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嘉译改名张嘉益,54岁,直接改,真不是迷信。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怎么突然就“嘉益”了?网友们都在猜测是不是为了改运什么的, 毕竟娱乐圈这种事太常见了。但深扒了一下发现,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张嘉译改名张嘉益,54岁,直接改,真不是迷信。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怎么突然就“嘉益”了?网友们都在猜测是不是为了改运什么的, 毕竟娱乐圈这种事太常见了。但深扒了一下发现,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2019年有公司抢先注册了“张嘉译”商标,而且不止一个类别。有好几家公司都抢注了这个名字,涉及到影视制作、艺人经纪、文化传播等多个领域。54岁的他哭笑不得:“活半辈子还得因商标改名?”
张嘉译应该是懒得折腾,索性直接把“译”换成“益”。这字形和发音都差不多,观众一眼能认出来,电视剧字幕一打出来,还是熟悉的脸。
在片场中,张嘉译一直驼着背走路,显得十分不协调。原来25岁时张嘉译拍打戏摔出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给张嘉译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痛苦,更是对演员职业生涯的严峻考验。这种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的疾病,会导致脊柱逐渐僵硬,严重时甚至可能影响呼吸功能。
对于需要灵活运用肢体语言的演员来说,这无疑是致命的打击。拍《白鹿原》割麦戏,拍一条吞三粒止痛片。《少年派》站两小时就得靠墙喘气。近年他的病情加重,海南街头被拍到时,54岁的人佝偻得像古稀的老人,白发驼背看得人心疼。
张嘉译的演艺路,从一开始就带着“意外”的色彩。北电毕业被分到西安厂,就被安排演“孩儿他爸”“长辈”这类角色。别人嫌角色小、没分量,他却从不挑:“有戏演就好,哪怕只有一句台词,也要演好。”30岁不甘心啃老本,带着病北漂住地下室,39岁才靠《蜗居》宋思明爆红。
从《蜗居》中那位深情而复杂的宋思明,到《悬崖》里充满智慧与勇气的周乙,再到《白鹿原》中朴实而深邃的白嘉轩,张嘉译成功地塑造了许多让人铭记在心的角色。这些角色不仅赋予了他个人的艺术风格,更引领观众思考关于人生、家庭与社会的真实课题。
张嘉译在面对健康问题时展现出的坚韧与乐观,许多人心中的榜样。他不畏挑战,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在每一次的舞台上、每一部的作品中,他用自己的微笑传递着勇气和希望,鼓舞着身边的人。在他身上,大家不仅看到了艺术的力量,更看到了人性的光芒。
从张小童到张嘉益,30年龙套熬成叔圈顶流,当54岁的他拄拐笑对镜头比出“OK”,那弯下去的脊梁里,撑起了中国演员最硬的骨气。有人说,改名没用,病痛不会因为一个字就消失。可是,改名总比什么都不做强。我看到他新剧预告片里,署名已经是“张嘉益”,那一瞬间,我真心希望他能好一点。毕竟,身体才是最重要的,“益”这个字,比什么都实在。
来源:中分少女小纽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