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能很多人对迅猛龙特蕾莎还不太熟,她算是抖上的顶流颜值博主,靠着一张混血感十足的“建模脸”和甜度爆表的笑容疯狂圈粉!
700百万网红停播90天,每天学习十几个小时,“高分”考上复旦大学研究生。
这样颇具短剧风格的故事正是“某音第一颜值博主”迅猛龙特蕾莎真实的剧本。
可能很多人对迅猛龙特蕾莎还不太熟,她算是抖上的顶流颜值博主,靠着一张混血感十足的“建模脸”和甜度爆表的笑容疯狂圈粉!
作为日进斗金的头部主播,放着白花花的银子不赚,从颜值博主拓宽到考研博主,逼自己静下心来考一个看似性价比不高的研究生,这份胆量和眼界就值得竖大拇指点赞了。
网友之所以对迅猛龙上岸讨论如此广泛,因为她身上充满了各种各样敏感的矛盾点。
靠美貌在“流量时代”博得一席之地,却敢于暂时“抛弃”700万粉丝,靠知识突围上岸。
成长在传统教育和家庭之下,受尽学习的苦与苛责,却选择在“学历贬值”时代继续为自己深造。
美貌只是起点但是不是终点,学习不再是要求却变成需求,原生家庭曾是羁绊但已成过去。
她靠“自我突围”、“自我教育”、“自我更新”完成了第二次生长。
去网上扒完她的故事,我很愿意把她的成长经历分享给大家,终于有一个网红以身作则地劝学,而不是整天鼓吹“读书无用论”了。
如果还有孩子想要放弃学业去当网红,算是找到正面案例了。
01
用考研炒作又笨又冒险
迅猛龙特蕾莎,这个名字背后是一个坐拥700多万粉丝的28岁女孩。
她本名许锴蓥,97年出生在厦门,2019年从台湾的淡水大学毕业。
毕业的时候,她身边很多同学找到了不错的工作,但自己却还在出国、考研、工作的选择中纠结和迷茫。
最后她暂时选择了一份还算过得去的文职工作,开始了一边工作一边直播的生活。
因为面容姣好、身材纤细,随便比个耶就能在1小时内收获10万赞,她意识到自己可能很适合走主播这套路,于是决定专注深耕。
因为声音甜美,她得名“厦门林志玲”,早期视频还很像混血感Anglebaby,很有辨识度,短短几个月就涨粉了好几百万。
别人看不上靠颜值吃饭的行当,迅猛龙却觉得”有人聪明,有人体力好,为什么长得漂亮不能成为一种职业优势?“
她几乎每天更新,节假日也不休息,每天晚上九点左右上播,一直播到深夜两点左右,五六个小时间全程都与粉丝高能互动。
直播结束后,她会给直播间比较活跃的观众发语音或者发跟不同粉丝头像的合影来表达感谢,继续忙到凌晨五六点,实在太累了,就第二天睡醒了接着发。
这种个性化、定制化的互动,让她的粉丝粘度很高。
有次直播间有人质疑她对铁粉的爱,她爽快地挑战:“随便挑一个,我都能详细回复你”。
哪些粉丝换过头像、送给过她什么礼物、什么时候生日、社交平台发过什么状态,她了如指掌。
主播在她眼里是一种“服务业”,需要感知粉丝需求,针对性提供情绪价值,让粉丝被看见、被温暖,最终获得经济回报。
即便吃到了颜值红利,迅猛龙却清醒地知道“靠着滤镜和美颜走不远,学习和输入非常重要”。
去年下半年她流量有所下滑,别的博主可能会焦虑到睡不着觉,她反而觉得考研的好时机到了,于是决定报考复旦研究生。
有人质疑她拿考研炒作,迅猛龙回应:“炒作用这个方法未免太笨了,而且风险太高了。”
迅猛龙果断地选择停播三个月,全力备考,按照当时迅猛龙的收入来说,大概损失100万。
这背后更可怕的是,粉丝和算法可能会迅速遗忘她,断流之后可能很难再做起来了。
All in 学习的日子比直播还要拼命,她每天学习十几个小时,做完了十多年的真题,复习了四五十轮。
作为“有策略的小镇做题家”,她不只是闷头努力,还充分利用错题本和真题,提升学习效率。
备考的日子里她也常常焦虑到哭,怀疑自己是不是不行,哭完又重拾书本继续做题。
最后皇天不负有心人,她以笔试223分(综合140英语83)、面试85分的成绩成功被复旦大学录取。
她的成绩单中,英语分数尤为亮眼,完全可以达到全日制研究生的录取标准(一般考70多分就算高分了),只是她选择了更适合自己的MBA。
迅猛龙愿意付出巨大的“沉没成本”走一了招险棋,但这种破釜沉舟的勇气和智慧也成为她再次破圈升级的筹码。
02
用考研把自己重新养一遍
对于考研,迅猛龙有自己的执念。
“其他方面的优秀我没有追求过,但是我不能接受我成绩不好。”
迅猛龙从小生长在一个“唯读书论”的传统东亚家庭,成绩是家人关心的唯一话题,也成为迅猛龙自我衡量的标尺。
至于其他的都是其次,以至于她的感受被忽略,需求得不到回应。
考的不好,迅猛龙都不敢回家,一回家就会坐在餐桌前掉眼泪,饭也吃不下去。
即便这样,也不会得到家人的安慰,大家都不说话,或者不断重复:“实在念不了,就找个厂子上班算了。”
时隔多年再回忆当时的情景,妈妈不觉得有何问题:“如果哭有用的话,我们全家都陪你哭,我甚至可以把周边的朋友都召集过来哭”。
在她跟妈妈的相处过程中,东亚原生家庭的压抑、严苛、没有边界感可见一斑。
妈妈去探望她,刚进房间就当众吐槽,“现在有人帮你整理就干干净净,你不知道她在家的时候有多乱。”
记者问妈妈是不是很宠女儿,妈妈骄傲地描述如何“教子有方”:“家里面大家都很宠,那总得有一个人唱黑脸,从小她的行为如果有偏离轨道的时候,第三遍就用一巴掌把她打醒”。
迅猛龙刚说自己小时间的确被打的很多,妈妈立马反驳:“但是我也没有狠狠打好不好”,迅猛龙只能尴尬地微微一笑,并不想多言。
短短的几段对话,母女之间的沟通已非常困难,“陌生感”、“距离感”横亘她们之间。
所以当妈妈来探望,强烈要求跟女儿住在一起的,哪怕睡在一张简陋的行军床上都可以。
迅猛龙却干脆果断地拒绝了:“我不喜欢跟家人住在一起。”
我挺喜欢迅猛龙这种勇气,学会与消耗自己的人事物保持距离,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而且在冲破原生家庭的桎梏之外,她更是提供了一种在成长中受伤,又在长大后重养自己一遍的真实案例。
“以前好像谁都可以伤害我,长大后会自己给自己安全感,自己保护自己。”
“考研是给18岁和这10年的一个交代……我把自己重新养了一遍,而且养的很好。”
这些直播间的金句正是她不断醒悟的一种沉淀。
当现在再被追问“为什么去考研”,迅猛龙只觉得:“为了让我自己对自己满意而已……我已经不纠结要向父母或者别人证明什么,而是想知道的自己还有多少可能性,到底可以走到哪里。”
她像一只破茧而生的蝴蝶,从为别人而活,被别人左右,变成了为自己而活。
03
山外有山 我外也有我
上岸成功之后,考研名师刘晓艳与迅猛龙共同录制了一档纪录片。
刘晓艳对她赞不绝口:“迅猛龙的美貌是她最次要的优点,她最主要的优点是内心非常强大。”
长的美丑,总是人们衡量女性的第一个标准,如果这个女性有其他成绩或污点,又会很快跟长相挂钩。
迅猛龙考上研之后好多人骂她不是走了后门,就是在炒作,也有人质疑她上的MBA(非全日制研究生)没有什么含金量,只要有钱就能上。
面对铺天盖地的舆论,迅猛龙大多选择不理会:“我不在乎别人的评价,我只想自己的事情做成”。
长得美有人说,长的丑更是有人说。
刘晓艳则曾经因为其貌不扬,被学生说长得“磕碜”。
她从小母亲去世,父亲离家,寄长姑姑家,从一个二本院校考研到211大学,又一路靠着英语逆袭成名师,很早就知道自己无依无靠只能靠知识和头脑改命。
曾经一度也非常害怕网爆,但现在她说:“诋毁就是一种仰望,一般他们不诋毁很差的人,他诋毁的一定是比他强的人。”
两个外表差异如此之大的人,精神内核却极为相似。
她们看重事业,看重内心的和头脑的丰盈,更看重个人的独立自主性。
对于家庭,刘晓艳很忙,却没有陷在缺失对女儿的陪伴的“母职惩罚”中,她可以大大方方地说对女儿不亏欠,教学工作更有意义。
迅猛龙曾经对爱情和家庭充满憧憬,希望得到异性的万般宠爱,但是如今她对婚恋已经去魅。
在她看来世界遵从强大的吸引力法则,“只要把事情做好,什么都会有的,世界都会吻上来。”
自己才是人生的地基,自己好了一切才有可能好起来。
迅猛龙也是从一个自卑和充满挫败感的女生成长而来。曾经她连本校的研究所都不太敢申请的人,申请985名校的研究生又怎么敢想呢。
如今“山外有山又如何,我外也有我”成了她的座右铭,也是她最出圈的一句话。
不断地做成一件事,找到自己正反馈的支点,每个人都可以逐步超越旧我,找到一个新我。
“人终有一天会老去,容颜也会老去,但是只要有努力向前的心,就会拥有最持久的魅力。”
来源:妈咪OK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