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上阵,厨余垃圾变为宝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6 12:34 4

摘要:近日,记者走进位于遵义市绥阳县的绥阳中地油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有着干净整洁的环境和淡淡的发酵味。很难想象,这里每天要处理近20吨厨余垃圾。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遵义市绥阳县的绥阳中地油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有着干净整洁的环境和淡淡的发酵味。很难想象,这里每天要处理近20吨厨余垃圾。

该公司总经理卿柳介绍,这样的生产环境归功于两大法宝:黑水虻和除臭设备。

黑水虻是一种腐生性资源昆虫,其幼虫“食谱”广泛,能够高效转化餐厨垃圾、鸡粪等有机废弃物,并将其转变为高价值的动物饲用蛋白和优质有机肥。

该公司每天从全县370多家学校、政企单位食堂以及各餐饮店收运厨余垃圾,进入厂区后,首先经过撕裂粉碎机分解,再由螺旋压榨机分离成油、水、渣。其中固态残渣被破碎制浆,加入特制辅料后,送入恒温恒湿的智能养殖区。

养殖区内黑水虻幼虫的个头虽然只有1.8毫米,但其食量惊人,一条虫能吃掉相当于自身体重1万倍的厨余垃圾,除骨头、贝壳等外几乎全消化。仅需7天,幼虫重量可增长4000倍,长至1.5厘米至2厘米。

当黑水虻幼虫完成转化使命,公司通过自动分筛系统精密分离出虫体、虫粪与残渣。黑水虻鲜虫富含17种氨基酸,粗蛋白含量超40%,是豆粕的最佳替代品,广泛应用于水产及宠物饲料生产;虫粪可作为生物有机肥的基料;分离出的废弃油脂经提纯精炼,成为生物柴油原料。这一过程构成了该公司“生物转化3L工艺”即将厨余垃圾转化为饲料、肥料、燃料,有机质利用率达97%以上。

“厨余垃圾有机质含量高达90%,既是‘富矿’也是‘危矿’,处理不当易污染环境、传播疾病。”卿柳表示,相比传统填埋或焚烧,黑水虻生物转化技术提供了绿色新方案。该技术几乎不产生二次污染物,显著降低碳排放,再辅以除臭设备,有效解决了厨余垃圾处理及黑水虻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异味。

据悉,绥阳中地油公司厨余项目年处置厨余垃圾1.64万吨,可年产黑水虻约3000吨、生物有机肥约3600吨,年处置废弃油脂1300吨,实现变废为宝的同时构建起了一条绿色生态闭环产业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政林

编辑 程佩佩

二审 吴浩宇

三审 唐正平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