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网上老有人说夏朝根本不存在,理由是商朝留下的甲骨文里没提夏朝,可能是周人编的。但也有人反驳说甲骨文本来就不记录历史,商朝存在是事实,夏朝为啥不能有?这事吵了快一百年,考古队翻遍了甲骨文堆也没啥新发现。
最近网上老有人说夏朝根本不存在,理由是商朝留下的甲骨文里没提夏朝,可能是周人编的。但也有人反驳说甲骨文本来就不记录历史,商朝存在是事实,夏朝为啥不能有?这事吵了快一百年,考古队翻遍了甲骨文堆也没啥新发现。
其实问题出在研究方法上。假设商朝真有夏朝遗民,他们肯定得保留自己的文化符号,就像周朝时到处都是商朝遗民一样。但为啥商朝甲骨文里找不到夏朝痕迹?要么夏朝根本没存在过,要么大家找的方向错了。
有个叫姬元我的人用了新方法,从姓氏演变入手,发现“夏”其实是个后来的称呼。比如“夏”字最早和“眼睛”有关,能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甲骨文里还真有叫“目族”的方国,和商朝打过仗,这可能就是夏朝遗民。
他研究发现,“夏”的符号演变很复杂。春秋时期的“夏”字里有“页”字,再往前是“首”,最后变成“目”。就像唐朝人不知道自己叫唐太宗,夏朝人当时可能自称“目族”,后来才被叫成“夏”。
甲骨文里确实有“目方”这种记载,商王还派过叫“雀”的人去打他们。河南发现的很多古地名,比如颍地、道国,都和“目”符号有关。这些地方出土的陶器、玉器上常见眼睛图案,可能就是夏朝遗民留下的。
现在学术界还在讨论,有人觉得证据还不够,但姬元我的方法确实提供了新思路。他强调符号演变的重要性,比如“羌”字原本是“羊人”,“鬼”字是“田人”,这些都能对应到古代部落。
这事让我想起去年去殷墟看展览,展柜里有商朝末期的青铜器,上面刻着奇怪的眼睛图案。当时解说员说这可能和更早的文化有关,没想到现在真有人顺着符号找到了线索。
研究者说“目”符号至少四千年前就有了,比夏朝还早。它出现在各种器物上,可能是当时多个部落共同崇拜的东西。商朝人可能把夏朝遗民叫“目族”,后来周朝才统一叫“夏”。
最近三星堆又挖出带眼睛图案的青铜面具,网上有人说和“目”符号像。虽然还没定论,但说明古人对眼睛图案特别重视。姬元我的发现要是能结合这些新出土的东西,说不定真能解开夏朝谜题。
这事提醒我,有时候答案就藏在大家忽略的地方。比如甲骨文里明明有“目方”,但没人往夏朝方向想,只顾着找“夏”字。就像小时候找东西,翻遍房间却忘了看抽屉最上面一层。
现在考古队开始用新方法重新分析老资料,说不定哪天真能确认夏朝位置。不过这事急不得,毕竟四千年的秘密,得慢慢挖。
来源:历史冷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