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蒙古打西方那么轻松?打中原却久攻不下,因为西边都是蛮夷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7 00:14 2

摘要:东风猎猎,大地如铁。你猜,世界闹腾成什么样了?十三世纪头上,蒙古铁骑已经杀到天边,几乎没人能拦。满世界都在喊“牛啊、怕了”,但要我说,这里头的“天命所归”掺进了一半运气。谁也不是天生王霸,有时候,真就是出牌顺了。

东风猎猎,大地如铁。你猜,世界闹腾成什么样了?十三世纪头上,蒙古铁骑已经杀到天边,几乎没人能拦。满世界都在喊“牛啊、怕了”,但要我说,这里头的“天命所归”掺进了一半运气。谁也不是天生王霸,有时候,真就是出牌顺了。

我以前磕过个怪念头,总以为蒙古人跟古早那些匈奴、鲜卑那帮人比,简直隔着条银河。后来细琢磨,不光是他们自己能打,更赶上了个乱局风口,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猛的本事加点天赐好运,才叫传奇。要说欺负“蛮夷”,也不是啥新鲜事。回头看看大唐、汉朝,谁不是以“文明之主”自居?不过,那会儿号称天下大同,嘴里虽硬,心气却大。

乱世当头,还是得讲讲大唐那股子气派。盛唐时的李世民,出口就带风:“自古都讲中华贵、夷狄贱,我偏要一视同仁。”不是虚的,那阵儿朝廷里外族官员能坐到宰相席上的都有二三十号。你说气度大不大?武将里头的异族猛人,也是一茬一茬冒头。

那时唐朝真如一座虹桥,哪怕放到历史的纵横面上,都是顶着天的存在。四方商人、胡人杂处,到长安城里混口饭吃,能当官的也多得很。你要说异族真是来抢文明,那更像是古代开了扇新窗,唐朝把一本本厚底儿经书、锃亮的钢刀,还有“做生意得讲规矩”那一套,统统传到外头去了。

有时候人分“野蛮”还是“文明”,不过是一道模糊的线。真不是谁一定压倒谁;更多是向着更亮、更好的东西流。这帮草原上起家的部族,多少年后,模仿唐人立国家、抄大唐朝堂这套玩法,还真就带出了新的辽、金、蒙古,这三家,慢慢都成了那片土地的主角。

你说真要讲“汉人血性”,别找宋朝背锅。明明宋一开始家底厚着呢,骑兵、国力不输前人。可往后割地、偏安,不是手软,其实是算清楚了账:得不偿失。要整合南北、重回唐时那种大一统?代价吓死人,还不如安安心心守着江南的富庙,少招惹点流氓。

就这样,历史开了个大玩笑。北方一窝子霸主,南边号称“半壁江山”。辽、金、蒙古趁着唐朝近三百年深水灌溉,一个个长大成人,早变了底色。他们不再是“杀强者为王”的部落联盟,有了官僚系统、交通税赋,会传位、能接班。说直白点,他们彻底变成了半农半牧帝国。你打死了他们的可汗,马上又能扶个王出来,零停顿。比宋朝还会玩制度。

这本是文明自我进化的奇景。可宋朝偏偏时运不济,恢复到唐一半疆域后,就有点抽不出脚。辽在北,金在侧,草原上的蒙古人更是悄没声野蛮生长。局外人看得真切,局内人只觉得苦。其实这时候,谁都算不上“正统”或者“野蛮”,全是大唐的影子。打打杀杀,说白了就是一场更大的分久必合、多民族的“升级版战国”。

那年代号称七雄,蒙古其实排在末座。真没有一上来就霸道。早期的铁木真就是“夹缝求生的小子”,常年被金人踩脑袋,谁成想后来一场变故,他家族被灭门,命运转了个弯。关于铁木真家里那点烂事,说起来三天三夜拉不完:瞧人白眼、忍饥挨饿,还得看一群贵族的脸色。偏偏,这孩子心气贼倔,谁欺负他,他都记下,留着一个个找回来。

1204年,蒙古高原飘出一股风:原先彼此掐架的大小部落,终于被铁木真收服。他成了他们的汗,真正的“长生天之子”。可别以为统一了草原就天下无敌,和中原的金朝一仗,两家死磕好几十年。蒙古的地又穷,钱粮紧得慌,哪有什么余粮烧大炮。

有意思的是,铁木真脑袋不死磕,只知道刀砍不长远。他眼眶望向更远——西边的那条烂掉的汉唐商路,是不是又能通了?一手派使者侦查,一手打听哪家财大气粗。当时中亚有个大户人家,叫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强得像传说中那种“天选之子”,疆土横着摆,气势当头。

摩诃末年轻气盛,打下阿富汗,城池收成一筐。你说两头怪物对望,是不是一场硬仗?铁木真头一年还想着“最好做朋友,别找事”,这头摩诃末却不买账,不光砍了人家使者,专门写信挑衅。谁都知道,这场架躲不开了。铁木真苦笑一声——人情和颜面都给足了,那只能“自己走过来的路”,不能让别人堵死。

于是,草原上的战鼓敲响,二十万大军席卷西出。摩诃末不甘示弱,先一步集结主力。蒙古人打仗,老规矩“避实击虚,拖着等主力”。但出乎所有人意料,中亚这位“雄主”,实战却成了绵羊——没几回合就溃败,摩诃末扔下帝国满地鸡毛,只顾逃命。铁木真有点懵,这么个大国,体量不输中原,竟然软得像棉花糖。撒马尔罕须臾落地,花剌子模灰飞烟灭。

这是命运节点。战后,蒙古帝国摇身一变,从此出亚洲,成为整个欧亚的梦魇。铁木真没想到,西边的帝国一个比一个豆腐,反倒硬起来的是久经沙场的自己。速不台那会儿威震西域,一路砍瓜切菜,名头响彻东西。可谁又想到,这位一生屡战屡胜的将军,后来在中原差点被骗进死局,要不是命硬,早就客死他乡。而更有讽刺意味的是,等蒙古铁骑杀回中原,碰到的是孟珙那帮“软宋”将军,仗仗胶着、甚至连连吃瘪。等到元朝真正统一,还真不是靠蒙古最纯种的铁骑,而是靠了河北“汉军”扎马步厮杀——历史就是这么绕。

所以啊,真的是“天生神力天下无敌”?一张“怪物房通行证”就能吃遍天下?未必。要逢上岳飞、韩世忠那拨人,真未可知鹿死谁手。只不过,历史就是谁吃下意外最大机遇,谁笑到最后。

蒙古灭花剌子模不亚于当年秦灭六国,为他们腾下了统一天下的“加油包”,资源、人马全统统送上门。恰赶上老天也不宠别家,各大帝国正值衰败、各自为战,蒙古就这样趟出条血路,在欧亚投下一个巨大的影子。如果历史走偏一点,说不定元辽金宋里的哪个壮汉,也能在西方打出点动静。

等到欧亚大陆被这伙“从蛮夷升级来的王者”连成一片,元朝才树出一个大号的“中国”,不再光是黄河、长江的地界,是整个沙漠、山川和草原的天下。元朝这招,直接搅浑了后人对“中国”的想象盘子。你看现在,在国外碰见个刚喝完咖啡的老外,聊起日本、韩国、越南,随口就是“不是你们中国分出去的么”。费半天口舌,也解释不清。他们那套认识,底子是元朝留下的“地图”。

空前绝后的统一之后,蒙古人坐在世界之巅。只是,他们根本没想过,自己点燃的信息之火,有一天会烧成别人手里的大炮,劈开一个新时代。那时候咱们四大发明刚撒进欧洲,欧洲人还关在“黑暗中世纪”的天牢里。等火药过去,枪炮声一响,欧洲变天,骑士变炮灰。蒙元踏碎了旧世界的大门、血淋淋做了“神鞭”,同时,给亚欧大陆送去古未有的动荡与联通。

而故事的后半截,你我都在局中。炮声里,东风起,西风猛。欧洲人顺着追光的路,挥着帆去找那传说中的“黄金国度中国”,一群昔日的“蛮夷后人”,要进化成新版“文明”。而那时东方的神州,渐渐被“赶超”在后。

也许最让人惋惜的是,每当历史把一拨人推到“无敌”的高度,总是下一秒就藏着新的闯关者。成吉思汗站在旷野风口,肯定不曾想过:那轮回转动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脸?我们也没想过。只知地图再大,故事再壮阔,人心深处的光和影,总有碰壁的一天。

到最后,谁继承谁?谁又能算“更高明”?也许,所有人都是“风吹过来”的一粒沙,正浩浩荡荡地飘去不知道彼岸的远方。

来源:深山里修行的行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