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安门广场前的最后一次全流程演练刚刚结束,队伍、装备、流程都准备妥当。大家的注意力,已经从阅兵本身转到了来宾名单:谁来,谁不来,成了媒体和网友最关心的话题。普京早早确认出席,还有塞尔维亚、柬埔寨等一些老朋友也会到场。美国这边,特朗普直接说不会来,他要在同一天接
天安门广场前的最后一次全流程演练刚刚结束,队伍、装备、流程都准备妥当。大家的注意力,已经从阅兵本身转到了来宾名单:谁来,谁不来,成了媒体和网友最关心的话题。普京早早确认出席,还有塞尔维亚、柬埔寨等一些老朋友也会到场。美国这边,特朗普直接说不会来,他要在同一天接待波兰总统。莫迪只参加上合峰会,阅兵就不露面了。韩国总统干脆让国会议长来捧个人场。最会刷存在感的还是日本,突然跳出来劝其他国家“慎重考虑参加中国阅兵”,还说是为了“防止中国主导的历史观被传播”。这理由,真的让人笑出声。
美国的打算其实挺明了。特朗普不来北京,并不是怕晒太阳,而是怕回头在国内、党内和盟友圈里被说“给中国撑腰”。美日、美韩刚签了新一轮军事合作,亚太战略绑得死死的,这时候去北京,只会让盟友心里不舒服。更别说党内的民主党,盯着他对华政策的每一条消息,稍有风吹草动就能成为把柄。特朗普清楚自己不能乱站队,外交场合要选,分寸得拿捏。
特朗普这边刚说完不来,白宫就开始上演“制裁戏码”。美国财政部宣布制裁两家中国企业,说是它们“帮伊朗运输石油”。时机挑得特别好,正好赶在上合峰会和九三阅兵前。表面上是针对企业,实际上是想给全世界一个信号:谁要在能源、贸易、物流这些领域和中国走得太近,就得小心被美国盯上。这就是典型的“搅局”思路——不让中国的多边合作顺顺利利。
中国这边回应得很硬气。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直接说,单边制裁没啥法律依据,也不被联合国支持,这种做法根本不合法。中国会用一切办法保障自家企业和公民的利益。说白了,这不是一次性的回应,而是中国一直以来对美国制裁的态度。现在全球供应链早就不像以前那么单一,美国真的想靠制裁把多边合作搅黄,难度跟让黄河倒流差不多。
如果说制裁还只是“老套路”,那农产品这条线更能看出美国的头疼。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在华盛顿参加中美大豆产业早餐会,就开门见山地说:农业不该被政治化,美国农民不该替贸易战买单。中美农业互补,一个劳动力多,一个机械化强,原本可以合作共赢。可现实很打脸——今年上半年,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直接腰斩,巴西大豆趁机占了大头。美国大豆协会急得直接写信给特朗普团队,说我们扛不住了,快把关税取消,恢复正常贸易。谢锋选这个时间点发声,等于是把“合作双赢才有好日子”的道理摆在了美国农民和白宫面前。这封抗议信也很快到了白宫桌上,实实在在“反将一军”。
有人可能觉得,美国制裁那两家中国企业跟农产品没啥直接关系。仔细看就能发现,特朗普就是要借着上合峰会和阅兵的节骨眼,给来参加的二十多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泼盆冷水:“你们要跟中国走太近,小心点。”但问题也来了,这点“威慑”真能挡住多边合作吗?上合峰会的名单和议题早就说明一切,能源、经贸、安全都是大头。各国都在算自己的账,谁还会被美国几张制裁清单吓退?现实就是,越是有人“搅局”,越把那些还在犹豫的国家推向中国。美国农产品给中国出口大跌,市场马上就被巴西填补。供应链只认利益,不认谁面子大。
日本这波操作更像一出自导自演的戏。参议院选举刚结束,自民党丢了点席位,极右翼势力正活跃。日媒时不时爆出“自卫队闯中国领海被警告”,一会儿又改口说只是“信号枪警告”,还敢在中国阅兵前高调喊“日本自卫队一定能打败解放军”。这些话不是说给国际社会听的,是拿来哄自家极右翼选民的。日本政府心里门儿清,中国的历史观没错,但嘴上还要硬,劝别的国家“别被中国影响”。能被日本忽悠的,本来就是美国那几位铁杆盟友,来不来北京早就定了。至于那些早就和中国走得近的,压根不会理会日本。
上合峰会的分量现在不一样了。过去大家关注它反恐和地区安全,现在能源、经贸成了主角。联合国、东盟、二十多国领导人齐聚中国,这个平台成了真正的“多边中心”。越有人想降温,成员国反而更积极加码合作。多边合作说到底是算账,不是讲情怀。只要有实打实的好处,外部压力就会慢慢失效。美国想靠几张制裁名单改变合作方向,说难也不难,根本不可能。
阅兵方面,大家最爱问的是:“这次会不会有新装备亮相?”现在官方还没公开具体型号、参数。外界知道的只是演练流程和节奏。中国多型武器装备已经实现“追赶、并跑、部分领先”,但哪些平台会亮相,权威信息还要等现场揭晓。其实阅兵展示的是体系能力和整体水平,不只是单一装备。军事仪式和经贸数据,其实是一体两面。美国用制裁当信号,中国用市场算账。两边都在亮家底,一边是执法工具的长臂,一边是供应链的韧性。
让新闻再发酵一下,特朗普的套路就更明显了:不去北京“站台”,但在经贸、能源、金融、留学等各领域都在加力“搅局”。对中国留学生加强盘查,把“安全说法”推向全球;阅兵不来,制裁不断,营造“美国很强硬”的假象。但美国农民的账本、协会的抗议信早就摆在桌上,铁票仓一旦松动,政策就得回炉重算。美国大选年,农民选票往往能左右政策,现在大豆出口腰斩、农民抱怨、协会抗议,这些都在逼着华盛顿重新思考对华政策。
上合峰会不是谁一家说了算,而是各国利益在一起博弈。大家把交易、投资、基建、结算放到多边轨道上,外部风险就能摊薄。鸡蛋分多个篮子,哪个破了也不怕。这也是上合、金砖、RCEP这些机制越来越受欢迎的原因。大国竞争已经走到一半,谁还会因为美国的脸色放弃多边合作?
“搅局”当然是搅了,时间选得巧,动机也很直接。可真能搅得动吗?眼下看,效果有限。上合峰会名单没变,多边议程稳步推进。九三阅兵节奏没乱,合练顺利收官。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大跌、巴西顶上、大豆协会压力激增,这些都是真实发生的。多边合作的步伐停不下来,谁能把自己的选择变成别人的难题,才是真正的本事。
九三阅兵,是中国“国家能力”的展示窗口。装备细节还要等官方公布,但体系能力、联合作战、信息化水平都会被全球关注。上合峰会,是“多边议程”的加速器。越有人想降温,越有国家主动加热。经贸,是“价格和选票”的决策场。美国农民的账本最实在,选票和订单一起出问题,白宫的政策就得换算法。谢锋把这话摆出来,就是提醒美国,账单已经递到你家门口,别再指望别人给你面子。
外界爱看“强硬表演”,其实现在更需要的是确定性。多边平台要扎实,经贸合作要顺畅,不合规的威胁得挡在门外。等热闹过去,谁的砝码重,谁说了算。九三倒计时的钟声敲响,中国和多边世界的步伐,早已不等谁来带节奏。
来源:领先速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