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午下班回家,打开电视,新闻里播放着一个令人心碎的画面:河南一位年仅19岁的女孩,因为长时间把方便面当正餐,最终确诊胃癌晚期,医生摇头,父母痛哭。很多人以为年轻人身体好,吃点垃圾食品也无所谓,身体最真实的反馈,往往藏在你看不见的地方。
中午下班回家,打开电视,新闻里播放着一个令人心碎的画面:河南一位年仅19岁的女孩,因为长时间把方便面当正餐,最终确诊胃癌晚期,医生摇头,父母痛哭。很多人以为年轻人身体好,吃点垃圾食品也无所谓,身体最真实的反馈,往往藏在你看不见的地方。
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像我们当年拼命工作的样子,而我们中老年人,却开始模仿年轻人的“快节奏”生活?早晨一碗白粥,中午糊弄一口泡面,晚上再来点重口味小炒,觉得省事、方便,可你有没有想过,你的胃,它还能扛多久?
胃,是个沉默的打工人。它每天不辞辛苦地接收你的三餐五味,咕噜咕噜地搅动、分解、吸收,从不抱怨。但如果它会说话,它一定会冲你吼一句:“我太累了!”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一个看似简单的饮食习惯,竟能导致这么严重的后果?你有没有忽略了身体最基础的求救信号?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胃的世界,听听它的“心里话”。
很多人以为胃癌是年纪大了才会得的病,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已中招。国家癌症中心2022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呈现年轻化趋势。那是不是说明我们中老年人就更该小心了?当然是!
中年以后,身体代谢速度下降,胃黏膜修复能力减弱,就像一辆老旧的汽车,跑得慢了,坏得也快了。如果再继续吃些对胃“百害无一利”的食物,那很可能就是在加速胃的“报废”。
那我们该怎么办?不妨先从几个问题出发,看看你是不是也陷入了这些误区。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疑问:“我又不抽烟不喝酒,怎么还会得胃病?”胃的敌人远不止烟酒。
第一,忽视早餐,就像让胃空腹跑了十公里,很多人早上要么不吃,要么随便啃点馒头就出门。“我不饿,没事。”常听到有人这么说。但你知道吗?胃在你醒来的那一刻就开始分泌胃酸,它在等你喂点东西进去,如果你让它空着,它就只能“啃自己”。
一项发表在《中华临床营养杂志》上的研究指出,长期不吃早餐的人,患胃炎和胃溃疡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两倍。一块铁板每天不涂油,风吹日晒,最后会不会生锈裂开?你的胃,也一样。
第二,顿顿重口味,就像每天给胃泼滚烫辣油。“吃淡的没味儿”“来点辣才过瘾”——这是不是你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但辛辣、油腻、高盐的食物对胃黏膜的刺激,就像用砂纸在抹一张纸,久而久之,纸一定破。
中国营养学会2020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过量摄入盐分与胃癌的发生存在显著相关性。特别是腌制类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就像潜伏的“定时炸弹”,一旦胃黏膜出现损伤,就可能引发癌变。
很多人以为吃点泡菜、咸鱼没关系,其实这些都是胃的大敌。它们中的致癌物,就像一根根看不见的针,日复一日地扎在胃黏膜上,不出事是运气,出事就是代价。
第三,方便面当饭吃,是把胃关进“塑料袋”里慢慢焖死。方便、快捷、味道不错,方便面几乎成了不少人家中常备的“救命粮”。但你方便面中的防腐剂、添加剂、油炸成分,就像一层层“塑料膜”包围着你的胃,让它无法自由呼吸。
长期吃方便面的人,摄入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严重不足,胃的修复能力大大下降。2021年《中国食品卫生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就指出,长期以方便面为主食的人,胃部病变风险显著高于普通饮食人群。
那问题又来了:吃顿泡面真的就这么可怕吗?不是说一顿决定不了命运,而是这顿、那顿、下顿……加起来,就是你未来健康的模样。
第四,吃得太快,是在给胃“加班”,最后它会罢工。很多人吃饭像打仗,风卷残云三分钟解决战斗。可你知道吗?食物没有被充分咀嚼,胃就要加倍努力地搅拌和分解。
一位厨师本来只要炒两个菜,现在你扔给他十个生食材,还催他快点上菜,他最后只会累倒在厨房里。
医学研究发现,吃饭速度过快的人患胃病的风险比吃得慢的人高出三成。慢一点,是给胃放个假,也是给自己留条后路。
第五,忽略体检,是在“蒙着眼睛”走钢丝。很多人不重视体检,觉得“我没事,不用查”。但很多胃病早期几乎无明显症状,等到你觉得疼了、吃不下了,往往已是晚期。
胃就像一个老实人,不爱抱怨,但一旦发火,就是大事。《中华消化杂志》曾经指出,超过六成的胃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属中晚期,而这其中相当部分是可以通过早期筛查发现并干预的。
那我们该怎么办?答案其实很简单:体检不是为了发现问题,而是为了避免问题。说到底,人这一辈子,和胃的关系最亲密。你怎么吃,它就怎么活;你怎么虐它,它就怎么还你。它不是冰冷的器官,而是你身体里最默默付出的“伙伴”。
也许你觉得自己现在没事,但健康从来不是现在的状态,而是你过去几十年习惯的总账本。你每天怎么吃、怎么睡、怎么活,决定了你将来怎么老、怎么病、甚至怎么走完这一生。
不要等到身体出问题才开始后悔。不要把健康当做理所当然。你对生活的尊重,首先体现在你对胃的善待。给胃一个温柔的早晨、一顿认真的午餐、一场从容的晚饭,它会用无声的方式,陪你走得更远。别再等了,从今天开始,试着给你的胃一点善意,一点耐心,一点真正的关怀。
参考文献: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20年第26卷第5期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1年第33卷第4期
《中华消化杂志》2022年第42卷第6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来源:张医生健康分享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