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2日,北京街道都府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启用全市基层人大首个AI普法宣传数字人系统,联合广东盈隆律师事务所,以律所党支部书记形象打造的“小彭”“小罗”数字人以普通话、粤语双模式,通过一个个趣味短视频解答法治疑问,吸引社区群众争相体验。
“人大代表是怎么产生的?”“两会是什么?”在广州市越秀区广府文化会馆里,广中路小学的同学们围着智能大屏争先提问。
5月12日,北京街道都府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启用全市基层人大首个AI普法宣传数字人系统,联合广东盈隆律师事务所,以律所党支部书记形象打造的“小彭”“小罗”数字人以普通话、粤语双模式,通过一个个趣味短视频解答法治疑问,吸引社区群众争相体验。
学生与AI数字人趣味对话
活动现场,来自广东盈隆律师事务所的两位律师志愿者就财产继承、电梯加装等案例分享法律知识,人大北京街道工委为律师颁发“全过程人民民主AI宣讲员”聘书。普法互动系统依托都府社区基层立法联络单位志愿服务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案例,通过AI互动形式,让放学后聚集在会馆图书室的孩子们在互动中感知全过程人民民主。
律师志愿者分享法律知识
据了解,作为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络单位,都府社区搭建起“广纳民意、汇聚民智”的立体网络。联络站创新设立“都好倾”议事平台,用好“民意‘码’上说 实事马上办”平台,形成“群众扫码提建议—代表实地调研—部门限时办结—结果线上反馈”的闭环机制。2022以来,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收集电动自行车管理、老旧小区改造等意见建议101条,推动解决加装电梯、路面修缮等民生实事122件。
“以前觉得立法是‘高大上’的事,现在买菜时用手机扫码就能提意见。”居民陈姨指着楼下的充电桩说,这些源自街坊的“金点子”,通过基层立法联络单位的梳理,不断推动《广州市绣花式城市精细治理规定》等相关法规的制定与执行。
联络站开展丰富普法宣传活动
据悉,作为越秀区首个市级“十佳联络站”,北京街道都府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汇聚了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13人,打造“全时段+全场景”履职新模式。代表们每月中旬定期接待群众,通过“民主议事厅”“普法宣传日”等活动,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感知点”建设深入人心。广府会馆内,展示着人大代表一件件、一桩桩办到居民群众心坎上的民生实事,也滚动播放着代表履职的典型案例。
“从‘指尖’到‘心间’,我们让每个居民都成为法治建设的参与者。”联络站负责人介绍,通过“常态接待+主题接待日活动+数字平台”三维联动,今年以来群众参与立法调研人次同比增长45%,真正实现“立法接地气,治理有温度”。
文|记者 卢佳圳 通讯员 詹苹苹图|通讯员提供
来源:羊城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