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情绪难控制”,不是撒泼的通行证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7 13:10 2

摘要:近日,上海星巴克门店内发生的一件事令人唏嘘。一名女子因店员漏单一杯咖啡,竟对员工持续辱骂十余分钟,高声侮辱对方是“下等人”,最终年轻店员委屈落泪。女子丈夫离店时代为道歉,称“她情绪较难控制”。这则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广泛讨论。

近日,上海星巴克门店内发生的一件事令人唏嘘。一名女子因店员漏单一杯咖啡,竟对员工持续辱骂十余分钟,高声侮辱对方是“下等人”,最终年轻店员委屈落泪。女子丈夫离店时代为道歉,称“她情绪较难控制”。这则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广泛讨论。

此事表面看是一场服务纠纷,背后却折射出消费社会中扭曲的身份幻觉。在现代消费文化的浸染下,有人误将支付能力等同于社会地位,把几十元的咖啡消费当作划分阶层的权杖。“不患无位,患所以立”,真正的地位来自于德行与修养,而非消费行为。然而现实中,钞票买得到拿铁,却买不来教养;信用卡刷得出VIP待遇,刷不出对他人基本的尊重。当一个人需要通过贬低服务者来确认自身价值时,恰恰暴露了其内在的脆弱与不安。

这种将消费场所当作身份表演舞台的行为,不仅玷污了社会交往的底线,更折射出某些人内心深处的身份焦虑。在物质丰盈的时代,精神层面的贫瘠往往被忽视。那些热衷于展示优越感的人,往往是最缺乏安全感的一群。他们用虚张声势来掩盖内心的不安,用盛气凌人来掩饰自我的迷茫。这种扭曲的心理机制,最终导致的是社会交往中基本尊重的缺失。

值得深思的是事件中丈夫的事后解释。一句“情绪较难控制”轻描淡写地带过了长达十余分钟的人格侮辱,这种对失序行为的纵容更令人深思。情绪管理能力的缺失不该成为践踏他人尊严的借口。一个成熟的社会人,应当学会在情绪波动时保持基本的理性和教养。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现代社会的文明底线,恰恰建立在不对他人实施情绪暴力的自觉之上。服务行业的专业素养体现在耐心与包容,但这不意味着要承受人格侮辱。每个人的尊严都应当得到守护,这与职业、身份无关。

年轻店员的眼泪映照出服务行业面临的尊严困境。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当下,有些人错把服务当奴役,错将平台当特权。服务行业工作者每日要面对形形色色的顾客,他们的专业素养值得肯定,但这份专业不应成为被伤害的理由。一个文明的社会,应当让每个劳动者都能有尊严地工作。这不仅是企业的责任,更是每个消费者的义务。

这起事件终将随着热搜更新而被遗忘,但其揭示的身份认同迷思却值得长期审视。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建立健康的价值观念,如何正确看待不同职业的社会价值,这些都是亟待思考的课题。真正的文明不在于能站在多高的位置,而在于如何对待那些所谓“在下”的人。这种反思不应止于一时热议,而应成为社会长期的精神追求。

在人人皆可成为“临时上帝”的消费场景中,更需要时刻自省:自己是否也曾错把消费当特权,错将服务当卑微?尊重每一个劳动者的尊严,并非是多么高尚的举动,而是一个文明社会最起码的底线。当咖啡杯见底时,留下的不该是身份的幻觉,而应是相互尊重的余温。这种温情的维系,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在日常的每个细节中共同守护社会的文明底线。(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绵一评)

来源:大河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