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卓玛和拉姆是四川省甘孜州色达县人,婴儿时被黄鼠狼袭击后鼻子残缺,由于当地医疗资源薄弱,再加上家庭经济困难,十几年来,残缺的鼻子得不到修复,他们的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在距离陕西千里之外的
四川省甘孜州色达县
随着陕西十多名专家的到来
十岁的卓玛和十四岁的拉姆(化名)
也迎来了生命中重要的转折点
卓玛和拉姆是四川省甘孜州色达县人,婴儿时被黄鼠狼袭击后鼻子残缺,由于当地医疗资源薄弱,再加上家庭经济困难,十几年来,残缺的鼻子得不到修复,他们的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受伤的卓玛
得知情况后,西安交通大学以及医疗领域相关专家跨越千里,从关中平原到雪域高原,帮助藏族孩子实现因意外失去的鼻子又“回来”的愿望。
▲藏族老乡为王晶团队敬献哈达
为了帮助他们重新恢复健康容貌,减轻家庭负担,重塑自信美好人生,陕西专家团队为卓玛和拉姆捐赠义鼻,未来孩子成长期间至成年需要更换的义鼻,都将全程免费,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专家介绍,得益于3D生物打印与仿生组织工程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他们通过仪器对患儿头部进行3D扫描后,借助生成式AI与定制化工艺,精准构建出与患儿残存组织精准契合的义鼻模型,经过制作、定型与上色等程序,最终达到义鼻与患儿面部结构严丝合缝,肤色也完全匹配的佩戴效果。
目前他们已经完成了卓玛和拉姆的义鼻制作,随后将于近期实现安装。
▲卓玛鼻子修复后效果图
随后,专家们来不及休息又立即驱车80公里,前往甘孜州炉霍县泥巴乡油斯村,回访去年8月公益救助“种‘鼻’”的四岁藏族小女孩拉真。拉真在三个月大时,同样是遭到了黄鼠狼的袭击,鼻子被咬去了大半。为帮助拉真“找回”鼻子,父母带她去过很多医院,但因其尚未成年,传统手术无法有效展开。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的专家团队对拉真的症状进行评估后表示,由于孩子年纪太小,鼻部全层结构重建涉及复杂的面部神经与供血系统,必须等待更精准的再生医学技术支持。2024年华西口腔医院将拉真转给西安交通大学专家团队,专家们利用AI 数据采集及3D打印工艺,成功完成拉真的“种‘鼻’”。
专家一行到达拉真家,就看见佩戴义鼻的拉真正在与哥哥在院子玩耍。专家们询问了拉真佩戴义鼻一年来的情况后,对拉真进行了3D人体扫描,将为她新制作一个义鼻,以适应其身体的生长情况。
▲工作人员正在为4岁的拉真进行3D人体扫描将为她新制作一个义鼻
▲拉真已经安装义鼻
专家表示,这二次公益活动的顺利开展,不仅是医疗救助的成果,更是爱心接力的生动体现。下一步,他们将联合红十字基金会搭建“企业+公益+医院”协作模式,定向募集专项资金覆盖假体定制、运输及术后随访全流程成本,让更多意外缺失鼻子、耳朵以及其他体外器官的患者重新找回自信和勇气。
来源:瑞安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