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正阳县多策并举、倡树新风,扎实推进婚俗改革,县域内婚嫁彩礼得到有效遏制、婚丧礼俗得到明显改善、基层治理水平得到提升、社会风气得到净化,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河南经济报记者 张明洋 通讯员 石付良 吴文松
近年来,正阳县多策并举、倡树新风,扎实推进婚俗改革,县域内婚嫁彩礼得到有效遏制、婚丧礼俗得到明显改善、基层治理水平得到提升、社会风气得到净化,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聚焦重点,高位统筹推进。正阳县以“摒弃不良风气、改变陈规陋习”为重点,系统推进移风易俗。一方面,深入基层调研,摸清婚丧奢侈浪费、人情负担过重等突出问题根源,精准施策;另一方面,强化正面引领,发掘传播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等先进典型,弘扬勤劳节俭、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构建“党政主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组织体系:县级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婚俗改革领导小组,乡镇(街道)同步设立机构,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层层压实责任。制定《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工作方案》《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殡葬新风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明确目标、任务及标准,为改革提供制度保障。在重大节日或喜庆日,县领导通过集体颁证、特色仪式强化婚姻神圣感,引导树立正确婚嫁观。
规范管理,提升服务效能。聚焦服务优化与流程创新,多维度提升群众满意度。一是强化队伍建设。通过定期培训、交流学习更新业务知识,提升专业技能;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办事手续,减少证明材料,推进婚姻登记信息电子化、网络化管理,提高效率与准确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耐心解答咨询、快速办理手续,持续收集意见改进服务。二是实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通过宣传栏、新媒体等渠道提高政策知晓率,建立跨地区沟通协调机制,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制定详细流程规范,加强监管与抽查回访,建立投诉举报机制,确保异地办理准确高效。三是推进“一件事”联办服务。针对“个人身后一件事”“结婚落户一件事”等跨部门事项,与公安、卫生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整合事项与材料,实现“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办结”,减少群众跑腿次数。四是深化婚姻家庭辅导。设立婚姻家庭辅导室,配备专职辅导员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等服务;今年上半年,共受理离婚申请共812对,开展婚姻家庭辅导56人次,成功劝和14对,经过冷静期,实际办理了离婚手续579对。五是营造健康婚姻文化。在婚姻登记大厅打造婚姻文化专栏,解析婚姻文化内涵与价值;通过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婚俗文化宣传标语,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印发《倡导婚嫁新风,抵制天价彩礼倡议书》,张贴全县统一的婚嫁彩礼“限高”倡导标准;鼓励登记新人签订《倡导婚嫁新风,抵制天价彩礼承诺书》,作为践行新风尚的庄严承诺。 建章立制,构建常态长效机制。坚持宣传教育与制度约束并重,推动移风易俗常态化。宣传教育方面,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做好婚丧礼俗改革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通知》,制定婚嫁彩礼“限高”标准,通过发放倡议书、签订承诺书、宣传车、标语等形式开展全方位宣传,引导逐年降低彩礼,遏制大操大办。制度建设层面,在全县294个村居(社区)全面建立“一约四会”(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孝善理事会等)制度,通过文化广场、文化墙、宣讲大喇叭等载体弘扬孝善文化,推广厚养薄葬、绿色殡葬理念。各村居自治组织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形成文明新风。同步开展“好婆婆”“好儿媳”“孝老模范”评选及“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主题活动,以典型示范引领家庭文明建设,推动移风易俗成为广泛共识,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动能。今年以来,共评出好婆婆 200名、好媳妇210名,“五好家庭236个,带动示范全县民风好转,乡村振兴。
来源:河南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