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毕业一千多万,今年只多不少;工厂却用机器人替人,连奶茶店都开始挑硕士。
“读完四年,简历投出去像石头掉海里。”
一句话,把今年毕业生的窒息感说透了。
人多、岗少、专业还不对口,三座大山一起压。
去年毕业一千多万,今年只多不少;工厂却用机器人替人,连奶茶店都开始挑硕士。
疫情留下的坑还没填上,旅游、酒店、线下培训,这些原本吸纳大学生的海绵,现在一拧就干。
学历通胀比工资涨得快。
以前本科是敲门砖,现在研究生都排队。
可课堂里教的,还是十年前的PPT。
学生毕业才发现,市场要的是短视频剪辑、直播运营,课本里连名字都没提。
于是有人喊:干脆关掉一半大学,把人直接扔进职场。
听着解气,其实更慌。
真关了,校招变社招,十八岁的年轻人拿什么和三十岁的人抢饭碗?
再说,学校一关,老师、食堂阿姨、周边小餐馆一起失业,连锁反应更麻烦。
比“关掉”更靠谱的,是“改道”。
把大学最后一年改成带薪实习,学分从老板手里拿,而不是从试卷里拿。
让职业学校和本科互相“串门”,学会计的也能学无人机驾照,学动画的顺便考个电工证。
政府把补贴从“盖大楼”挪到“买设备”,企业把培训前置到课堂,学生毕业即上岗,老板也不用再吐槽“新人啥都不会”。
说到底,年轻人缺的不是文凭,而是和市场握手的那一下。
早点握手,比早点关门强。
来源:海边礁石看落日的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