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这波操作,把历史账算得明明白白?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6 22:54 1

摘要:最近有条消息挺扎眼:日本正通过外交渠道给欧洲和亚洲一些国家递话,让他们别来参加咱们2025年9月3日的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尤其点名了阅兵仪式。理由听着挺唬人,说咱们这活动"过度聚焦历史、反日色彩浓重"。这话一出来,不少人估计跟我一样,第一反应是:这历

最近有条消息挺扎眼:日本正通过外交渠道给欧洲和亚洲一些国家递话,让他们别来参加咱们2025年9月3日的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尤其点名了阅兵仪式。理由听着挺唬人,说咱们这活动"过度聚焦历史、反日色彩浓重"。这话一出来,不少人估计跟我一样,第一反应是:这历史账,到底是谁在刻意模糊?

先把话说透:9月3日这日子,对中国乃至整个二战受害国来说,分量重如千钧。1945年的这一天,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中国人民用14年浴血奋战换来的胜利,终于有了一个庄严的注脚。这14年里,3500万同胞伤亡,930余座城市被侵占,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美元(按当时汇率折算)。咱们办纪念活动、搞阅兵,是给牺牲的先烈一个交代,是告诉后人"和平来之不易",跟"反日"压根不沾边。要是连铭记历史都算"过度聚焦",那日本每年去靖国神社祭拜战犯,算什么?

再看日本这波操作的动机,其实不难猜。这些年,他们在历史问题上的小动作就没断过。教科书里把"侵略"改成"进入",首相公开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甚至有人大言不惭说"南京大屠杀是虚构的"。现在跳出来阻止别人参加纪念活动,说白了就是怕更多国家站出来,戳破他们想把历史翻篇的小心思。

说起来,欧洲国家其实更该拎清这事。毕竟他们也是二战的受害方,纳粹集中营的惨状、伦敦大轰炸的伤痛,哪一样不是血写的历史?德国总理勃兰特当年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一跪,跪出了一个国家对历史的忏悔,也为德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谅解。反观日本,这么多年过去,连一句像样的道歉都欠着,反而处处想抹去侵略的痕迹。要是欧洲国家真听了日本的劝,那不是忘了自己挨过的打吗?

咱们外交部已经就这事跟日方交涉了,态度很明确:纪念胜利是中国的权利,轮不到别人指手画脚。但光靠外交表态还不够,得让更多国家明白,咱们办活动不是为了翻旧账,而是为了防着历史重演。

怎么让道理越辩越明?其实有不少现成的办法。比如多拿出些史料说话,那些泛黄的照片、老兵的口述、国际法庭的判决书,都是最有力的证据。去年有个纪录片《二十二》,记录了慰安妇幸存者的故事,播出后在国际上反响很大,这种用真实故事说话的方式,比喊口号管用得多。

再就是加强和其他受害国的联动。韩国、菲律宾、新加坡这些国家,当年都受过日本侵略的苦,咱们可以联合起来搞些历史纪念活动,让国际社会看到,不是只有中国在"较真",而是一群国家都在守护历史真相。

说到底,日本越是想捂住别人的嘴,越说明他们心里有鬼。历史这东西,就像刻在石头上的字,不是谁想擦就能擦掉的。9月3日的纪念活动,本质上是对和平的宣誓——我们记得战争的痛,所以更要守住当下的安宁。

至于那些被日本游说的国家,不妨问问自己:如果连铭记历史都需要犹豫,那未来面对新的不公,还有底气站出来吗?反正我相信,公道自在人心,该来的朋友不会缺席,想躲的历史也永远躲不掉。

来源:荧光点亮未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