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大力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进一步增强金融消费者风险防范能力,营造安全稳定的金融环境,建行铜陵市分行积极响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铜陵监管分局、市银行业协会及总省行部署要求,自3月起在全辖范围内扎实推进“3·15”金融消费者权益
为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大力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进一步增强金融消费者风险防范能力,营造安全稳定的金融环境,建行铜陵市分行积极响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铜陵监管分局、市银行业协会及总省行部署要求,自3月起在全辖范围内扎实推进“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
立足厅堂,打造宣传主阵地。充分发挥营业网点辐射作用,在客户等候区等显著位置布设主题展板、摆放宣传折页,利用LED屏幕循环播放“防范非法集资”等宣传标语;组织网点员工成立“金融知识宣讲小分队”,在业务办理间隙向客户讲解存款保险、反假币、安全用卡等金融知识,并结合典型案例揭示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的常见套路,引导客户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树立科学理财观念。
下沉一线,延伸服务覆盖面。组建流动宣传队深入周边县域及乡镇,设立便民咨询点,聚焦金融知识普及、消费者权益保护及风险警示教育,通过“一对一”讲解、“情景模拟”互动等方式,向村民普及征信维护、防范养老诈骗、识别非法金融广告等一系列金融知识;针对老年群体、“新市民”等重点人群,定制通俗易懂的宣传资料,揭露“高息理财”“代理退保”等非法金融活动本质,帮助群众守好“钱袋子”,切实打通金融知识普及“最后一公里”。
创新载体,拓宽宣传新路径。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依托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推送宣传金融消费者基本权益、数字人民币应用、个人信息保护等金融知识;同时,联合本地主流媒体推出宣传报道,扩大宣传范围和影响力,切实提升宣传效率。
本次“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中,建行铜陵市分行聚焦金融消费者关心关注的问题,分人群、多渠道、有侧重地进行宣传,普及金融消费者权益、存款保险等一系列实用的金融知识,揭露非法金融广告、非法荐股、虚假征信修复等不法行为的特点及表现方式,帮助广大金融消费者进一步提高识别和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及洗钱犯罪的能力。下一步,该行将继续聚焦群众关切,创新宣传形式,强化风险提示,持续深化金融知识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全力推动金融教育宣传活动走深走实,以实际行动弘扬金融正能量、传播金融“好声音”。
以案说险
一、案例介绍
近日,建行铜陵城中支行大堂经理接待了一位企业客户,该客户表示想要办理企业贷款用于投资项目。随后,客户经理在进行贷款尽职调查时发现,该客户提供的投资公司的工商信息显示已注销,并且提供的打款账号是私人账户。在客户经理的提醒下,客户经过多方核实,发现了该项目的诸多疑点,遂停止投资。
二、案例提示
作为金融系统的中坚力量,向客户宣传防范金融诈骗知识并守护好客户“钱袋子”,一直是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为防范金融诈骗,防止人民群众财产遭受侵害,建行铜陵市分行提醒广大人民群众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不轻信不明身份的机构或个人。对于主动找上门的所谓“投资商机”或“营销人员”要小心谨慎,不要盲目相信造势宣传、熟人介绍、专家推荐,应多方核实、认真考虑后再行动。选择加盟项目时,一定要多方考察,亲自实地查看。对于公司注册、银行贷款,一定要选择正规、官方的机构获取信息,不要盲目相信所谓的“代理中介公司”。
二是不轻易投资不透明、不了解的产业。要认真了解产业或项目的资质许可、经营模式、真实性、资金流向和盈利方式等要素,评估自身是否了解市场行情、行业规律和潜在风险,应做到看不懂的业务不触碰,不要被各种噱头迷惑,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铜陵监管分局
铜陵市银行业协会
建行铜陵市分行
宣
来源:铜陵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