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海的家长们,是不是一想到9月开学就有点犯嘀咕?总怕学校又有新安排没提前弄明白,娃到了学校手忙脚乱?别担心,今天就把上海中小学9月开学后的5大调整掰扯清楚,每个都和孩子上学息息相关,早知道早准备准没错。
上海的家长们,是不是一想到9月开学就有点犯嘀咕?总怕学校又有新安排没提前弄明白,娃到了学校手忙脚乱?别担心,今天就把上海中小学9月开学后的5大调整掰扯清楚,每个都和孩子上学息息相关,早知道早准备准没错。
先说说课后服务的新变化,这可是家长们最关心的。今年上海明确要求,中小学课后服务要延伸到18:00,而且不只是看着孩子写作业,还得加量——每个学校至少开5种特色社团,像书法、编程、足球这些,不用额外掏钱。就拿浦东的进才实验小学来说,去年课后服务到17:30,不少双职工家长还得请假接娃,今年延到18:00后,学校统计了下,报名的家长比去年多了30%,光编程社团就从2个班扩到了4个班,娃在学校既能学东西又安全,家长也能安心上班。
再看体育锻炼的硬要求,以前总说“每天锻炼1小时”,今年可是有了具体数。上海规定,小学每天体育课+大课间活动不能少于90分钟,初中不少于100分钟,而且大课间不能只是随便跑跑,得有集体运动,比如广播操、跳绳比赛。徐汇区某中学上周试行了新安排,把大课间从20分钟改成30分钟,还加了“班级跳绳挑战赛”,校长说这几天发现,中午食堂吃饭时,孩子比以前能吃了,下午上课走神的也少了——毕竟动透了,状态就是不一样。
还有校门口接送的新规矩,不少区开始试点“即停即走”通道。比如静安区的静安外国语中学,在校门口划了专门的临时停车带,家长开车送娃,最多停3分钟,有交警和志愿者在旁边引导。以前早晚高峰,校门口堵得能排200多米,现在试点一周,拥堵时间从40分钟缩短到15分钟,连附近居民都说“终于不用绕路走了”。
作业量也有了更细的标准,不是光说“减”,而是明确了“写多久”。上海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到五年级书面作业平均不超60分钟,初中不超90分钟。闵行区某小学班主任说,以前总怕作业少了家长有意见,现在有了明确时间,反而能更专心设计“精而简”的作业,比如让三年级孩子观察小区的植物写短句,比埋头抄生字有意思多了,孩子完成率还提高了不少。
最后得提心理健康的“小角落”,今年上海要求每个中小学都设“心理辅导室”,而且每周至少开放5天。更贴心的是,还会给家长发“心理小贴士”,比如怎么和孩子聊开学焦虑。之前杨浦区某小学做过调查,开学第一周有20%的孩子会有点抵触上学,今年学校提前一周给家长发了“陪娃散步聊校园趣事”的建议,开学后抵触情绪的孩子降到了8%——其实孩子的小情绪,就需要这样慢慢疏导。
说到底,这些调整都是想让孩子上学更舒心,家长更省心。你家娃最期待哪个变化?或者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需要留意?欢迎在评论区聊聊。开学啦,愿每个孩子都能在校园里开开心心,学有所获!
来源:橙子有事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