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0年前夏桀携宠妃出海逃亡,太平洋惊现夏朝遗民建国铁证!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3 23:00 1

摘要:“汤来伐桀,以乙卯日战于鸣条之野,桀未战而败绩。汤追至大涉,遂禽桀于焦,放之历山,乃与妹喜及诸嬖妾同舟浮海,奔于南巢之山而死。

大约3600年前,商汤伐桀,灭夏。

夏朝被商朝打败之后,夏王朝的人都去了哪里呢?

史书记载,最后一任夏王桀是朝南边逃亡的,甚至有的说法是夏桀带着妹喜等妃子,乘船出海避难。

比如《太平御览·卷八十二》引《帝王世纪》:

“汤来伐桀,以乙卯日战于鸣条之野,桀未战而败绩。汤追至大涉,遂禽桀于焦,放之历山,乃与妹喜及诸嬖妾同舟浮海,奔于南巢之山而死。

《列女传》也说:

汤受命而伐之,战于鸣条,桀师不战,汤遂放桀,与末嬉嬖妾同舟,流于海,死于南巢之山。

这个夏桀出海的记载有没有考古依据呢?

有的。

从最晚一万年以前的夏朝早期开始,夏后氏就有很频繁的海上往来活动,夏朝的航海能力是全球最强,没有之一。如今遍布太平洋的南岛语族几乎全是夏后氏的后裔,这就是基因铁证。

恰恰在距今3600年前的夏末商初,商汤伐桀之后,又出现了一波夏朝遗民的海上迁徙高潮。

在这一波3600年前的迁徙潮中,有一部分夏朝人跑到了台湾岛上,如今台湾省的排湾族就仍然保留着和末代夏都二里头一模一样的五步蛇崇拜,实证排湾族人就是夏朝遗族之一。详见下文:

夏朝的部落至今还在!带你见识一下活着的夏朝人和夏朝的龙!

还有一部分夏朝遗民,进一步跑到了更南边的太平洋上,创建了著名的拉皮塔文化(Lapita culture)。

拉皮塔文化,以新喀里多尼亚岛西海岸的拉皮塔遗址命名。在大约3600年前的夏末商初,拉皮塔文化突然在美拉尼西亚群岛及波利尼西亚群岛的西部兴起。这个文化的人群有着造型独特的陶器,拉皮塔文化陶器的范围如下图所示:

拉皮塔人是真正意义上第一批到西太平洋海上冒险的先驱者,美国考古学家帕特里克·基尔希认为:

“拉皮塔文化的传播是世界历史上已知的地理空间跨度最大,也是最快速的人口扩张之一。”

目前,主流学姐们认为拉皮塔文化人群来自中国台湾省,但是抱雪斋可以百分之百确定地说,拉皮塔文化人群确实是来自中国,但他们绝对不是从台湾省出发的,而是从大陆的东南沿海(浙江或福建)出海直接南下,而且大概率就是夏朝的末代天子桀率领的夏朝遗民

证据,就是拉皮塔文化的陶器。

下图是太平洋拉皮塔文化的典型陶器。

这个样子的陶器,台湾岛上没有发现过,大陆却有很多。

早在七千年前的夏朝中期,在夏朝都城附近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已经有了这种类型的陶器,如下图所示:

河姆渡的这个陶器,除了口沿更宽而且有更加精美的装饰外,基本上和拉皮塔文化的那个陶器造型一模一样,而且年代还早了三千多年。

按照抱雪斋全球独家首家提出的虞夏万年论,从一万年的上山文化到4300年前的良渚文化,夏朝的王都在浙江,在这里发现拉皮塔陶器的最早原型,毫不奇怪。

到了距今四千年左右的夏朝末期,夏王朝从浙江良渚迁都到山西陶寺。下图是陶寺遗址发现的陶器,口沿部分已经与拉皮塔文化的陶器造型完全相同,只是多了两只耳朵:

1965年,郑州铭功路第14中学出土了一件商代早期的原始瓷尊,如下图所示:

对照一下,郑州的这件原始瓷器和拉皮塔的陶器几乎一模一样,连年代也相近(夏末商初),只有花纹和材质不同。

这样的陶器造型,后来到公元前800年左右就在拉皮塔文化区彻底中断消失了,但是在大陆却一直流行到了公元前400年后的战国时期。

下图就是战国时期齐国的陶器,上面还有齐国文字。

对照一下拉皮塔文化的陶器,什么叫一模一样?

这就是一模一样。

所以,结论是,3600年前,一批夏朝遗民在夏桀的带领下从大陆沿海乘船出海,在太平洋的海岛上创造了拉皮塔文化。夏桀有可能是老死在海外的。本文为抱雪斋虞夏万年论系列不造第几回,欲知前事后事如何,且看上下回分解。

来源:抱雪斋读易笔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