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也关系着退役军人切身利益。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架桥铺路,需要多措并举、协同发力。拓宽就业渠道、搭建就业平台,不断提高就业服务精细化水平;加强教育培训,设置实用性强、就业率高的培训项目和课程,不断提高退役军人就业能力;不断完善创业扶持优惠政策,
本报记者 李龙伊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也关系着退役军人切身利益。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架桥铺路,需要多措并举、协同发力。拓宽就业渠道、搭建就业平台,不断提高就业服务精细化水平;加强教育培训,设置实用性强、就业率高的培训项目和课程,不断提高退役军人就业能力;不断完善创业扶持优惠政策,为退役军人施展才华搭建广阔舞台……各地各部门进行了有益探索,支持退役军人就业政策体系逐步形成。
——编 者
前不久,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指导举办了一场退役军人及家属、随军家属专场招聘会。70家优质企业带来超750个高匹配度岗位,创业孵化区、技能培训区、拥军一条街等特色服务一应俱全。
数千名退役军人及家属、随军家属穿梭其中,寻找机遇。工作人员热情讲解,求职者满怀期待。“这次活动很暖心!期待找到心仪工作。”一名退役军人说。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近年来,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把促进退役军人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头等大事,引导广大退役军人争做各行各业的生力军,在新“战场”上续写荣光,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拓宽渠道,优质岗位精准适配
优质岗位,正在向退役军人精准投放。
今年5月,吉林省退役军人大学生校园招聘会举行,吸引了全省百余家优质企业、千余名退役军人大学生参加。
“我们带着满满诚意而来!”招聘会上,中铁十三局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祝春雨说,“退役军人纪律性强、抗压能力突出,我们今年专门招聘设备操作员、安全员,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和晋升绿色通道。”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超80%的企业推出“退役军人优先”岗位,体现了对退役军人的认可。招聘会还精准邀约了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吉林省重点领域企业,力求人岗相适。
我国每年新增一批退役军人。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逐年提升,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文化水平和作风素质,是宝贵的人力人才资源。拓宽就业渠道,是助力退役军人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关键。
今年4月,“戎耀新程·就业护航”2025年退役军人就业服务专项行动在全国启动。活动将持续至11月,涵盖就业跟踪、稳岗扩容、国企民企招聘、“人工智能+就业”等六大服务。
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退役军人就业,是今年就业专项行动的新亮点。行动明确,大力开展人工智能领域技能培训,引导退役军人在人工智能数据标注与训练、算法基础、机器学习等领域就业。
“我们已连续三年开展就业服务专项行动。”退役军人事务部就业创业司负责人表示,“今年将进一步强化部门协同,提升就业服务的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持续拓宽渠道、搭建平台,不断完善支持体系,促进退役军人高质量充分就业。”
实实在在的数据,印证着行动成效。“十四五”期间,退役军人事务部先后与69家央企、国企和大型民企签约,带动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与全国近2万家企业合作,累计举办招聘会5万多场次,140万余名退役军人达成就业意向。累计为吸纳退役军人就业的企业减免税费约70亿元,惠及企业20余万户。
各地结合实际大胆创新,因地制宜推进发展,有力促进退役军人高质量充分就业——
安徽、宁夏等地国有企业每年拿出5%左右岗位,定向招聘退役大学生士兵;湖南、湖北等地开展“兵教师”专项培养招录工作,探索退役军人就业新渠道;四川制定全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业务信息指标体系,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瞄准需求,提供就业创业帮扶
“参加这次培训,我拿到了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就业选择更多了。”云南昆明,一名退役军人学员刚完成职业技能学习课程,分享着喜悦。
在部队学到的专业技能,有时难以完全匹配社会岗位。告别军营、踏入社会,掌握一门实用工作技能,是不少退役军人的迫切需求。因此,职业技能培训尤为关键。
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合军地相关部门,出台《关于全面做好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构建适应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学历教育、终身学习四位一体的教育培训体系。
各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加强退役军人就业教育培训,设置实用性强、就业率高的培训项目和课程,推行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培训,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输送人才——
上海对接收安置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组织适应性培训,采用“互联网+培训”等方式,灵活安排教学;福建福州市为退役军人开设无人机培训,组织专业团队开展实操训练;广东汕头市结合产业需求,为退役军人开设人工智能、电子商务、食品检验等热门技能培训项目……
鼓励创新、支持创业,近年来,退役军人事务部指导各地挂牌设立1988个创业孵化基地,组建拥有1.4万多人的创业导师队伍,举办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营造创业创新氛围,促进退役军人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
创业扶持政策也持续丰富。近年来,国家不断完善税收、金融等创业扶持优惠政策,为退役军人施展才华搭建广阔舞台。2024年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合印发通知,明确借助军功荣誉等信息,在融资准入、额度和期限上对退役军人给予倾斜,进一步支持其创业创新。
江苏扬州市,退役军人李金泰接手父亲的工厂时,仓库堆着大量滞销产品。扬州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走访了解情况后,为其提供了网络直播培训、创业贷款贴息和税费优惠等帮助。在针对性帮扶措施帮助下,李金泰经营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从2022年至去年年底,全市退役军人创办企业增长近6000家。”扬州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们举行‘走访退役军人创办企业服务月’活动,150多家企业收到了税费减免、贷款和创业服务在内的‘暖心包’。”
保持本色,平凡岗位续写荣光
“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是广大退役军人深植心底的信念。
在上海市第二中学的思想政治课堂讲台上,退役军人教师李志鹏用妙趣横生的故事和语言,生动讲解课本知识,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退役后,李志鹏到上海师范大学继续学习,毕业时,综合成绩位列专业第一。走上三尺讲台,他用心教好每一堂课,将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作为孜孜以求的目标。“在部队,我努力当好兵;现在当上了老师,必须继续发扬军人精神,教好书、上好课,当好‘学生成长引路人’。”李志鹏说。
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有利于推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改善中小学教师队伍学科结构和性别比例,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目前,超过1.48万名优秀退役军人受益于政策支持成为“兵教师”奋战在教育一线,为培育时代新人贡献力量,成为退役军人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浪潮的缩影。
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为充分发挥退役军人作用,退役军人事务部加强“兵支书”“兵教师”“国防教育辅导员”等培育使用,推动开展消防员专项招录,引导退役军人继续为国家作贡献。约37万名优秀退役军人担任村(社区)两委委员,2.9万余名退役军人进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
退役军人事务部还通过各种举措,引导退役军人投身边疆建设,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从扎根边疆到投身教育,从创业一线到基层服务,不同领域涌现出许多典型:一辈子坚守初心的张富清、西陲戍边半世纪的魏德友、致力爱国主义教育的周全弟、创造飞行奇迹的刘传健……广大退役军人用自己的方式,延续着军人的忠诚与担当。
“我们将继续采取有力举措,把广大退役军人智慧力量凝聚起来、积极性调动起来,为他们在各行各业建功立业创造条件、搭建舞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生机活力。”退役军人事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27日 14 版)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