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自然·山水浙江丨执绿为笔 绘就矿山新画卷——绿色矿山的浙江实践录(20年20例⑧)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6 14:29 1

摘要: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安吉余村调研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年来,浙江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以高水平保护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值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选取20个案例,形成《大美自然·

编者按: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安吉余村调研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年来,浙江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以高水平保护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值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选取20个案例,形成《大美自然·山水浙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浙江实践案例集》。即日起,“大美自然·山水浙江”专栏推出“20年20例”特辑,呈现全省自然资源系统亮丽的“绿色答卷”。

一、基本情况

浙江绿色矿山建设起步较早,始终坚持以“两山”理念为引领,加快矿山面貌焕新,加速矿山企业发展转型。矿业权人也从绿色矿山的建设中“尝到甜头”,实现了从“要我建”到“我要建”的根本转变。

近年来,浙江进一步融合了数字化、智能化的新时代绿色发展思路,实现了绿色矿山的迭代升级。在此过程中,形成了湖州新开元、建德海螺水泥、长兴大煤山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绿色矿山标杆,为“美丽浙江”增添靓丽底色。

二、创新举措

(一)绿色规划,打造矿山新理念

浙江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以科学规划为引领,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湖州新开元深耕“保护优先、绿色开采”,近三十载的开采过程中,坚持规划先行,巧妙融合土地利用与资源规划,依托地理优势,致力于打造布局精良的现代化工业园区,更将生态修复贯穿开采全程,实现“边开采、边修复”的和谐共生。

建德海螺在建矿伊始便投入逾3000万元,创新研发浙江省首个特大型矿山竖井平硐运输工艺案例,既显著降低运输成本,又有效守护山体生态。

长兴大煤山因地制宜,斥资超千万元,以匠心将历史遗留矿坑蜕变为生机盎然的生态公园,构筑起“进矿道路—功能区—景观大道—园林绿化—观景平台”的“一链式”矿区花园,生动讲述矿区历史变迁与修复奇迹,成为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亮丽窗口。

(二)综合治理,智掌全流程

深入践行全生命周期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理念,将绿色基因注入矿山运营全程。湖州新开元从源头减排,科学分类矿石,锻造高性能混凝土专用精品骨料及机制砂系列,物尽其用,价值倍增。在过程中严控,创新编织长距离封闭式运输皮带长廊,大幅削减扬尘污染;采用自上而下台阶式开采,悉心呵护原始边坡与植被;巧建矿山蓄水池,实现水资源高效循环。开展末端治理,精研挂网喷播、基质优化等生态复原术,对终了边坡实施削坡固稳,并精心栽植爬山虎、常青藤、凌霄等藤蔓植物,绿意渐染,宕面重生,实现可持续的绿色闭环。

(三)数智赋绿,矿脉焕新机

浙江绿色矿山乘数字化东风,迈入智能发展新阶段。湖州新开元首创行业“四量四率”体系,依托智能监测与大数据分析,实现开采全流程精准管控。建德海螺以三维地质模型为基,构建“164”智能框架——以动态可视的三维地质模型为基础,构建了智能卡车调度、视频监控、越界开采等六大系统,以及场景应用、大数据、管理决策、智能智控四大平台。长兴大煤山打造南方矿业智能中心,融合配矿与调度系统,精准分析矿石品位,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同步预警生态风险,筑牢水土保持防线。

(四)点石生金,绿能拓新途

湖州新开元联合高校破技术壁垒,研创“尾矿变沃土”奇迹——百吨级缓释肥、万方人造土壤反哺农田,滋养瓜果飘香。建德海螺探路绿色低碳,光伏项目年发电逾千万度,“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实现峰段零购电,降本增效双赢。长兴大煤山推动社企共治,创新“岩—土—植—菌”四位一体复绿术,破解高陡边坡治理难题,从原先的“政府主导、企业自治”转向“社会共同治理”,凝聚生态修复合力。

三、实践成效

(一)绿裳覆岩,生机盎然

湖州新开元从创建之初就十分注重矿山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生态修复45万平米,可绿化区域100%披绿。昔日矿区变身花海绿洲,预计每年增加生物固碳量达84吨。矿区还入选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首批浙江省智能化绿色矿山。建德海螺经不懈努力,矿区内绿树成荫、草木叠翠,绿化效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消除了边坡浮石坍塌等风险隐患, 2019年正式通过国家级绿色矿山遴选。长兴大煤山可绿化面积植被覆盖度达到100%,矿区面貌焕然一新,“岩石—土壤—植物—微生物”复绿技术极大优化了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时效,塑造了“蓝天、碧水、绿色、清净”的良好生态环境。2019年,大煤山被纳入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库;2022年,入选浙江省智能化绿色矿山,进一步展现了治理创新能力和领先水平。

(二)点翠成金,精控增效

湖州新开元高性能混凝土专用精品骨料等“源头”产品,以卓越的性能和品质赢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每年为企业带来经济附加值达3000万元;在全国率先实现回收细砂临界粒径达到+0.045mm,每年可回收细砂超30万吨,为企业增加营业收入约2500万元。建德海螺借智能之力将资源“榨”至极限,矿产资源利用率达100%, 生产效率提高10%, 柴油消耗降低6%, 矿车利用率提高8%, 石灰石氧化钙堆平均合格率由90%提升至100%,在安全管控、矿石品位搭配、开采能耗控制等方面均得到了显著提升。长兴大煤山妙手融合开发与修复,一次性成型的矿山生态修复边坡可大幅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助力实现矿产资源100%利用;有效结合智能配矿和卡车调度系统,实现进厂矿石平均品位氧化钙大于49%、氧化镁小于2%,每年可搭配高硫、高镁、低钙废石约150万吨,避免资源浪费;矿石质量合格率提升10%以上,下游水泥企业熟料强度显著提高,增加收益2300万元以上。

(三)绿能反哺,沃野联心

湖州新开元坚持绿色开采和高质量发展,在浙江省内率先建成“美丽码头”,不仅为当地保留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还创造了上百个就业岗位,每年贡献税收5000余万元,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新农村建设、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等作出了突出贡献。建德海螺综合利用太阳能和工业生产,以达到绿电替换的目标,其中储能、余热发电等绿色能源总发电量占总用电量比例约为70%,每年可节约标煤3904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076吨。长兴大煤山矿利用生态修复施工、技术革新与智能化提升,为技术人员提供了实践平台,带动科研、智能化管控等技术就业60余人,也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四、经验启示

湖州新开元、建德海螺和长兴大煤山三个绿色矿山的发展历程,是浙江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的缩影。通过加大对矿山“边开采、边治理”投入力度,积极推进矿区生态保护修复,浙江走出了一条“集约化、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路径,聚力打造更高效、更智能、更安全、更环保的美丽矿山。未来,浙江将继续紧跟人工智能裂变发展的时代浪潮,积极引领矿山的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打造世界一流的智能化绿色矿山新样本。

来源:浙江国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