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24日,日本华侨青年经济文化促进会(以下简称“日本侨青会)第二届换届大会暨“侨见天府·文旅新篇”2025中日侨青智汇论坛在日本东京成功举办,同期还开展了“致联五洲·全球巡回引才”(日本站)线上宣讲会、破冰交流及“蜀味作伴·侨心相连”四川美食文化品
2025年8月24日,日本华侨青年经济文化促进会(以下简称“日本侨青会)第二届换届大会暨“侨见天府·文旅新篇”2025中日侨青智汇论坛在日本东京成功举办,同期还开展了“致联五洲·全球巡回引才”(日本站)线上宣讲会、破冰交流及“蜀味作伴·侨心相连”四川美食文化品鉴活动。
日中经济文化友好促进会理事长潘宏程、全日本华侨华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协会会长王志刚、日本同源中文学校理事长杨林、龙在日华人援助协会会长刘勇、全国青联第十三届海外特邀委员、全日本中华青年联合会主席郭磊以及友好侨团代表和50余名在日侨界青年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日本侨青会第一届执行会长刘琦主持。
换届大会伊始,日本侨青会第一届执行会长刘学敏代表第一届理事会作工作报告。他系统回顾了侨青会自2018年12月成立以来的工作成效,具体包括:深耕中日文化交流领域,参与承办“华之春”东京国际交流盛典、《哪吒2》日本首映等活动;主动搭建跨国经贸桥梁,协助国内省市开展对日交流合作,并同步搭建项目对接与资源共享平台;积极践行公益使命,为疫情防控、四川甘孜泸定地震救灾主动筹措善款、贡献力量;着力推动侨社和平发展,助力增进在日侨界与当地社会的友好互动;持续强化自身建设,在提升服务侨青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拓宽服务覆盖范围。
大会审议通过日本华侨青年经济文化促进会第二届理事会名单,经规范选举程序,选举产生第二届会长、执行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及常务理事,刘竞炜连任会长,蒋钰莹、池师文、董铠源、刘学敏、刘琦当选执行会长,选举产生鲍帅等8位副会长,蒙辰霖任秘书长。会议同时决定聘请刘勇、郭磊担任第二届名誉会长。
常务理事会人员名单如下:
在日本侨青会第二届领导班子聘任仪式上,日中经济文化友好促进会理事长潘宏程为第二届会长刘竞炜颁发聘书。随后,刘竞炜会长按仪式流程,向新聘任的名誉会长及理事会成员逐一颁发聘书,标志着日本侨青会第二届核心团队组建工作有序完成。
日本华侨青年经济文化促进会第二届会长刘竞炜在会上做表态发言。他首先感谢在日侨界前辈和青年侨胞的信任,并明确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方向:一是深化文化交流,计划举办侨青体育嘉年华等品牌活动,增进在日侨青凝聚力与文化认同感;二是构建“中日侨青智汇论坛”年度省份合作机制,助力侨青参与家乡建设;三是完善组织建设,筹备全球华裔新生代联盟日本分会,打造“在日侨界青年之家”;四是聚焦侨青需求,开展在日留学生心理健康、人才招引等服务保障;五是组织侨青参与国内涉侨活动,引导其深度融入祖国发展大局,共享发展机遇。
本次换届大会得到多家海内外侨界青年组织的关注与支持,并纷纷发来贺信,表达对日本侨青会的美好祝愿。会上,日本侨青会第二届秘书长蒙辰霖宣读了全球华裔新生代联盟发来的贺信,贺信中特别对日本侨青会第二届理事会寄予期待,期盼其持续凝聚侨青力量,在促进中日交流与侨青发展中再创佳绩。
在嘉宾致辞环节,潘宏程、王志刚等与会嘉宾先后发言。他们首先肯定了日本侨青会过往的工作成效,随后对在日侨界青年提出期望:一是希望侨界青年主动助力和平发展与祖国统一,以侨界力量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二是期待在日侨界青年用心助力华裔青少年成长,通过开展文化课堂、主题沙龙等活动,筑牢海外新生代的中华文化根基;三是鼓励侨界青年积极助力公益事业,延续侨胞奉献精神,在帮扶弱势群体、应急救灾等领域持续发力;四是呼吁侨界青年精准把握时代脉搏,紧抓祖国发展机遇,主动投身回国发展浪潮,实现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的同频共振。同时,嘉宾们也向日本侨青会第二届领导班子送上祝福,祝愿新一届理事会能扛起责任、开拓创新,为在日侨青搭建更优质的成长与交流桥梁,推动侨社发展迈上新台阶。
换届大会圆满落幕后,“侨见天府·文旅新篇”2025中日侨青智汇论坛同步召开。作为换届后日本侨青会联动国内侨界青年组织开展的首场重要交流活动,论坛由四川省侨联青年委员会与日本华侨青年经济文化促进会联合主办,四川新侨联谊会、全日本中华青年联合会协办,本次论坛积极响应四川省委“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四川省侨联青年委员会、四川新侨联谊会国际联系广泛的优势,聚焦“在日侨青如何助力四川文旅海外推广”主题,深度挖掘四川文旅海外传播潜力,探索侨青参与的务实路径,推动形成从“文化认知”到“资源对接”、从“个人实践”到“群体合力”的落地思路与共识,为四川文旅走向国际搭建侨界桥梁。
论坛伊始,全体与会人员共同观看四川文旅宣传片。片中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神秘厚重的三星堆、瑰丽壮美的九寨沟及充满市井烟火气的成都街头,直观展现四川文旅的多元魅力,让在场嘉宾深刻感受四川文旅的独特价值。
日本华侨青年经济文化促进会会长刘竞炜代表主办方致辞。他系统介绍四川丰富的文旅资源,从九寨沟、黄龙、青城山、都江堰等世界遗产,到川菜、川酒、川茶等饮食文化,再到蜀绣、竹编、川剧等非遗瑰宝,全面呈现四川文旅的深厚底蕴;同时详解四川“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发展方向,号召在日侨青发挥“连接中日”的独特优势,以多元形式推动四川文旅走向国际舞台。
论坛交流环节,主持人围绕“侨青如何搭建四川与海外的沟通桥梁”主线,引导嘉宾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实践经验与思考,并针对性提出“四川文旅最具海外吸引力的特质是什么”“未到访四川的侨青如何参与推广”等务实问题,互动氛围热烈,嘉宾分享的实践经验与创新思路引发在场人员积极共鸣,现场围绕推广路径形成多项务实共识。
日本华侨青年经济文化促进会秘书长蒙辰霖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人,她结合侨团过往活动分享具体传播经验:“此前在‘华之春’东京国际盛典上,我们专门设立四川美食展位,现场展示麻婆豆腐、夫妻肺片等经典川菜,还手把手教大家调制正宗油碟——选四川本地香油做基底,搭配现捣的蒜泥,加一点蚝油提鲜,最后撒上葱花、香菜,这样既能解辣,又能突出食材本身的鲜味,不少日本民众体验后,都对四川美食产生了浓厚兴趣。”她还特别提到大熊猫的文化纽带作用:“东京上野公园的大熊猫香香,之前在日本圈了无数粉丝,后来香香回国,很多日本粉丝专门赴川看望,不仅带动了当地熊猫基地的游览热度,还同步体验了成都的美食与茶馆文化,这正是大熊猫IP拉动四川文旅消费的生动例证。”她还表示,同期在展位旁开展的四川非遗展示中,蜀绣熊猫挂件、竹编茶具等展品广受青睐,但受限于展位规模,传播覆盖面仍有提升空间,“侨青推广四川文旅无需局限于大型活动,日常向日本友人分享家乡美食故事、介绍巴蜀风土人情,同样能逐步拉近海外民众与四川的距离。”
来自重庆、现就读于日本法政大学研二的中国留学生袁仲会,从青年视角提出创新推广思路。她指出,川渝文化存在诸多共通性,如火锅文化、端午龙舟民俗等,可依托“川渝一体”思路扩大海外推广合力;结合高校社团经验,她建议采用Z世代偏好的传播形式,“例如设计大熊猫主题动漫表情包、拍摄‘川菜教学+中文学习’系列短视频,或联合海外高校中国留学生组织,举办以‘川渝文旅创意’为主题的赛事,让四川文旅以更鲜活的方式触达年轻群体。”
在日华侨青年企业家纪栋森虽未到访四川,但从海外市场需求角度分享思考方向:“日常与日本客户交流时发现,三国文化在当地受众广泛,多数人对诸葛亮、刘备等历史人物有较高认知度。”基于这一发现,他提出以“三国元素+四川特产”为结合点的构想:“比如在豆瓣酱礼盒印关羽‘单刀赴会’图案,在文创书签标注‘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曾用于四川粮草运输’的历史知识,既能强化四川特产记忆点,又能借助三国文化降低传播门槛。”他建议后续可深入开发“三国文化+四川美食”系列产品,同时呼吁建立“四川文旅海外信息库”,整合资源对接渠道,为侨青参与推广提供便利。
日本早稻田大学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董铠源从文化传播历史维度展开分享,重点介绍川菜海外推广先驱陈建民的事迹:
“1958年,陈建民先生在东京创办‘四川饭店’与中国料理学院。当时日本民众对中国料理的认知多局限于炒饭、拉面,他携带麻婆豆腐、宫保鸡丁等经典川菜进入日本市场,在适度调整辣度的同时保留四川菜精髓,逐步打破刻板印象。”他提到,此后陈建民先生的餐饮体系拓展至全球,曾服务多位日本政要,还将盐帮菜引入日本上流社会;其儿子陈建一继承父业,父子二人的从业经历更成为动画片《中华小当家》的创作灵感来源之一。“陈建民先生的实践充分证明四川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董铠源表示,“建议构建以‘侨青+学术+企业’为模式的协作网络,由侨青负责创意落地与一线传播,学术界提供理论支撑与趋势分析,企业对接市场资源,推动四川文旅推广从零散活动升级为系统工程。”
日本华侨青年经济文化促进会名誉会长郭磊宣读《在日侨界青年助力四川文旅海外推广倡议书》,倡议在日侨青主动承担“宣传员”“链接者”“践行者”的角色,为四川文旅国际传播与中日民间友好交流注入新活力。
为让参会人员深度感受四川饮食文化魅力、增进侨青间情谊,活动期间同步开展“蜀味作伴·侨心相连”四川美食文化品鉴活动。活动以“品味川味、联结侨心”为核心,通过组织品尝地道四川火锅,在共享热辣风味的互动中,让大家直观体会四川美食的独特底蕴,进一步凝聚侨界青年共识与情感。
同期开展的“致联五洲·全球巡回引才”(日本站)线上宣讲会,为在日侨青与留学生解读国内人才政策;破冰交流活动强化了参会人员互动,进一步拉近侨青之间的距离、凝聚情谊。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日本侨青会第二届理事会组建工作顺利完成,为协会后续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未来,日本侨青会将继续团结在日侨界青年,为促进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助力祖国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趣闻捕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