逐渐浮出水面。

审讯室里,小天起初还想狡辩,直到民警出示了他手机里的聊天记录和转账凭证,小天才不再抵赖,供述自己只是受人指使,背后的组织者另有他人。随着侦查机关相继抓捕其他涉案人员,这个团伙的“运作模式”才彻底曝光。

19岁的组织者小猛,初中辍学后混迹社会,是整个团伙的“大脑”。负责制定作案计划、分配角色,并掌管赃款分赃。其余团伙成员分工明确,女性成员小丹和小丽负责骑着电动车在KTV、饭店周边提供信息锁定酒驾司机,实时通报车辆动向。有驾照的成员负责租车,开车“撞击”目标车辆,假装车辆受损索要赔偿;没有驾照的成员,负责骑行电动自行车“剐蹭”目标车辆,假装受伤索要赔偿。此外,该团伙还有一名在一家KTV当服务生的眼线,利用工作便利,偷偷记录酒后驾车的客人信息(车型、车牌、包厢号),通过发送给组织者小猛,每提供一条有效信息可分得500元“提成”。

“我们专挑半夜10点到凌晨2点动手”小猛在供述中说,“这个时间段酒驾的人多,路上人少,就算吵起来也没人管,而且他们怕被查,基本都愿意私了。”

侦查人员查明,自2024年3月起,该团伙在城区多家KTV、饭店周边疯狂作案10起,涉案金额达10万余元。8名被害人因害怕酒驾被处罚,选择了沉默付款,最低的一笔“赔偿”3000元,最高的达2万元。

检察审查:在证据链中锁定“敲诈勒索”本质

2024年10月,案件移送至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承办检察官认真梳理卷宗,重点展开了三项工作。

一是复核被害人陈述,准确把握案件定性。对10名被害人逐一核实,了解案发当时被害人心理,是否收受到暴力或者暴力威胁、胁迫等,最终认定小猛等人抓住了酒驾司机“怕报警、怕曝光”的软肋,以“举报酒驾”为要挟,迫使对方交出财物,符合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其中一名被害人回忆:“他们说不给钱就要报警,我怕影响我的工作、家庭,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只想赶紧给钱了事。”

二是固定共同犯罪证据。检察官发现,小段作为KTV服务生,不仅提供目标信息,还会提前观察客人饮酒量、是否有代驾,属于“犯罪链条”的重要环节。通过调取聊天记录、转账记录,最终确认了其是该犯罪团伙中的重要成员。

三是分层处理精准量刑。结合聊天记录、分赃凭证和同案犯供述,检察机关认为小猛组织策划、分配赃款,虽然并非每次作案都到撞车现场,但每次犯罪其均分赃,且占额较大,故认定其为主犯;其他人员根据在每起犯罪中的作用区分主从犯。同时审查区分未遂、累犯、自首、坦白、退赃等法定、酌定的量刑情节,精准量刑。

最终,法院采纳了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以敲诈勒索罪判处小猛有期徒刑四年八个月,其他犯罪团伙成员也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至六个月不等刑期。

检察延伸:不止于办案的“治未病”

案件判决后,检察机关并未止步。承办检察官梳理了近三年办理的“酒驾碰瓷”“无证碰瓷”案件,发现此类犯罪呈年轻化、团伙化趋势,且被害人多因“怕麻烦、怕处罚”选择私了,客观上助长了犯罪气焰。

为此,青山区人民检察院承办检察官走进包头综合广播《法治第一线》节目直播间,用小猛团伙的案例警示公众:“酒驾本身就是违法行为,遇到碰瓷切勿私了,保存证据及时报警,才是对犯罪最有力的反击。”

当夜幕再次降临,城市的街道上,巡逻警车的灯光闪烁。这场由一群年轻身影导演的“碰瓷”闹剧,最终以法律的严惩落幕。而检察蓝的守护,始终在夜色中延伸——不仅是对犯罪的打击,更是对迷途青春的挽救,对社会秩序的守护,让每一盏车灯照亮的,都是安全与正义的方向。

来源:包头青山检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