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佛山单日新增破千,6000人感染基孔肯雅热,Ⅲ级响应背后藏着一条比疫情更狠的线
佛山单日新增破千,6000人感染基孔肯雅热,Ⅲ级响应背后藏着一条比疫情更狠的线
很多人以为只是普通发烧,结果关节痛到睡不着。
佛山市疾控中心通报,确诊数字从三天前的四千飙到六千,其中顺德乐从镇占了四成。
镇里已经搭起免费核酸棚,排队长度超过两百米,队伍里咳嗽声此起彼伏。
Ⅲ级响应意味着事情比通报的更严重。
文件里写着“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翻译成人话:病例还在翻倍,医疗资源开始吃紧。
广州、阳江、湛江甚至澳门都出现输入病例,地图上一圈红点围着佛山。
更麻烦的是,传播元凶是白纹伊蚊,就是傍晚咬人最凶的花脚蚊。
这种蚊子爱待在积水里,一个矿泉水瓶就能养出上百只。
疾控人员挨家挨户倒积水,一天能清出两吨垃圾,第二天又出现新的积水点。
中山大学团队拿出最后方案:让华丽巨蚊去吃白纹伊蚊的幼虫。
实验室数据显示,一只华丽巨蚊幼虫一天能吞掉四百只白纹伊蚊幼虫,而且成年后改吃素,不叮人。
上周已经往乐从镇的下水道投放了第一批,数量保密,但居民说夜里明显少被咬。
投放前有人担心巨蚊会不会变成新害虫。
科研组提前做了十年追踪,巨蚊寿命只有两周,没有繁殖优势,也不会传播任何病毒。
真正需要担心的是效果能撑多久,毕竟蚊子繁殖速度比投放速度快三倍。
疾控部门给出三句话:积水倒干净,傍晚少出门,长袖比驱蚊水靠谱。
很多人只做第三件,前两件嫌麻烦。
结果第二天脚踝又多了三个包,才想起阳台的花盆底还泡着水。
有人把这次疫情当成大号流感,但基孔肯雅热的关节痛会持续三个月。
去年泰国爆发时,医院康复科挤满了拄拐的年轻人。
佛山这次全是轻症,是因为发现早,再拖两周就是另一个故事。
免费核酸点每天开到晚上十点,队伍里有人边排队边刷手机,有人抱着发烧的孩子来回踱步。
志愿者嗓子喊哑了,还在重复一句话:今天不做,明天可能全家一起做。
华丽巨蚊不是万能药,它只是争取时间。
真正能让数字停涨的,是每个人把家门口的积水倒掉。
疫情最狠的线不在通报里,在你家阳台那盆绿萝下面。
来源:熬尽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