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90%的人减肥总是反复?因为他们从来只看体重,总不学减肥逻辑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7 09:09 2

摘要:最近一位网上的粉丝问为啥他减肥总是反反复复。我了解过情况以后,而且他反复是正常的,因为他从来不懂减肥逻辑,只看体重秤上的数字,总是会觉得很焦虑。

最近一位网上的粉丝问为啥他减肥总是反反复复。我了解过情况以后,而且他反复是正常的,因为他从来不懂减肥逻辑,只看体重秤上的数字,总是会觉得很焦虑。

看着数字掉了就开心,涨了就崩溃,拼命节食、疯狂运动,可没过多久体重又弹回来。90%的人都困在这个循环里,却很少有人想过:问题可能出在我们太迷信体重秤了:

一、体重秤其实不靠谱,只能参考

《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曾做过一项跟踪研究:让受试者每周称重3次以上,结果发现他们的减肥成功率比不常称重的人低了42%。

不是说监测数据没用,而是体重这东西太“善变”。你喝杯水能重半斤,排次尿能轻一斤,女生生理期前水肿能让数字凭空涨3斤。

更关键的是,体重里藏着很多“假象”。一个常年健身的人,肌肉量高,体重可能比同体型的人重,但体脂率低、身材紧致;

而一个只靠节食减肥的人,掉的可能是肌肉和水分,看起来还是松松垮垮。2018年《肥胖》期刊上的研究就指出:

只关注体重变化的减肥者,更容易在6个月内反弹,因为他们忽略了身体成分的真正改变。

比体重更加准确的指标应该是体脂率、腰围、内脏脂肪、肌肉含量等等,这些反而更能反映你在减肥时候的效果,更能看出来你减的是脂肪还是肌肉。

二、减肥的底层逻辑是热量缺口,但也要营养均衡

有研究显示:极端节食(每天摄入低于800大卡)的人,代谢会降低15%-30%。

身体有自我保护机制,你给的能量太少,它就会自动“省电”,结果就是你吃得再少,消耗也跟着降,稍微多吃一点就胖。

真正的能量管理,得算明白“优质缺口”。比如每天比日常需求少300-500大卡,同时保证蛋白质摄入(每公斤体重1.2-1.6克)。

《美国营养学杂志》的实验证明,这样既能掉脂肪,又能保住肌肉,代谢不容易垮。

当然优质脂肪和优质碳水也要合理摄入,一般的人每天最少要摄入主食300克左右,优质脂肪酸,每天20克左右。

碳水不仅是人体最干净的能量,同时还有抗生酮解毒等作用。对于大脑细胞来说,也是必不可缺少的营养素。

长期缺乏碳水大脑细胞可能会死亡,严重影响脑部的健康。造成记忆力下降,严重的甚至引起阿兹海默症等

三、真正的减肥是重塑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那些能长期保持身材的人,很少天天盯着体重秤。他们更关注的是身体的感受:吃饭时会不会吃到七分饱就停下?

每周有没有固定的运动让自己出汗?能不能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肥胖研究与临床实践》杂志有个经典案例:

一群减肥者不记录体重,只专注于培养习惯——比如餐前喝水、每周运动3次、不边看手机边吃饭。

一年后,他们的体重下降幅度比只关注数字的人多了12%,而且反弹率极低。

当然这3个建议对大家也很有帮助,建议大家多多参考和学习:

1. 换个“裁判”:买个体脂秤,关注体脂率和肌肉量的变化。哪怕体重没变,体脂降了就是进步。

2. 写“身体日记”:记录每天的饮食种类(不用算卡路里)、运动时长、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你会发现很多隐藏的发胖诱因。

3. 接受“非完美”:允许体重有1-2斤的波动,允许偶尔吃顿想吃的。《行为营养与运动科学评论》的研究说,适度的弹性反而能提高长期成功率。

总结:减肥从来不是和体重秤较劲,而是学会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当你不再被数字绑架,开始关注那些能让自己变健康的小事,就会发现:好身材只是副产品,真正的收获是更从容的生活态度。

来源:百姓健康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