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很多APP额外搞一个极速版给用户送钱?背后流量密码你想不到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7 11:55 2

摘要:按理说,作为一款商业APP,理应使劲搂钱才对,为啥现在偏偏要给人发钱?这套商业逻辑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财富密码?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喜欢玩短视频的朋友,一般都会发现,许多短视频APP都有一款极速版。

相比于主APP而言,极速版不仅内存小,甚至还会送福利,闲来无事就给你爆金币,然后兑换成现金。

按理说,作为一款商业APP,理应使劲搂钱才对,为啥现在偏偏要给人发钱?这套商业逻辑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财富密码?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咱们先来了解一下,短视频爆金币的来龙去脉。2016年,清华大学毕业的谭思亮,准备打造一款资讯内容APP,取名为趣头条。

然而,做APP简单,但要想获得用户和流量就比较难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此前几年,字节和快手两大巨头,就已经吞噬了部分流量。

早在2012年,字节跳动就推出了今日头条。该APP聚集大量图文和资讯内容,一度吸引了无数用户。

与此同时,快手也跟着上线,通过上传大量视频端内容,来吸引更多用户。发展到2016年的时候,已经有上亿的年轻网友,被这两款APP给“平分”了。

这还没完,同样是在2016年,字节跳动干脆推出了抖音这款APP,打算在短视频领域,跟快手分庭抗礼。

就这样,在两大互联网巨头的持续博弈下,短视频第一次楚汉争霸赛,正式打响。

面对这场流量争夺战,谭思亮慌了。谭思亮一看,这不行啊,我人微言轻,又怎能从两大巨头手中抢用户呢?

正当谭思亮愁眉不展的时候,一个天才般的想法,瞬间占据了他的脑海。既然挖人不行,那就干脆用钱砸,简单粗暴,通俗易懂,怎么也得弄来一批新用户。

就这样,谭思亮开始在趣头条上,搞了一个积分墙。

从操作方式来看,积分墙还挺受用,用户看广告就能赚积分,赚到积分后再兑换成现金。虽然每次只有几毛钱,但由于是首创,因此用户踊跃参与。

一时间,趣头条的用户数量暴涨,增长速度都快追上今日头条了。

谭思亮看到拉客效果这么好,于是再接再厉,在第二年,直接开启了看资讯就能赚金币模式。

在该模式下,你只要点进去新闻,在里面停留几分钟,即可拿到金币了。无需再打开那些莫名其妙的广告,用户省时又省力。

在这一年时间里,谭思亮把原本用于宣发推广的钱,全部投入到了金币兑换模块。

就这样,在大力出奇迹的砸钱模式下,2017年趣头条用户直接暴涨,飙升到7000万,日活也达到了千万。可以说,“网赚”拉人头这种方式,确实让趣头条挣到了第一桶金。

时间一晃,到了2018年,此时的抖音和快手,用户基本上已经饱和了,该注册已经注册了,流量红利基本见顶。

面对主站APP的增长乏力,公司该怎么办呢?难道就这样放任不管?显然,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这个操作无疑是自寻死路。

毕竟流量就是资源,资源就是钱,不开疆拓土哪行?整!流量必须整!整的越多越好!

那剩余的流量从哪里来呢?一时间,无数的产品经理和企业高管,纷纷盯上了下沉市场,也就是广大乡镇、农村地区的大爷大妈,叔叔阿姨们。

毕竟这也有好几亿人呢,只要拿下下沉市场,流量就能翻一倍。只不过,这个下沉该怎么拿呢?

正当抖音、快手不知所措的时候,产品经理慢慢盯上了趣头条的“魔招”,那就是通过撒钱来聚敛用户。

那些大爷大妈们,平时一个鸡蛋就能吸引过来,我如果弄个积分墙,每天撒点钱,那不得让他们爱不释手?

况且,大爷大妈们这么闲,简直完美适配积分墙的运作法则。每天只要在APP上完成看视频的任务,金币就能秒到账。

于是乎,垂涎欲滴的抖音、快手产品经理,渐渐将小手伸向了这块巨大无比的蓝海市场。

只不过,蓝海归蓝海,问题也很明显。那些大爷大妈们,经常摆弄一些千元机,甚至百元机。这样的手机,明显不适合安装大容量APP。

这也很好理解,毕竟千元机内存小,运行卡顿,存储空间也不足。再加上有些地方网络拉垮,都是一些4G,3G,甚至2G网络。在这种情况下,加载抖音、快手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就算大爷大妈们成功安装了主APP,后续也很难运行下去。毕竟这些主APP动辄几百兆,极其消耗算力。用久了还极易占内存,一占就是好几G。

就这样的庞然大物式APP,又有哪部老年机能玩得起?

再者,如今抖音、快手的主APP,个个功能繁多。又是钱包,又是星图,又是商城的,像这些配置,大爷大妈的手机可摸索不过来。

许多人一个简单的设置功能,都要找好久,你还让人家去玩转主APP,这不闹吗?就这样,在老年机的低配限制下,抖音、快手很难立即攻克下沉市场。

这时候可能有人会问了,直接在抖音、快手的主APP上改代码不行吗?让其功能属性适配大爷大妈不就可以了?

严格来讲,这个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毕竟主APP的体系已发展成熟,它涉及到数万行代码,数亿的年轻用户。

包括各方面生态,圈子,甚至使用习惯等,都已成尾大不掉之势。针对这样一款克苏鲁级别的APP,想改?哪有那么容易?

既然改APP改不了,接下来又该怎么办呢?此时,抖音、快手的产品经理和高管,开始盯上了谷歌的一个项目。

2015年,谷歌推出了Android Go计划。该计划主要针对的对象,就是低端手机和网络条件差的发展中国家。

通过推出功能简化、内存小巧的轻量化应用,来适配这些人群的低端机和慢速网络。

在此期间,Facebook、Uber等企业,也推出了功能瘦身的极速版。

这种极速版应用,只保留了主功能,比如刷视频、刷帖子、下单等。至于那些花里胡哨的小功能模块,基本上全砍了。

抖音、快手的产品经理一看,直接发出惊叹:“极速版好啊,极速版得学”。于是乎,在2019年的时候,抖音、快手两大巨头,相继推出了自身的极速版应用。

新推出来的应用APP,砍掉一堆“冗余功能”和“无用功能”,轻轻松松就能安装到大爷大妈的手机,便捷好用,流畅不卡,主打的就是一个尊老爱幼。

这还没完,在接下来这一步,抖音、快手开始把趣头条的撒钱小操作,积分墙,金币兑换现金等,全部安插了进去。

一时间,抖音、快手的极速版应用,疯狂吸引着大爷大妈的入驻。如此一来,下沉市场便得到初步攻略了。

而且,相比于趣头条而言,抖音、快手的玩法更为高级。

首先,产品经理将赚金币模式,做的更加丝滑,更加沉浸。用户不需要刻意去做任务,只需要像平常一样刷视频,就能获得积分了。

在此期间,平台会根据用户的观看时长,自动计算金币累积量。当金币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用户就能拿到兑现了。

可以说,这种无感赚金币体验,极大的提升了抖音、快手极速版的用户黏性。毕竟坐着随便刷刷就能赚钱,何乐而不为?

其次,抖音、快手的产品经理,还设计了一套强大的邀请好友奖励机制。该机制利用社交关系,直接让极速版应用实现了病毒式的传播。

比如老用户拉新,可以获得更高额的奖励。被邀请过来的新用户一旦注册,也能立即拿到红包。

当用户的分享欲望被激活以后,大家就一发不可收拾了。许多人一边分享,一边赚钱,高高兴兴的把极速版应用玩到了极致。

总体来看,抖音、快手的这套打法,着着实实让极速版用户产生了裂变式增长。这些用户包罗万象,有小孩,有老人,更有无所事事的年轻人。

就这样,蓝海市场的上亿用户,又被抖音、快手两大巨头给揽走了。

随着抖音、快手对下沉市场进行了全方位覆盖,它们的极速版APP,在应用商店的热门榜也成为了常客。待马太效应一发力,所有人的手机上就充斥着各类极速版应用的身影了。

值得一去的是,到了后期,像腾讯视频、爱奇艺、京东、淘宝等,几乎所有内容型、电商型APP,都推出了极速版。

大家以抖音、快手马首是瞻,纷纷打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下沉市场。

不得不说,互联网确实是个神奇的地方,每每有奇思妙想的时候,就会开启龙卷风式的进化。

从一开始的0到1,到后面的1到N。直接将一个小小的爆金币行为,转换成了一套互联网拉客的标准玩法。当大家都沉浸其中的时候,一场全民网赚热就慢慢拉开序幕了。

结尾

总的来说,这场游戏的背后,其实就是流量红利消失,竞争白热化导致的结果。企业的主APP上没了客源,于是纷纷转向了下沉市场。

在此期间,许多企业会借鉴海外的轻量化技术,以及国内的赚金币思路,把这些技术和思路杂糅到一起,就能打造出一个高效的用户增长机器了。

正所谓科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套路是市场竞争的产物。待到金币一撒,那些隐藏的财富便滚滚而来了。

参考资料:

好奇博士的实验室【为什么很多APP都额外搞一个“极速版”,还给用户送钱?】

一起吃小瓜【为啥短视频软件突然都出极速版?原来藏着这么多小算盘】

来源:说宇宙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