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摘要:2月前,一位36岁的女性在孕26周+5天时,被紧急送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结核科重症监护室。她是通过体外受精(IVF)成功怀上双胎的“幸运妈妈”,但此时却陷入了极度危险的境地:高热、呼吸衰竭、无法自主呼吸、查体显示双肺多发浸润影,确诊为播散性肺结核并重症肺炎
一个“不孕不育”的“幸运”病例,
却差点被夺去三条命
2月前,一位36岁的女性在孕26周+5天时,被紧急送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结核科重症监护室。她是通过体外受精(IVF)成功怀上双胎的“幸运妈妈”,但此时却陷入了极度危险的境地:高热、呼吸衰竭、无法自主呼吸、查体显示双肺多发浸润影,确诊为播散性肺结核并重症肺炎、甲亢、结缔组织病活动期。在她被送入病房时,胎儿尚小,母体极度虚弱,生命体征不稳,呼吸依赖呼吸机支持。她的丈夫只说了一句话:“能不能保住一个人都不知道了。”插管、气管切开、胸腔穿刺……
她被“抢”回来了
患者被紧急收入结核科重症监护单元。由结核科牵头,联合妇产科、呼吸科、营养科、内分泌科、肝病中心、ICU等多学科会诊,制定个体化抢救方案。她无法脱机,接受了气管切开;胸腔积液迅速加重,行穿刺引流;血清白蛋白极低,需要反复营养支持;结核病灶迅速播散,全身多器官功能指标接近临界值,需联合抗结核、抗感染、免疫调节等全方位治疗。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的身体开始回应治疗——呼吸改善、病灶吸收、逐渐脱离高流量吸氧、成功撤除气管切开管……到治疗第5周时,她已经可以在不吸氧的情况下维持稳定生命体征。7月8日顺利出院,
孕35周时剖宫产下双胞胎
在多学科团队和医护人员的全力守护下,这位曾“命悬一线”的双胎孕妇于妊娠31周+1天时平稳出院,继续接受随访管理和妊娠支持治疗。约3周后,在妊娠34周时,她通过剖宫产顺利诞下两名健康男婴,母婴平安,实现了从重症监护病房到新生命诞生的跨越。她在产后表示:“如果不是你们,我可能一个都保不住。”生殖系统结核:
影响不孕的“隐形杀手”
事实上,这并非个例。近年来,我们在临床中观察到,越来越多不孕症女性在接受IVF后被发现患有活动性或隐匿性结核,这对母婴安全构成巨大威胁。数据显示,生殖系统结核约占女性不孕原因的15%~25%。它的隐匿性极强,往往没有明显发热、咳嗽、腹痛等症状,也不易通过常规手段发现:结核菌可侵入输卵管,造成粘连堵塞,精卵无法结合;也可损害子宫内膜,使其变薄,胚胎着床失败;一旦妊娠,孕激素又可能抑制症状表现,掩盖疾病进展,等到结核病暴发时往往已危及母婴生命。IVF前筛查结核,
真的太重要了!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作为上海市目前唯一收治结核孕妇的医院,承担了大量孕产妇结核病患者的诊治工作。科室在2023年“复旦版中国医院及专科声誉排行榜”中结核病专科全国排名第四,拥有成熟的重症支持平台(含RICU、负压病房、床旁透析等)和完善的多学科协作体系(MDT),在处理复杂危重型结核、儿童与孕产妇结核、耐药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等方面具有深厚积累。团队曾系统回顾2014年1月~2020年11月间本院收治的孕产期结核病例,构建了本市首个孕产妇结核临床数据队列,发现至少有35%的住院孕妇曾接受IVF治疗,且这类患者相较自然妊娠者更易发展为播散性结核、结核性脑膜炎和产科危重症,胎儿围产期死亡率也显著升高。研究结果提示,IVF所使用的激素可能诱发潜伏结核激活,而妊娠本身亦是免疫敏感窗口,一旦忽视筛查,轻则影响妊娠结局,重则危及母婴生命安全。因此,对于有不孕史、反复IVF失败、既往肺结核或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常、来自结核高发地区等风险因素的女性,辅助生殖前的结核病筛查至关重要。写在最后
这位成功分娩双胎的妈妈,为所有准备生育的女性敲响了警钟:来源:医学界妇产科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