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辽宁铁岭,这片崇尚道德礼仪的文明沃土上,文明培育如春风化雨,凡人善举似繁星闪耀。近年来,铁岭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先进典型培育推荐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深入贯彻《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通过挖掘典型、宣传榜样、礼遇好人,让“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风
辽宁铁岭,这片崇尚道德礼仪的文明沃土上,文明培育如春风化雨,凡人善举似繁星闪耀。近年来,铁岭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先进典型培育推荐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深入贯彻《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通过挖掘典型、宣传榜样、礼遇好人,让“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风尚蔚然成风,为城市发展注入温暖而持久的精神动力。
深掘细筛:从群众中发掘,让榜样“立得住”
发掘先进典型,根基在于真实鲜活。铁岭构建起市、县两级纵向贯通,各部门、各系统横向联动的推荐工作机制,组织力量深入社区、企业、农村、学校等基层一线,广泛征集群众身边的感人事迹。在推荐过程中,坚持“自下而上、层层把关”原则,对典型事迹反复核实数据、征求意见,确保每一位推荐的榜样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截至2025年7月,全市已有3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4人获全省道德模范称号,10人获全省道德模范提名奖,4人荣登“中国好人榜”,57人获评“辽宁好人”。这些从群众中走来的榜样,有组建昌图县阳光应急志愿服务队,并自掏腰包8万余元购买救援设备,带领190名队员义务抢救心脏骤停人员13人,成功搜救走失人口5人,道路救援8次,扑救森林火点3起的身边好人霍福明;有在偶遇车祸时,不顾安危,冲上前救人,并带动影响围观群众伸出援手,在汽车爆炸燃烧前将两名伤者救出的于波与李延夫妇;有从警10年来,始终恪尽职守、甘于奉献,扎根于基层,处理大小警情3000多起,排查并化解矛盾纠纷700多个,破案近千起,抓获侵财类犯罪人员50余人,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雷锋式民警”担当作为的铁岭县公安局熊官屯派出所教导员栾洋。他们用真实事迹诠释着责任与担当,成为全市人民可敬可信、可亲可学的“身边标杆”。
多维传播:在群众中宣讲,让事迹“传得开”
为让榜样精神深入人心,铁岭打造“全媒体+面对面”的立体宣传矩阵。在报纸、电视开设专栏,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发起“凡人善举”话题互动,通过推荐、点赞、评议等形式,让典型事迹“多渠道、多层面”触达群众。
同时,组建铁岭市先进典型宣讲团,开展“听,榜样说”“六进”宣讲活动。让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走进文明实践中心、社区、村屯、学校、企业、机关开展宣讲。在铁岭县的农家炕头上,道德模范王俊林带着地道的东北话讲述乡村振兴的鲜活实践以及“同一片蓝天”的志愿者的敬老故事。村民们听了之后,对未来乡村发展充满信心,将积极探索成功经验,走好适合本地发展的振兴之路。在社区身边好人吴丽细述帮扶困难群众的暖心细节,朴实的语言让在场群众频频点头。机关干部感慨道:“这些故事既有党员干部的初心担当,更有一线奋斗者的奉献情怀,给我们上了最生动的党课。”他们用亲身经历讲述初心故事。鲜活的宣传让先进典型从“纸上名字”变为“心中榜样”,有力推动了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升,“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氛围日益浓厚。
礼遇关爱:到群众中传承,让美德“走得远”
“德者有德,好人好报”是铁岭对待先进典型的鲜明态度。通过建立先进典型信息库,严格“入库”程序,落实专人动态更新,采取“回头看”机制确保典型的真实性与先进性;完善激励机制,从生活帮扶、社会尊崇等多维度关爱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让他们感受到“做好事有温度、当好人有尊荣”。2025年春节前夕,昌图县文明办邀请书法家写下洋溢着美好愿望的春联和“福”字,将新春对联和“福”字送到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手中。向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送去了真诚的节日祝福和崇高的敬意,传递向上向善的社会正能量,助力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新风尚。在此基础上,铁岭对典型信息库人物分类培育、精准推介,制定个性化宣传方案,定期推出深度报道,让榜样精神持续释放正能量。这种“推荐—宣传—关爱—再提升”的闭环机制,确保先进典型工作长效开展,让美德传承在铁岭大地生生不息。
从挖掘微光到汇聚火炬,从典型引路到全民向善,铁岭以先进典型为镜,以榜样力量为帆,让文明新风尚在城市的每个角落生根发芽,为高质量发展凝聚起最坚实的精神支撑。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