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客观陈述事件脉络。配图源于网络,涉权请联系删除。
这事儿可真够气人的!
吃着中国饭还要砸中国锅,
真当咱们好欺负啊?
8月15号那天,
瑞士手表牌子斯沃琪在官网上放了张宣传照。
照片里模特故意把眼角往上扯,
弄出个特别夸张的"眯眯眼"造型。
网友一看就炸了——
这不明摆着种族歧视吗?
大伙儿立马组团抵制投诉,
连人民日报都出来点名批评了。
估计是怕事情闹大影响赚钱,
斯沃琪赶紧把照片撤了下来。
后来发了个道歉声明,
轻飘飘两句话糊弄人,
谁买账啊?
这牌子每年从中国捞走那么多钱,
转头就干这种恶心人的事。
不过他们很快就尝到苦头了。
那张争议照片里,
男模特故意拉扯眼角的动作,
在欧美根本就是公认的歧视手势。
斯沃琪在中国混了这么多年,
能不知道这动作啥意思?
前两年《雄狮少年》动画角色设计,
就为"眯眯眼"吵过好几轮。
为啥中国人对这个动作这么敏感?
这得从一百多年前说起。
当时西方人编造"黄祸论"污蔑亚洲人,
专门把华人画成病恹恹的眯眯眼。
最典型的就是"傅满洲"——
美国人编出来的清朝辫子反派,
专门祸害白人。
打那以后,
吊梢眼就成了侮辱中国人的标志。
这些年类似事件就没断过。
国外品牌拍亚洲广告,
总爱找眯眯眼模特;
好莱坞电影里的华人角色,
清一色吊眼角。
以前还有人说什么"别太敏感",
可次次都来这套,
摆明就是故意的文化霸凌!
斯沃琪这回可捅马蜂窝了。
当天投诉电话被打爆,
热搜阅读量蹭蹭破千万。
他们发的道歉信就三行字,
连句像样的解释都没有。
结果48小时内股价暴跌3%,
国内电商连夜下架商品,
经销商集体暂停进货。
最要命的是品牌形象彻底垮了,
好多老顾客直接放话"永久拉黑"。
要知道2023年斯沃琪三成收入靠中国市场,
去年销量下滑后仍有27%占比——
相当于每卖四块表就有一块在中国。
今年上半年业绩本来就差,
还搞这种幺蛾子,
简直是自己往火坑里跳。
这种作死操作早有前车之鉴。
意大利牌子杜嘉班纳2018年拍广告,
让模特用"小棍子"形容筷子,
配音故意怪腔怪调嘲讽中文。
网友抵制后设计师还嘴硬,
结果中国明星集体罢演时装秀,
直接让他在中国市场凉透。
范思哲2019年更离谱,
衣服上印错误地图踩红线。
虽然后来道歉下架,
但国人根本不买账。
现在他家衣服打骨折都没人要,
纯属活该!
斯沃琪要是不长记性,
下场绝对和这俩难兄难弟一样。
要我说啊,
这些洋牌子就是又当又立。
一边数钱数到手抽筋,
一边变着法恶心金主。
杜嘉班纳坟头草都三米高了,
范思哲门店冷清得能拍鬼片,
斯沃琪还非要头铁试水温。
中国市场早不是二十年前了,
咱们消费者腰杆硬着呢!
再玩这种阴阳把戏,
分分钟教他们什么叫"顾客是上帝"。
顺便提醒其他外资企业:
尊重两个字写不明白的,
趁早别来沾边!
原注信源:人民日报/新京报/北晚在线/极目新闻/光明网
免责声明:内容源自权威媒体报道,客观陈述事件脉络。配图源于网络,涉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大荒逃生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