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展馆里的“新”吕梁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7 11:54 1

摘要:8月21日至25日,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风光秀丽的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吕梁展馆以“汾酒故乡 英雄吕梁”为核心主题,精心策划了“山河铸魂·红色脊梁”“千年汾香·匠心传承”“生态画廊·大美吕梁”“晋商遗韵·碛口风华”“文润吕梁·艺术惠民”五大特

吕梁展馆内人群川流不息。记者 薛志雄 摄

8月21日至25日,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风光秀丽的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吕梁展馆以“汾酒故乡 英雄吕梁”为核心主题,精心策划了“山河铸魂·红色脊梁”“千年汾香·匠心传承”“生态画廊·大美吕梁”“晋商遗韵·碛口风华”“文润吕梁·艺术惠民”五大特色板块,巧妙地将吕梁表里山河的深厚底蕴与时代新风尚交融相映。置身展馆之中,观众可从红色记忆的创意演绎,至山水画卷的细腻描绘,再到传统工艺的现代演绎,处处感受到吕梁焕发的新时代活力。

红色传承:叙事方式焕新韵

红色,始终是吕梁最鲜明的底色。踏入展馆,浓郁的文化底蕴便迎面袭来。“红色脊梁”展区,总是吸引着众多参观者的目光,其中一面“英雄墙”尤为引人瞩目——各个时期的《吕梁英雄传》有序陈列,历经烽火岁月,自初版的泛黄纸张至今日的精美插画,每一页都承载着吕梁儿女坚韧不拔的英雄气概。新的插画版,书页间跃动的始终是吕梁儿女不屈不挠的英雄气。

吕梁,这片红色革命圣地,孕育了“四八”烈士纪念馆、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红军东征纪念馆等丰富的革命史料。这些珍贵的复刻品,静静地铺陈开来,仿佛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重新绘制成一幅壮丽的画卷。旁边陈列的《晋绥烽火》《吕梁红色记忆》等本土书籍,更让这份红色记忆有了可触可感的载体。吕梁风骨与晋韵交织,舞剧《万里茶道》、梅花奖获奖剧目《红肚兜》等珍贵文献档案、影像史料、红色出版物联动展陈,生动再现吕梁儿女浴血奋战的革命历程。

“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从小到大伴随着我们成长,然而置身于展馆之中,如此集中地目睹英雄的事迹,竟是首次让我感受到他们近在咫尺的英姿。”一位年轻参观者的由衷感慨,透露出这份精神传承的无穷力量。

文旅展示:呈现形式焕新颜

顺着“英雄墙”往展区深处走,转角处传来一阵惊叹:“这小葫芦太可爱了!离石大东沟我去过啊!”循声望去,“生态画廊·大美吕梁”文旅板块前,太原游客李女士正站在离石王营庄吉祥物“小离”“小石”前自拍。

今年的吕梁展馆,最直观的变化是首次将全域文旅资源以立体形态集中呈现——以“一片热土听山河交响”为主题,将分散的景点、文化符号与乡村风貌串联成一幅完整的“大美吕梁”画卷,这标志着吕梁文旅从“单点宣传”迈向“全域整合”的新阶段。

临县碛口古镇今年也“搬”上了展会,黄河古渡、明清商号的一幅幅照片,勾勒出“水旱码头小都会”的昔日繁华;离石大东沟、方山张家塔的文创产品首次走进文博会便受到青睐,其中两个葫芦造型的吉祥物“小离”“小石”尤为吸睛——圆润的葫芦身上雕刻着大东沟的山水轮廓,一蓝一绿的配色清新可爱,成为展区的“打卡信物”;孝义老城的青砖灰瓦与曹溪河森林公园、离石大东沟文旅展板相映成趣;展厅内,游客们通过高清影像视频浏览北武当山、庞泉沟等生态风光,同步展播县域歌曲、百村旅游短视频,推介精品文旅线路,共同勾勒出吕梁从山水到人文的多元文旅版图。

“先前只知道碛口古镇,未曾想吕梁之地,竟藏匿着如此众多的瑰宝。”太原游客李女士的感慨,恰恰映射了此次文旅展示的价值所在——引领众人一窥“大美吕梁”的多重魅力。

传统产业:运营模式焕新样

展馆中涌现了一批“新面孔”,那些昔日隐匿于民间、鲜为人知的传统工艺和地方特色产品,如今得以借助文博会的舞台崭露头角。

刚离开文旅板块,一阵醇厚的酒香就飘了过来,“千年汾香·匠心传承”传统产业展区前,几位游客正围着文水吉仙居黄酒的展台:“这黄酒是本地老手艺?能尝尝不?”文水县吉仙居古法酿造黄酒,这门手艺在当地村落里流传了数十年,过去只是农户自酿自饮,从未形成规模;如今在带头人的推动下被保留下来,展柜上的酿造流程图,让游客更直观地领略这一“传统匠心”,成功实现了从“日常饮品”到“地域名片”的华丽转身。兴县手工香品,香气缭绕,选用本地柏木与艾草精制而成。交城县西社镇威雅工艺品加工厂,则擅长“点石成金”,将不起眼的核桃,加工制成精美绝伦的工艺品,不仅赋予了乡土材料高附加值,更让这些“没人瞧得上”的物产成了展会里“精致的代表”;中阳县的木耳,当地乡村振兴的“明星项目”,此次也是首次走进文博会——黑亮饱满的木耳既保留了食材本味,也契合了现代消费需求,让致富成果以更贴近民生的姿态被观众欣赏。

“这些都是我们近年培育的特色产业,这次来文博会,就是想让它们走出吕梁,被更多人认识。”吕梁展馆负责人说,从传统酒文化到多元新产业,变化的是产品形态,不变的是吕梁人对品质的坚守。

非遗工艺:表达范式焕新意

在本届文博会上,吕梁剪纸无疑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武小汾所展示的剪纸旗袍系列,匠心独运,别具一格。模特们身着绘有缠枝莲图案的华美服饰,手持红色剪纸图案的雨伞,缓缓步出秀场,传统剪纸的空灵美感与时尚服饰的精致剪裁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独特的韵味,使得观者与摄影爱好者纷纷陶醉其中,不愿离去。

除中阳剪纸延续经典魅力外,岚县剪纸以黑马之姿亮相。展馆通道处,两幅剪纸长卷陈列于3米高的展板上——这两幅7米长、1.5米宽的非遗剪纸长卷《百万雄狮过大江》《飞夺泸定桥》引发观展热潮。作品将剪纸与红色历史故事结合,使吕梁剪纸的叙事题材从传统的花鸟动物转向了红色主题,实现了表达形式与内容题材的双重创新。

“第一次参加文博会,见参观者们对我的作品如此喜爱,内心无比欣慰。展望未来,我也想举办展览,让红色文化传播得更深更远。”岚县红色记忆剪纸工作室负责人成栓亮说。

从红色传承的新韵味,到文旅展示的新面貌,从传统产业的新形态,到非遗工艺的新表达,吕梁展馆里的每一处新变化,都在诉说着这座“表里山河”之城的蓬勃活力。记者 康桂芳

来源:鲸鱼网文学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