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脱贫之路携手走来,十一年倾情帮扶,宜宾市司法局对寸腰村的帮扶完成了一场从“扶贫”到“扶治”的顺利转型。近来,面对村级治理中村民学法兴趣较低、自治抓手欠缺等难题,市司法局向省司法厅、市委政法委专题汇报,积极争取专项资金,聚焦“治理有效”,创新运用“法式”思维,
从脱贫之路携手走来,十一年倾情帮扶,宜宾市司法局对寸腰村的帮扶完成了一场从“扶贫”到“扶治”的顺利转型。近来,面对村级治理中村民学法兴趣较低、自治抓手欠缺等难题,市司法局向省司法厅、市委政法委专题汇报,积极争取专项资金,聚焦“治理有效”,创新运用“法式”思维,将寸腰村法治文化墙阵地建设与积分制治理作为帮扶重点,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可复制的法治乡村建设新路径,点亮和美乡村的法治底色,让法治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借由寸腰村自然风貌和村民群众原有墙体,精心打造13面总面积达672平方米的系列法治文化墙。以“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巨幅主题图景开篇,其后引出“法治与村规民约”“土地权益保护”“未成年人保护”“环境保护”“民族团结”等8大主题法治场景,以五十余位鲜活人物为主角,串联起“法治乡村”的生动故事,成为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实现了普法宣传从“被动接收”到“主动浸润”的转变。
“法言”剧场同行
运用宜宾市公益普法IP“宜小法”和新市镇法治IP“法小新”法言口吻,打破传统普法距离感,选取村道沿线的石块和树木,为石块穿上十二生肖“普法新衣”,在树上“挂播”100个“‘宜小法’‘法小新’普法剧场”路牌。因地制宜,小巧藏思,将法律常识融入村民日常生活,打造一条“出门见法、抬头看法、休闲学法”沉浸式普法宣传路,让村民每一次出行都成为法律学习的机会。
“法式”善治上分
以“治理有效”为出发点,延伸“法式”思维,立足村民实际需求,建设“法小新”乡村治理积分超市。安排驻村工作队指导帮助村两委建立积分治理体系,将抽象的“三治”要求具象化:调解矛盾、参与普法活动能积分(法治),孝敬老人、邻里互助能积分(德治),积极参与村民议事、为村庄发展建言献策也能积分(自治),完美融合了法治的刚性、德治的柔性和自治的活性。现积分超市已顺利运行了8个月,“三治”成效不断凸显,基层治理多元功能不断优化,为乡村治理注入了持久动力。
十一年砥砺前行,从“脱贫摘帽”到“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从“扶贫”向“扶治”的跃迁,宜宾市司法局在寸腰村的帮扶实践充分证明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振兴,更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升级,通过打造法治文化阵地、创新积分管理制度,寸腰村成功构建了“三治融合”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为迈向更加美好的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市司法局也将继续播撒法治的种子,让它在基层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来源 | 宜宾司法来源:宜宾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