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垦草畜集团强化产学研联动,健全高端肉牛良种繁育体系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7 12:32 2

摘要:“看形状、观轮廓,观察透明带和细胞的情况为胚胎分级。”日前,澄迈县文儒镇,海南农垦草畜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垦草畜集团)研发中心实验室内,技术员黄宏月将刚采集的牛胚胎置入培养皿,放在显微镜下检测。

海垦草畜集团强化产学研联动,健全高端肉牛良种繁育体系

养好一头牛 串起一条链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钰

在愈发汹涌的市场竞争浪潮中脱颖而出,一头好牛,要从胚胎开始培养。

“看形状、观轮廓,观察透明带和细胞的情况为胚胎分级。”日前,澄迈县文儒镇,海南农垦草畜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垦草畜集团)研发中心实验室内,技术员黄宏月将刚采集的牛胚胎置入培养皿,放在显微镜下检测。

这些胚胎经过检测、分级后,优良的胚胎将在预冷后,用液氮冷冻保存,既可送往异地扩繁,也可销往其他养殖企业。

实际上,除了传统畜牧业的卖肉、卖奶,海垦草畜集团的和牛产业实践早已实现卖“种”。这样的产业模式转变,不仅在于对市场的积极探索,更得益于强大的科技力量支撑。

近年来,海垦草畜集团以“向种图强”为抓手,深化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种业振兴作为突破口,健全高端肉牛良种繁育体系,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现代畜牧产业体系,着力打造海南畜牧产业现代化转型示范样板。

在海南省公共冷链商贸城海垦和牛雪花牛肉旗舰店,直播间的和牛产品,吸引了全国各地顾客购买。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琛 摄

种上下功夫 提升现代化禽畜种业技术

在实验室中,借助显微镜镜头,一个个和牛胚胎的影像被放大上千倍显示,展现出生命的初始形态。

“就像好种子种出好作物,优良的胚胎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小牛。”将显微镜中画面投放至显示屏,黄宏月参照着显示画面介绍,通常而言,可以根据胚胎的形态、轮廓清晰度、细胞均匀度以及透明带情况,将胚胎分为A、B、C三个等级。

“比如,轮廓清晰、形态完整呈球形,透明带适中,且游离、变性细胞极少的胚胎便是A级胚胎。”黄宏月解释,A、B两级胚胎都是可用胚胎。这两年,随着和牛育种团队的专业技术持续提升,牧场内单头牛单次可采集8枚可用胚胎,较行业5至6枚的平均标准有领先优势。

海南海垦和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在检测和牛胚胎。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琛 摄

对于和牛养殖企业,苦心提升可用胚胎数量有何意义?

依照传统畜牧养殖模式,母牛自然繁殖一年可产一头犊牛,不仅生产效率低,更为重要的是,这对于拥有优秀遗传基因的种牛是一种资源浪费。而如果要改良品种,提高牛的遗传性能和生产表现,则需要数个世代的选配,时间长、效率低。

而牛胚胎的使用,极大缩短了这一周期。

“液氮保存的胚胎只要进行解冻,就能移植到受体母牛体内,孕育出下一代的纯血和牛。”海垦草畜集团总经理李义书介绍,相比于自然繁育下一代,借助现代化的胚胎移植与快繁技术,以“借腹怀胎”的方式能够保证和牛后代的遗传优势,每一头由胚胎移植培育的小牛可以完整地保留和牛的优良性状,还能显著提升优质种牛供应能力,虽然技术成本较高,但回报不容小觑。

“近年来,我们持续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纯血黑毛和牛为核心,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高端肉牛良种繁育体系。”李义书表示,近年来,该集团以旗下海南海垦和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垦和牛科技公司)为载体,成立科研技术团队,与各大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积累和牛纯繁、扩繁等领域的技术优势,推进传统禽畜养殖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

云上谋转型 探索和牛全周期数字管理

“经过几年的摸索,我们团队已完全自主掌握和牛冲胚技术。”日前,文儒牧场牛舍内,海垦和牛科技公司胚胎移植岗技术员黄甫友在开展冲胚作业。

“相较于外部团队,我们更了解纯血黑毛和牛的身体构造和生活习性,对冲胚时间、精准性把握更好,不仅极大提升了可用胚胎数,也能减少对牛只的伤害。”黄甫友介绍,目前,海垦草畜产业集团年可产商品化胚胎3万枚、优质冻精30万支。

在海南海垦和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文儒牧场,和牛正在吃饲料。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琛 摄

近几年,海垦和牛科技公司巧借“外脑”,在和国内科研机构、优势企业合作中,逐步积累超数排卵、胚胎的采集、胚胎的保存和胚胎移植等系统化禽畜繁育技术,实现体外胚胎生产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产业思维迭代,各类“黑科技”紧随其后。

牛舍内,一头头毛色黑亮、体态健硕的和牛,正悠闲地咀嚼着谷料。它们的耳朵上,鲜黄色的电子智能耳标格外醒目。

“智能耳标不仅是和牛的身份证,还是全天候的检测助理。”海垦和牛科技公司综合办公室副主任黄海城介绍,家畜育种需要关注的性状较多,涵盖选种、基因检测、性状测定等多个流程,传统靠手工记录比较烦琐,且容易出错。依靠智能耳标与智能项圈的组合使用,可实时记录牛只的活动情况、采食情况、是否发情及病变等信息,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分析和牛的肉料比等关键数据,筛选出基因更为优良的牛只。

通过物联网设备与大数据分析,实现“一牛一档”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从精准饲料配方调控到智能化养殖环境监测,每一个环节都以科技赋能,并能实现溯源,确保和牛品质。

链上补短板 自主建设数智化育种体系

随着智能硬件、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引入,禽畜育种走入数智化时代。

为此,海垦草畜集团完善硬件配套和研发数智化养殖管理系统,全面推进禽畜养殖数字化管理,并通过AI、物联网以及大数据技术集成,自主建设数智化育种体系。

“数据就是生产力,我们着力建设和牛育种大数据平台,依托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基于大数据实现智能选种选配,不仅大幅提高了现代化育种效率,更能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李义书表示,该集团将采集旗下10个家系,2000余头纯血黑毛和牛核心种群的数据信息,形成“一牛一档”的选育档案,并以此加强数智化养殖管理系统研发,深度融合遗传评估、性能测定、选种选配等核心业务环节,实现了育种方案的智能化优化。

目前,海垦草畜集团已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崖州湾国家实验室等众多省内外科研力量,组建起和牛种源攻坚联合体,围绕和牛选种选育、胚胎生产和移植等方面,开展抗逆抗病高产牛新品种设计与培育、和牛基因组选择技术体系研发与应用和和牛良种快繁体系构建与应用等科研项目。

未来,随着海垦草畜集团智能育种“大模型”建立,能够对和牛种群的系谱信息、生产性能指标、基因数据进行规模采集和智能分析,利用系统算法模型,模拟和优化育种过程,提供更加精确和高效的育种方案,从而加速品种改良和培育的进程。

来源:沈绾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