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开600公里高速回老家,高速费扣2900,报警查监控后:这谁啊?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6 15:43 1

摘要:张伟开着他那辆银灰色的国产车,行驶在回老家的路上。六百公里的路程,他每年都要走这么一趟。

除夕前两天,北方的风像一把生了锈的刀子,刮在人脸上,迟钝却又深可见骨的疼。

张伟开着他那辆银灰色的国产车,行驶在回老家的路上。六百公里的路程,他每年都要走这么一趟。

车窗外,单调的景物不断向后飞驰,灰蒙蒙的天空下,光秃秃的树木像是插在地上的无数根枯骨。

车里开着暖气,电台里播放着喜气洋洋的新年歌曲,但张伟的心思不在这上面。

他是个谨慎细致的人,做什么事都喜欢提前规划。

出发前,他特意加满了油,检查了胎压,甚至连后备箱里给父母带的年货,都按照大小和重量码放得整整齐齐。他估算过,这趟高速,按照每公里五毛钱的标准,过路费大概在三百块上下,一个很合理的数字。

张伟今年三十五岁,在一家小公司做职员,薪水不高不低,刚好够维持一个不好不坏的生活。他的人生就像他开的这辆车,普通,平稳,不出格。他最大的优点,也是最大的缺点,就是对数字特别敏感,尤其是钱。

妻子小丽是个贤惠的女人,持家有道,对家庭的每一笔开支都盯得很紧。他们俩就像两名配合默契的财务官,守护着这个小家庭脆弱的资产负命表。

车程过半,张伟在服务区停下休息。他拧开保温杯,喝了一口滚烫的茶水,然后习惯性地打开手机银行,想看看信用卡的还款日。

就在这时,一条银行的扣费通知,像一颗小石子,突兀地砸进了他平静的心湖。

【尊敬的客户,您尾号xxxx的银行卡于x月x日完成一笔ETC高速通行费结算,扣款金额为2900.00元。】

两千九百元。

这个数字像一个充满恶意的玩笑,在他的瞳孔里放大。

他揉了揉眼睛,退出去,重新点开。

没错,白纸黑字,清清楚楚,两千九百元。

他的第一反应是,系统出错了。一定是哪里搞错了。六百公里,三百块钱,怎么可能变成两千九?难道是把小数点点错了地方?可后面明明白白是两个零。

他把手机递给副驾驶上正在打盹的小丽。

“小丽,你看看,这是不是搞错了?”

小丽睡眼惺忪地接过手机,只看了一眼,瞌睡立刻跑得无影无踪。她的声音瞬间拔高了八度:“两千九?开什么玩笑!是不是诈骗短信?”

张伟摇摇头,指着发信方:“是银行官方号码,不是诈骗短信。”

“那肯定是系统错了!从咱们市到老家,我闭着眼睛都知道三百块钱顶天了,怎么会冒出来一个两千九?”小丽的语气不容置疑,她对这个家庭的财务状况了如指掌,任何一笔异常支出都像是对她权威的挑战。

张伟也这么觉得。他把车开下最近的高速出口,导航显示不远处就有一个ETC服务站。他想,去那里问问,把事情弄清楚,应该就能解决了。一个简单的系统错误而已。

02

服务站的厅堂里很冷清,只有一个年轻的工作人员在柜台后面玩手机。看到张伟和小丽走进来,他热情地站了起来。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他叫小王,胸前的工牌上写着他的名字。

张伟把手机递过去,尽量用平静的语气说:“你好,小王。我查到一笔ETC扣费,金额不太对,想请你帮忙查一下是不是系统出错了。”

小王接过手机,看了一眼金额,也愣了一下。“两千九?是有点多。您是从哪儿到哪儿?”

“从A市到B县,全程大概六百公里。”

“那确实不对。”小王点点头,脸上的表情很轻松,“您别急,我给您查一下后台记录,估计是数据汇总的时候出错了,我们处理一下就好。”

他坐回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张伟和小丽站在柜台前,心里都松了一口气。看吧,果然是系统错误。

电脑屏幕上弹出一个又一个窗口,小王的眉头却慢慢皱了起来。他脸上的轻松不见了,取而代重的是一种和张伟相似的困惑。

他反复核对着什么,嘴里小声地嘀咕着:“不对啊……这……”

张伟的心又提了起来。“怎么了?是不是查不出来?”

小王抬起头,表情变得很严肃。他把显示器转向张伟,指着屏幕上的一长串列表。

“张先生,您看。根据后台的记录,您的这张ETC卡,在过去一周内,有多次通行记录。这是记录明细,每一次的入口、出口、时间和费用都清清楚楚。”

张伟凑过去看。屏幕上,他的车牌号“冀A·XXXXX”被标示得清清楚楚。下面是一条条记录,时间从一周前开始,地点遍布了本省的各个高速路段。有长途的,有短途的,密密麻麻,加在一起,总金额不多不少,正好是两千九百元。

张伟的大脑一片空白。

这怎么可能?

过去一周,他每天都按时上下班,公司和家两点一线,车就停在小区的地库里,动都没动过。这些通行记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这不可能!”他脱口而出,“我过去一个星期根本没上过高速!我今天才是第一次!”

小丽也急了,她扒着柜台,对着屏幕一条一条地看。“对啊!你看这个,三天前,晚上十一点,从石家庄到保定?那个时候我们都在家睡觉呢!还有这个,五天前,早上七点,从唐山到秦皇岛?他那天还在公司开早会!”

小王面对他们的激动,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他是个工作细致的人,他反复确认了系统,数据没有任何问题。

“可是,张先生,系统显示的就是您的车牌。我们的识别系统准确率非常高,而且,您看,这里还有车辆照片。”

他点开其中一条记录的详情。一张模糊的黑白照片弹了出来。照片是从收费站的顶置摄像头拍的,只能看到一辆银灰色的车顶和车牌。

车牌号,分毫不差。

车型,和他的一样。

颜色,也和他的一样。

张伟感觉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瞬间传遍全身。他看着那张照片,仿佛在看一个来自异世界的幽灵。

那不是他的车。

但他却无法证明那不是他的车。

03

“我再说一遍,我只走了这一趟!”张伟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他指着自己的车,又指着电脑屏幕,“这些记录,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小王被他的样子吓了一跳,往后缩了缩。他只是个普通的工作人员,这种情况显然超出了他的处理范围。他小声地建议道:“张先生,您别激动。这种情况……我们这里确实没法处理。要不,您报警吧?”

报警。

这个词像一记重锤,砸在张伟的心上。他只是想来纠正一个系统错误,怎么就发展到要报警的地步了?

小丽比他更冷静一些,她拉了拉张伟的衣袖,对小王说:“好,我们报警。”

警察来得很快。来的是一位老交警,姓李,五十多岁的年纪,面容黝黑,眼神却很锐利。他看上去年纪大了,但腰板挺得笔直,办事一丝不苟。

老李听完张伟的叙述,又看了看收费站的记录,没有立刻表态。他绕着张伟的车走了一圈,摸了摸车牌,又看了看车架号。

“车是你的没错。”老李沉吟着说,“这种情况,我以前也处理过。十有八九,是你的车被套牌了。”

“套牌?”张伟和小丽异口同声地问。这个词他们只在新闻里听过,感觉离自己的生活非常遥远。

“对。”老李点点头,表情严肃起来,“就是有人搞了一副和你一模一样的假车牌,挂在和他车型颜色都一样的车上,到处跑。这样一来,他所有的违章和过路费,就全都记在你的头上了。”

张伟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他一个奉公守法的小市民,怎么会惹上这种事?他得罪谁了?

“那……那怎么办?”小丽的声音里带了哭腔,“那两千九百块钱,我们得认栽吗?以后他再开着那车去干点别的什么坏事,是不是也要算在我们头上?”

老李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你先别急。这事既然我们接了,就肯定会查到底。钱的问题,只要能证明不是你开的,自然不用你承担。”

他的话像一颗定心丸,让张伟夫妇稍微安定了一些。

“你车上有行车记录仪吗?”老李问。

“有!有!”张伟如梦初醒,赶紧点头。为了省钱,他买的是最普通的那种,只记录影像,不联网。

老李让他把记录仪的存储卡取下来。回到交警队,老李把卡插进电脑。

屏幕上,张伟过去一周的生活轨迹清晰地展现出来。每天早上七点半,他开车离开地库,送小丽去地铁站,然后去公司。下午六点,他下班回家,路上会去一趟菜市场。画面单调而重复,每一天的路线都几乎完全一样。

老...李一言不发,快进着看完了整整一周的录像。他指着屏幕上的时间戳,对身边的同事说:“你看,收费站记录里有几次通行,时间都和他的行车记录仪冲突。比如这一天,下午三点,记录显示他的车在三百公里外的沧州上了高速,但行车记录仪显示,那个时间点,他的车就停在公司的停车场里,一动没动。”

证据确凿。

张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压在心口的石头终于搬开了一半。他感激地看着老李:“李警官,这下可以证明我的清白了吧?”

“可以证明这些路不是你跑的。”老李的表情依然很凝重,“但这只是第一步。现在可以初步判断,确实是有一辆套牌车在使用你的号牌。这个人很狡猾,他用的车型、颜色都和你的一样,就是为了以假乱真。”

老李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踱了几步。他经验丰富,知道这种案子最难办的地方就在于找到那个“影子”。

“光有你的行车记录仪还不够,这只能证明你没去,但不能直接证明那个套牌车司机是谁。”他停下脚步,看着地图,做出了决定,“必须调取所有相关收费站的监控录像,进行比对。我要看看,这个开着‘你的车’的人,到底是个什么牛鬼蛇神。”

这个决定意味着巨大的工作量。一周之内,几十个收费站,每个收费站又有好几个摄像头,录像资料加起来是海量的。

但老李的眼神很坚定。他办案,讲究的就是一个认真负责,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

张伟看着老李忙碌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他既希望警察能赶紧抓住那个套牌的混蛋,又隐隐觉得,事情可能没有那么简单。

04

等待的日子是漫长的煎熬。

张伟和小丽回了趟老家,年夜饭吃得心不在焉。亲戚们问起工作和生活,他都只是含糊地应付过去。那辆套牌车像一个幽灵,盘踞在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他开始变得神经质。走在路上,他会下意识地去看每一辆同款同色的车,总觉得那辆车会突然挂上他的车牌。晚上睡觉,他会梦到无数辆一模一样的车把他团团围住,让他无路可逃。

小丽的状态比他更差。女人天生的敏感和多疑,在这次事件中被无限放大了。

一开始,她还和张伟同仇敌忾,痛骂那个不知名的套牌者。但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摆在了面前。

交警队那边传来了初步的调查结果。

老李和他的同事们花了整整三天时间,调取并查看了一周内所有相关收费站的监控录像。结果令人震惊。

监控里,确实有很多辆挂着张伟车牌的车通过。这些车的车型、颜色,都和张伟的车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区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光线下看,都找不出一丝破绽。

老李把这个结果告诉了张伟。

张伟听完,手脚冰凉。他原以为套牌车只是偶然,没想到对方如此猖獗,简直是把他当成了免费的提款机。

“那……能看清开车的人长什么样吗?”他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道。

老李摇了摇头:“大部分监控的角度都不好,要么太远,要么太模糊。而且司机好像很有经验,总是刻意避开摄像头,有时候用遮阳板,有时候戴着帽子和口罩。看不清脸。”

这个消息,成了压垮小丽心中信任的最后一根稻草。

晚上回到家,小丽坐在沙发上,一言不发地看着张伟。那眼神,不再是担忧和心疼,而是一种审视和怀疑。

“张伟,”她终于开口,声音冷得像冰,“你跟我说实话,你到底有没有什么事瞒着我?”

张伟愣住了:“你什么意思?我能有什么事瞒着你?”

“那些车,为什么跟你的一模一样?天底下哪有那么巧的事?”小丽的眼圈红了,“你是不是……在外面还有一辆车?或者,你把车借给什么人了?”

张伟感觉自己的心被狠狠刺了一下。他无法相信,这些话会从自己最亲密的妻子口中说出。

“小丽!你怎么能这么想我?”他激动地站起来,“我的为人你还不清楚吗?我怎么可能干那种事!我们是一家人,你应该相信我!”

“我怎么相信你?”小丽也站了起来,声音因为激动而尖利,“警察都说了,那些车跟你的一模一样!你让我怎么信?你是不是在外面有什么人?欠了别人的钱?还是跟人合伙做什么见不得人的生意?”

她的想象力开始失控,把电视剧里所有狗血的情节都安在了张伟身上。

张伟百口莫辩。

他感觉自己掉进了一张无形的大网里。那个看不见的套牌者,不仅偷走了他的钱,还在一点点地偷走他的生活,他的安宁,以及他妻子的信任。

他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害怕。他怕警察最后查不出来,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他头上。他怕自己被冤枉,背上一个永远也洗不清的罪名。

他看着妻子怀疑的眼神,第一次感到了彻骨的孤独和绝望。这个世界上,如果连最亲近的人都不再相信你,那你还能依靠谁呢?

争吵过后是长久的冷战。曾经温馨的家,变得像一个冰窖。两个人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说,空气里充满了猜忌和不信任的冰冷气息。

张伟感觉自己快要被逼疯了。

就在他濒临崩溃的时候,老李的电话又打了过来。

电话那头,老李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兴奋。

“张伟,你马上来一趟队里!有重大发现!”

05

张伟赶到交警队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老李的办公室里灯火通明,几个年轻的警察围在一台电脑前,气氛显得异常紧张。

看到张伟进来,老李朝他招了招手,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但闪烁着一种猎人发现猎物踪迹时的光芒。

“我们把所有录像又过了一遍,一帧一帧地看。”老李指着屏幕,声音沙哑地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我们找到了最清晰的一段。”

那是一段来自高速公路一个新建收费站的监控录像。那个收费站刚刚启用了高清摄像头,像素比其他地方高出好几倍。

老李双击鼠标,播放了那段视频。

画面中,一辆银灰色的轿车缓缓驶入收费通道。车牌号,冀A·XXXXX,清晰无比。

车窗降下,一只手伸出来,递过通行卡。

“就是这里!”老李按下了暂停键,然后将画面放大。

由于角度和光线的原因,司机的脸大部分被阴影覆盖,但依然可以看清一个大致的轮廓。那是一个男人,和张伟差不多的年纪,留着寸头。

“还是看不清啊……”张伟失望地说。

“别急。”老李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击了几下,对画面进行了一些技术处理,调高了亮度和对比度。

神奇的一幕发生了。阴影中的面容,一点点地清晰起来。

那张脸的轮廓,那双眼睛,那个鼻子,那个嘴巴……

小丽跟了过来,当她看清屏幕上那张脸时,下意识地捂住了自己的嘴,发出一声短促的惊呼。

她猛地扭过头,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己的丈夫,又看看屏幕,眼神里充满了惊恐和混乱。

可上面出现的一幕,直接让他激动的站了起来,手指着屏幕,“这……怎么可能?”.

办公室里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在张伟和屏幕之间来回移动。

张伟死死地盯着屏幕,心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攥住,停止了跳动。

他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血液在瞬间冲上头顶,又在瞬间褪得一干二净。

监控画面里那个开着“套牌车”的司机,那个让他百口莫辩、让他和妻子互相猜忌、让他感觉全世界都疯了的男人,竟然长着一张和他一模一样的脸。

06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凝固了。

办公室里死一般的寂静,只能听到电脑主机轻微的嗡鸣声。

张伟感觉自己的灵魂出窍了,飘在半空中,冷冷地看着眼前这荒诞的一幕。屏幕上的人是他,又不是他。那张脸,他每天早上在镜子里都会看到,熟悉到不能再熟悉。

可他明明就站在这里。

“这……这是怎么回事?”一个年轻的警察结结巴巴地打破了沉默,“难道……是P的图?”

老李摇摇头,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在张伟和屏幕之间扫视。“视频原始文件我们已经校验过了,没有任何修改的痕迹。”

他的话,彻底粉碎了张伟最后一丝侥幸。

小丽的手在发抖,她抓着张伟的胳膊,指甲几乎要嵌进他的肉里。“张伟……这到底是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张伟没有回答,他的大脑被巨大的冲击搅成了一团浆糊。他只是下意识地伸出手,颤抖着,想要触摸屏幕上那张脸。

就在他的指尖即将触碰到冰冷的显示器时,一个被尘封了近三十年的记忆碎片,像一道闪电,猛地劈开了他混乱的思绪。

那是一个夏天的午后,闷热的火车站,空气里弥漫着铁锈和汗水的味道。

他好像只有四五岁,穿着一件蓝色的小背心。他的身边,站着一个和他穿得一模一样,长得也一模一样的男孩。

那是他的哥哥。

他的双胞胎哥哥。

妈妈牵着他们俩的手,在拥挤的人潮中穿行。汽笛发出了刺耳的尖叫。他被那声音吓了一跳,手一松,哥哥的手就从他的掌心里滑了出去。

他记得妈妈焦急的呼喊,记得周围攒动的人头,记得自己被人群挤得东倒西歪。

等他再次看到妈妈时,妈妈的脸上挂满了泪水,怀里却只有他一个人。

哥哥不见了。

从那天起,“哥哥”这个词,就成了家里一个不能触碰的禁忌。父母在人前绝口不提,只是在深夜里,他偶尔会听到母亲压抑的哭声。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段记忆被深埋心底,模糊得只剩下一些零星的片段。他甚至快要忘记,自己曾经有过一个双胞胎哥哥。

07

直到今天,直到此刻,看到屏幕上这张脸。

“我……我有一个哥哥。”张伟的声音嘶哑干涩,像是从喉咙里硬挤出来的,“一个双胞胎哥哥……很小的时候,在火车站走丢了。”

他每说一个字,都感觉像是在撕开一道旧日的伤疤。

小丽愣住了。她和张伟结婚多年,从未听他提起过这件事。

老李也愣住了,他办了半辈子案子,见过各种离奇古怪的事情,但眼前的这一幕,还是超出了他的想象。

办公室里的气氛瞬间变了。

一个棘手的刑事案件,在真相揭晓的瞬间,变成了一个令人唏嘘的家庭悲剧。

“你的意思是……”老李的声音也放缓了,带着一丝不确定,“开这辆套牌车的人,可能是你失散多年的哥哥?”

张伟木然地点点头。除了这个解释,他想不出任何其他的可能性。

“可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小丽喃喃自语,她还是无法理解,“他既然找到了你,为什么不直接来认亲?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

这个问题,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老李盯着屏幕上那张和张伟一模一样的脸,久久没有说话。他忽然明白了。

“这可能……是他唯一能想到的,和你‘重逢’的方法。”老李缓缓说道。

他推测道:“想象一下,你的哥哥,张强——如果他叫这个名字的话——这么多年,他可能一直在找你们。他通过某种渠道,也许是网络,也许是别的什么,查到了你的信息,你的住址,你的车牌号。”

“但他不敢来认你。三十年了,物是人非。他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他,不知道你们会不会接受他。他害怕被拒绝,害怕那种近在咫尺却无法相认的痛苦。”

“于是,他想出了这么一个笨拙的,甚至可以说是愚蠢的办法。”老李指着屏幕,“他弄了一辆一模一样的车,套上你的牌照。他故意多次在高速上行驶,制造出巨额的通行费。他知道,像你这样谨慎的人,发现这笔异常的扣费后,一定会去查,查不出来,就一定会报警。”

“只要你一报警,警方就会介入。警方介入,就会去查监控。只要一查监控,就迟早会发现这张和他一模一样的脸。”

“他是在用这种方式,向你,向警方,向全世界发出一个信号:看,这里还有另外一个张伟!他是在逼着你,通过官方的力量,来找到他,来承认他的存在。”

老李的分析,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所有人心中的疑团。

张伟呆呆地听着,眼泪毫无征兆地流了下来。他想象着那个素未谋面的哥哥,一个人开着车,在高速公路上漫无目的地行驶。每一次经过收费站,每一次被摄像头拍下,他的心里该是怎样的期待和煎熬?

那不是在犯罪。

那是在呼唤。

08

老李被这个三十年的巧合和背后深沉的情感深深地触动了。他看着泪流满面的张伟,拍了拍他的肩膀,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我们帮你找到他。”

这不再是一场追捕。

这是一场迟到了三十年的寻亲。

警方的力量是强大的。有了清晰的面容,有了车牌号,追踪一个人的轨迹变得不再困难。通过对套牌车最后出现路段的监控进行追踪,警方很快锁定了一家位于高速公路出口附近的廉价旅馆。

旅馆的登记信息显示,入住的客人名叫“张强”。

当老李带着张伟和小丽赶到那家旅馆时,张强正准备退房离开。他大概是觉得,自己制造的“麻烦”已经够大了,如果弟弟再不报警,这个计划可能就失败了。

旅馆的走廊里,张强拖着一个简单的行李箱,低着头走了出来。

他一抬头,就看到了站在走廊尽头的张伟。

四目相对。

时间仿佛再次静止。

他们就像在照镜子,看着世界上另一个自己。一样的身高,一样的体型,一样的脸庞。只是岁月在他们脸上刻下了不同的痕迹。张伟的脸上带着安稳生活的疲惫和困惑,而张强的脸上,则写满了风霜和漂泊的沧桑。

“你……是张伟?”张强的声音在发抖,他手里的行李箱“哐当”一声掉在了地上。

张伟没有回答,他只是迈开脚步,一步一步地向他走去。

三十年的距离,在这一刻被浓缩成了短短十几米的走廊。

他们没有说更多的话,只是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两个三十五岁的男人,像孩子一样,在对方的肩膀上失声痛哭。那是委屈的泪,是思念的泪,也是重逢的喜悦的泪。

在派出所的办公室里,气氛不再紧张。老李给他们倒了两杯热茶。

张强讲述了他这三十年的经历。

当年在火车站走失后,他被一对没有孩子的夫妇收养,带到了遥远的南方。养父母对他很好,但他心里始终有一个空洞,总觉得自己不属于那里。他隐约记得自己有个弟弟,有个家。

长大后,他开始凭着模糊的记忆寻找亲人。这个过程无比艰难,如同大海捞针。直到前不久,他通过一个寻亲网站上志愿者发布的老照片,再结合网络上的零碎信息,才最终确认了弟弟张伟的身份。

他找到了张伟的城市,偷偷地观察了他很久。他看到了张伟的家,他的妻子,他安稳的生活。他越是靠近,就越是胆怯。

“我不知道该怎么敲开你的家门。”张强看着弟弟,眼里满是歉意,“我怕你们已经忘了我,我怕我的出现会打扰你们的生活。所以……我就想了这么个蠢办法。”

他主动承担了所有的责任,把那两千九百元高速费当场补齐,并为自己套牌的违法行为向警方道歉。

“哥。”张伟握住他的手,摇了摇头,“钱不重要。回来就好。”

他转头对小丽说:“给咱妈打个电话,就说……哥哥找到了。”

那个除夕,张伟家的年夜饭桌上,多了一副碗筷。

兄弟俩并肩坐在一起,肩膀挨着肩膀。母亲拉着张强的手,眼泪流了又干,干了又流,仿佛要把这三十年缺失的爱都弥补回来。父亲这个不苟言笑的男人,也破天荒地喝多了,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老李站在窗外,看着屋里温暖的灯光和一家人团聚的笑脸,欣慰地笑了。

关于张强套牌的违法行为,老李在给上级的报告里,详细地写明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他写道:“法理之外,尚有人情。其行为虽违法,其情可悯,建议从轻处理。”

最终,张强只受到了罚款和批评教育。

新年的钟声敲响时,窗外是绚烂的烟花。

张伟和张强站在一起,看着夜空中绽放的光芒。

“哥,以后别再开那么快了。”张伟轻声说。

张强笑了,那笑容,和张伟一模一样。

“不了。”他说,“以后,我们一起慢慢走。”

来源:方圆故事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