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蝶变中原:从《诗经》NFC钥匙扣到AI体育考官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7 14:56 3

摘要:8月28日至31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书香河南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将在郑州同期举办。这场关于数字和书香的双重盛会,让出版行业与全民阅读共赴“黄河之约”,也集中展现河南数字出版与文化创新的深度融合成果。

一个看似平常的钥匙扣,只需和智能手机轻轻一碰,就能将大部头的文献图书推送至海内外学者的手机上。

一本普通的《山海经:中国神兽图鉴》,在数字技术加持下打破“次元壁”,实现山海世界与现实读者的场景交融。

对着AI剪纸许愿机“许下”“想要一只敦煌风格九色鹿”的心愿,便能得到一张独一无二的非遗剪纸作品。

在河南,当古老的传统文化遇见前沿的数字技术,这些传统阅读中不敢想象的画面,正悄然在中原大地上演。

8月28日至31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书香河南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将在郑州同期举办。这场关于数字和书香的双重盛会,让出版行业与全民阅读共赴“黄河之约”,也集中展现河南数字出版与文化创新的深度融合成果。

文化元素数字化:山海经神兽“走出”书页、微缩文物能互动

河南数字出版的探索,始终扎根中原文化土壤,以数字技术为笔,为历史文物、古籍经典、非遗技艺注入新活力,让沉睡的文化遗产变为可感、可玩、可传播的鲜活内容。

《西游记:中国神怪图鉴》AR 互动游戏吸引读者体验

中州古籍出版社曾将《山海经:中国神兽图鉴》带上伦敦书展,中外读者佩戴VR眼镜,便能看到书中奇珍异兽“走出”页面——这一创新采用AR、MR、AIGC等技术的元宇宙沉浸式体验,让传统文化突破文字局限,变成可看、可听、可画、可玩的多维阅读场景,不仅引得现场观众惊叹,更获英国汉学家、历史学家吴芳思高度评价。

类似的探索,还有大象出版社的中国历史微缩文物博物馆项目,趣味陈列贾湖骨笛、甲骨文拓片、后母戊鼎等微缩模型,读者可触摸、可互动,沉浸式解锁文物背后的故事。

这种创新实践,得到了省级赋能中心体系的强力支撑。根据《河南省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6年)》,2025年4月,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首批河南省人工智能行业赋能中心,其中,河南省人工智能行业赋能中心(出版传媒)由中原出版传媒集团牵头建设,正通过搭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平台,为文化数字化提供从技术攻关到场景落地的全链条服务。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庆表示,集团始终顺应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在打造纸质书的同时,多元开发电子书、有声书、文创、书本剧、数据库、VR/AR等丰富产品形态,并将认真对待每一本书的理念融入所有文化呈现。

2024年国际数博会上,AI剪纸许愿机前的体验者排长龙。

“华夏手造”项目便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它源于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手工图书,却不止步于图书——不仅搭建线上线下学习平台,提供课程、教学、材料包等一站式服务,更打造“剪艺智绘”图形服务平台。在上一届数博会上,平台推出的AI剪纸许愿机前始终排着长队,体验者通过语言描述发出指令,就能获得个性化剪纸作品,在互动中感知非遗剪纸之美。

如今,“华夏手造”已构建起线上手工文化创意一站式知识服务平台、线下手工博览会与体验中心、手工产业基地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既延伸手工创意产业链,搭建手工产业融合发展生态圈,2024年还成功入选出版融合发展工程数字出版优质平台及“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数字出版规划,走出特色鲜明的出版融合之路。

出版豫军的视野,扩展至更广阔的文化世界。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太古传宗译谱及研究》,聚焦大型宫廷古乐谱《太古传宗》前两卷760首乐谱,经深度考释,将原谱精准转译为工尺谱与简谱双版本,并录制演唱音频,实现了古谱音乐声腔复原。该项目入选了“2024年度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精品出版项目”,让沉寂数百年的元明曲谱重焕生机,为破解昆曲理论与实践难题提供了关键依据,后续还将继续开展图书的数据库开发等融合出版项目。

以课程“活化内容”:沉浸式研学让学生“一秒穿越古代”

出版豫军以课程为“活化内容”的核心载体,深入挖掘优秀文化元素与特色产业元素的精神力量和时代价值。这些“课程”既能服务学校教学,又能转化为传统出版精品,更通过场景化体验引导用户回归阅读。

《学画舞阳农民画》校本课程便是典型案例:它不仅入选省级优秀课程,相关图书还实现多语种版权输出,基于画册研发的研学项目更是入选“2023—2024年度数字化教育精品资源”。

从一幅农民画到一本书,再到一门校本课程,项目真正实现内容资源的一次采集、多元呈现、多渠道传播,让舞阳农民画不仅走出舞阳,更走向国际舞台。在2024中国出版“走出去”年度推荐名单中,由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和漯河市新华书店共同打造的《希望的田野——舞阳农民画》画册多语种出版,还入选国际文化合作优秀项目。

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副总编李亚楠认为,出版创意和创新是出版生命力的源头,在重视新技术赋能的同时,对出版资源的整合、流程再造也是一种创新。

《清明上河图:宋朝的一天》互动体验

这种“活化内容”的思路,还延伸到线下的研学场景。这个暑假,全省各地新华书店接续上演“一秒穿越古代”的研学活动:在开封,孩子们身着宋服,跟着NPC“张择端”走进《清明上河图:宋朝的一天》的世界,在宋朝繁华街市品茶、投壶,感受“东京梦华”;在洛阳,以《洛神赋图:曹植的爱情》为蓝本的《洛水寻仙》沉浸式剧本研学,也深受小读者欢迎。

这些活动通过场景布置、角色扮演、互动体验,让参与者在研学实践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而这正是出版豫军“活化内容、触达用户、回归阅读”理念的体现——把书中最有价值、最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转变成场景和沉浸式体验,引导用户在体验中激发文化兴趣,进而通过阅读深入学习探索。

AIGC赋能文化出海:打开古籍国际传播新通道

当AIGC技术与文化出海相遇,出版豫军找到了更高效、更贴近国际用户的传播路径,让中原文化以更鲜活的姿态走向世界。

今年年初,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2024年出版业科技与标准创新项目”入选名单,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有三个项目上榜,大象出版社的“多模态专题语料库与生成式AI技术在史料文献出版中的应用”项目便是其中之一。

深耕文献出版30余年的大象出版社,拥有370余万面底本、约17亿字的优质文献内容资源,以及自建的“文献中国”资源库。该项目以专题化资源聚合+多模态生成式AI技术为核心,将AI模型技术与“文献中国”资源库的文献资源相结合,通过“一次开发,多元发布”全面重构文献出版流程。

2024年年底,复旦大学图书馆藏《诗经》文献以丛刊形式影印出版,数百种珍本古籍首次全面公布,《诗经》文献资源库也同步面世,实现多元融合同步出版。为方便海外学者获取资源,出版社还开发了NFC钥匙扣——在去年的《诗经》文献新书发布会上,海内外学者只需用智能手机轻轻一碰钥匙扣,就能试读上百种文献图书,以极低的成本与便捷的体验让学者们惊喜不已。

XR沉浸式电影《了不起的甲骨文·王子的荣耀》

从单本文献出海到文化IP全球化传播,河南的探索不断深入:“中华源AIGC文化出海领航计划”成功入选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全国首个“甲骨文大数据平台”——“殷契文渊”将冷门绝学变身大众读物;XR沉浸式电影《了不起的甲骨文·王子的荣耀》充分展示甲骨文的深厚魅力与现代活力;《唐宫夜宴》《隐秘的秦陵》等虚拟现实电影,也成为中原文化走向世界的新名片。

数字资源赋能公共服务:教育元宇宙、体育AI考官等上线

河南数字出版的发展,始终紧扣国家战略与人民需求,在教育均衡、文化惠民、版权保护等领域持续发力,以技术赋能民生,展现出版豫军的社会责任感与时代担当。

作为教育人口大省,河南积极通过数字出版缓解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推出的河南省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涵盖AI学伴、智慧作业、智慧新高考、教育元宇宙等特色板块,目前已上线34万余条备授课资源、30余个智慧教学应用,服务人数超21万,并在省内300多所学校开展试点,为师生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服务。

“新华天恒”智慧体育项目

集团旗下河南省新华文化发展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华天恒”智慧体育项目更具创新力——今年4月的中国教育装备展上,这款能让“AI考官”全程记录跳绳考试过程并打分的设备,既圈粉大中学生,也吸引外国客商;2025年河南某地的中招体育考试中,该项目首次实现AI全场景搭建与落地,近1.7万名考生切实体验到“AI考官”的强大优势。

文化惠民领域,书香河南公共文化平台成为许多人碎片化阅读的首选。家住郑州西郊的小王,每天早晚通勤时都会打开平台收听有声书,他正在收听的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阅读量已达4万多人次。

上线两年来,平台持续扩容提质,目前免费数字资源达23.98万条,读者可直接在线免费阅读、收听;更与河南数字农家书屋实现资源对接,为乡村群众提供更快捷、方便、全方位、全天候的数字阅读服务,无障碍打通农家书屋“最后一公里”的资源输送,让“指尖书香”飘满中原。

数字时代,创作者的版权保护同样重要。由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承办的河南省版权登记平台,通过综合应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全省广大著作权人提供方便快捷的作品登记确权、侵权监测、预警提醒、宣传维权等服务。2025年上半年累计受理作品登记申请49369件,审核通过38460件,同比增长70.47%,为创作者筑起坚实的“数字防护墙”。

从“铅与火”的传统出版到“数字云端”的融合创新,河南数字出版始终以文化为魂、技术为翼,稳步前行。随着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书香河南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的临近,一场“数字出版向中原汇聚、全民阅读在中原升温、中原文化向世界出发”的盛会即将开启,古老而厚重的中原文化,必将乘着数字化的东风,飞向全国、飞向世界,奋力谱写“数字出版 蝶变中原”的现代化新篇章。

来源 河南青年时报·东风新闻

记者 蔡琳/文 赵墨波/摄

编辑 张磊

校对 崔妍

审核 田震

来源:东风新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