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读研凉了?2025 卷成麻花有人捡漏上岸,有人连拒信都没收到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6 14:13 2

摘要:前几天碰到邻居王阿姨,她儿子今年申请港中文金融硕士,本科是 985 院校,均分 88,雅思 7.0,还有两段券商实习,结果连面试都没拿到。同一时间,我学弟小周(双非院校均分 83)却收到了港大气候治理硕士的 offer,录取率高达 41.7%。这冰火两重天的剧

前几天碰到邻居王阿姨,她儿子今年申请港中文金融硕士,本科是 985 院校,均分 88,雅思 7.0,还有两段券商实习,结果连面试都没拿到。同一时间,我学弟小周(双非院校均分 83)却收到了港大气候治理硕士的 offer,录取率高达 41.7%。这冰火两重天的剧情,正是 2025 年香港读研申请的真实写照。

网上都在说香港读研 “退烧” 了,但数据不会骗人:2025 年香港一年制硕士的非本地生人数已经飙到 38100 人,比 2020 年增长了 207%,其中内地学生占了 60% 以上。所谓的 “退烧”,不过是热门专业卷成了麻花,而冷门专业还藏着不少机会。

从香饽饽到独木桥:港硕申请变天了?

五年前申请港硕,双非均分 85 就能冲刺港前三,现在连港中文商科的大门都摸不着。2025 年港中文商科整体录取率跌到 8%,其中金融硕士更惨,4500 人申请只录 139 个,录取率 3.1%,比考公务员还难。

这波 “降温” 谣言的源头,可能是大家发现朋友圈晒港硕 offer 的少了。但真相是申请系统都被挤崩溃了 —— 香港理工大学 2024 年秋季申请系统因流量过大直接瘫痪,港中文多个专业提前三个月就关闭申请通道。我同事家孩子申请港中文会计学,本来截止日期是 2025 年 3 月,结果去年 11 月就招满关门了,连准备材料的时间都没给够。

更扎心的是录取门槛全面暴涨。港前三热门专业对 985 学生的均分要求从 85 提到 88,双非学生没 90 分想都别想。语言成绩也水涨船高,商科雅思从 6.5 涨到 7.0,部分专业还得带 650 + 的 GMAT 成绩。以前说 “实习是加分项”,现在成了 “硬通货”,港中文会计硕士录取者里 70% 都有四大实习经历。

8% 录取率背后:商科生正在卷死自己?

为什么大家非要挤商科这座独木桥?无非是觉得 “好就业、薪资高”。但 2025 年的数据已经在打脸 —— 纯金融专业录取名额缩减 15%,而申请量还在涨。就像我表妹,本科金融专业,为了申港硕,Gap 一年刷了三段实习,结果还是被港科大拒了,招生官直言 “同质化太严重”。

现在商科申请已经卷到离谱。港大金融学录取者平均雅思 7.5,GMAT700+,海本学生占比越来越高。更狠的是提前批战场,港大商学院提前批只开放一周,GPA3.8 以下的学生连申请资格都没有。有个学妹凌晨三点蹲点抢名额,结果系统卡到崩溃,等进去时名额已经没了。

其实很多人没意识到,香港高校的录取逻辑已经变了。纯商科越来越难,但交叉学科正在扩招。我前同事的弟弟,本科计算机专业,申港科大金融科技硕士,因为有 CS 背景 + 金融实习,83 分就拿到半奖录取。这专业录取率 39.5%,比纯金融高十倍,毕业后还能去投行做量化,薪资一点不低。

捡漏攻略:这三个专业录取率悄悄破 30%

与其在商科红海死磕,不如看看这些 “闷声发大财” 的冷门专业。2025 年数据显示,港大老年学社会科学硕士扩招 30%,录取率 30%;气候治理与风险管理硕士更夸张,录取率 41.7%,简直是 “慈善项目”。

老年学就是个典型例子。很多人觉得这专业冷门,其实香港老龄化率已经超 20%,养老产业急需专业人才。我学妹本科护理学,文书里写了在养老院的实践经历,82 分就申到港大老年学,现在还没毕业就被香港一家养老集团预定了。

气候治理更是隐藏黑马。随着 ESG 概念爆火,这专业毕业生进可去投行做 ESG 咨询,退可去 ngo 搞政策研究。前文提到的学弟小周,就是用本科时参与的 “城市垃圾分类调研” 项目打动了面试官,这个项目和专业课程匹配度高达 90%。

还有港科大的环境健康与安全专业,录取率 33%,适合理工科学生申请。招生官明确说,有 “大气污染物监测”“水质检测” 等科研经历的学生会优先录取。我认识的一个双非学生,跟着导师做过省级环保课题,82 分就拿到了 offer。

理性回归:读研不是赌大小,选专业得看这三点

香港读研没退烧,只是从 “闭眼申都能中” 变成了 “策略游戏”。2025 年数据显示,71% 的申请者通过科学规划拿到 QS 前 100 院校 offer,其中 39% 进了前 50。总结下来,选专业得记住这几点:

首先避开纯热门,拥抱交叉学科。港大 “全球健康”、港科 “金融科技” 这些交叉专业,双非学生均分 83 + 就有机会。其次早申就是捡漏,港城大 “数据科学” 11 月轮次录取率 45%,到 2 月轮次只剩 12%。最后文书要贴专业,教大教育学就喜欢看 “田野调查报告”,把支教经历写得越具体越好。

现在的港硕申请,早已不是 “名校光环” 的游戏。我那个被港中文金融拒了的邻居孩子,转申港理工商业分析,因为有两段数据分析实习,85 分顺利上岸。而他同班同学死磕纯金融,最后只能去排名更低的学校。

说到底,留学是为了提升自己,不是为了朋友圈炫耀。与其在商科红海当炮灰,不如换个赛道当龙头。2025 年的港硕申请告诉我们:选对专业比挤破头进名校更重要

关注老犟,带您了解教育。


来源:老犟爱说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