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医学界正在悄然兴起一场革命性的癌症治疗变革,通过巧妙结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肠道菌群移植和γδT细胞技术,为晚期肠癌、胰腺癌等难治性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医学界正在悄然兴起一场革命性的癌症治疗变革,通过巧妙结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肠道菌群移植和γδT细胞技术,为晚期肠癌、胰腺癌等难治性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图源摄图网(已获授权)
在过去,晚期肠癌、胰腺癌患者往往面临治疗选择有限、预后不佳的困境。传统的化疗和放疗效果有限,而免疫治疗虽给部分患者带来希望,却存在响应率低的问题——仅有10%~30%的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有反应。
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人体内共生的肠道微生物在癌症治疗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这些微生物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显著影响免疫治疗的效果。基于这些发现,一种结合PD-1抑制剂、肠道菌群移植和γδT细胞的三联疗法应运而生,并在2025年7月的深圳国际医疗展览会上惊艳亮相,成为全场焦点。这种创新疗法将三种不同的治疗策略有机结合,产生了令人振奋的“1+1+1>3”的协同效应。
三联疗法的科学原理
“细胞为矛,菌群为盾”——这是善泰健康董事长王京苏先生对三联疗法形象比喻。通过γδT细胞精准杀伤肿瘤,以肠道菌群重塑免疫微环境,再协同PD-1抑制剂,构建全方位抗癌“生态网”。
γδT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特殊士兵”,具有广谱抗肿瘤能力,且不依赖MHC识别肿瘤细胞,避免了细胞因子风暴的风险。肠道菌群则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增强PD-1抑制剂的疗效。
而PD-1抑制剂则能解除免疫系统的“刹车”,放大γδT细胞的抗癌效果,形成持久免疫记忆。三者形成完美配合,直击肿瘤治疗痛点。
疾病控制率95%!PD-1+肠道菌群移植+γδT细胞让难治性MSS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重获新生!
结直肠癌 (CRC) 是全球最常见的三种癌症之一,其死亡率位居前两位。约 25% 的患者在初次诊断时被诊断为转移性 CRC (mCRC),近 50% 的局部性 CRC 患者会发展为 mCRC,这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微卫星稳定 (MSS)/错配修复功能亢进 (pMMR) 型转移性结直肠癌 (mCRC) 患者对免疫疗法的反应较低,预后较差,因此临床迫切的需要有效的治疗方案。
在难治性晚期微卫星稳定(MSS)晚期结直肠癌治疗领域,我国研究学者们取得了令人振奋人心的科研成果。一项名为“PD-1+肠道菌群移植(FMT)+γδT细胞”的新三联疗法,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图源PubMed官网
这项研究最早刊登于《Clinical Medicine》上,其长期随访结果又再次在国际知名期刊《Am J Ccancer Res》上发表,进一步证实了三联疗法的显著疗效。
从2021年5月至2022年1月,共入组20例MSS结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3~18个周期的研究治疗。从研究开始至2023年5月,共收集了286份问卷和144份外周血样本。
截至2024年5月20日数据截点,中位随访时间34.0个月,中位OS(mOS)总生存期为13.7个月,1年生存率为55.0%,2年生存率为35.0%。
意向治疗(ITT)人群中,4例(20.0%)患者达到部分缓解(PR),15例(75.0%)患者达到病情稳定(SD),客观缓解率(ORR)为20.0%,疾病控制率(DCR)为95.0%。患者05和患者07是两例具有代表性的病例,其最佳疗效已确认为部分缓解。
患者05和患者07代表性图像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
经过倾向评分匹配(PSM)后,本研究的三联疗法仍显著延长了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21.2个月 vs 15.8个月,HR=0.26),为患者带来了新的生存希望。
此外,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问卷调查显示,三联疗法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改善。与基线相比,4 个周期治疗后,整体健康状况/生活质量 (GHS/QoL)和疼痛评分均有显著改善,特别是便秘及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经过 3 个周期的治疗(第 9 周至第 12 周),超过 60% 的患者在 GHS/QoL 以及大多数功能和症状领域中的评分得到改善或稳定。GHS/QoL、疼痛和便秘是改善比例超过 30% 的领域。
同时,在患者的研究治疗过程中,应答者外周血γδ2T细胞基线水平相对较高,且较高的γδ2T细胞基线水平与更好的中位总生存期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相关。
淋巴结恢复正常,肿瘤病灶显著消退!肠菌移植联合γδT细胞挑战癌王!
一位70岁高龄的患者在体检中发现肿瘤标志物CA50偏高,并伴有餐后血糖异常,怀疑潜在肿瘤风险。经过PET-CT检查及增强CT扫描机穿刺活检,确诊为低分化胰腺导管腺癌。
起初患者接受2次化疗,但难以承受化疗带来的副作用遂终止。后来在国内就医尝试局部治疗联合免疫治疗,但是效果差强人意。2024年3月,PET/MRI检查显示病情进展,出现肺及纵膈转移,预后严峻。3月底,决定尝试肠道菌群移植+γδT细胞+PD-1抑制剂及个性化益生菌联合疗法,经过半年系统治疗,患者身体状况显著改善,腹部胀痛和恶心等症状明显好转,食欲也基本恢复正常。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9月,再次复查PET/MRI显示,淋巴结恢复正常大小,体积缩小。原胰腺胰头部代谢活性增高灶显著消退,提示局部疗效显著。患者整体的病情得到控制。
小编有话说
尽管三联疗法展现出巨大潜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个体化治疗是关键,因为每个人的菌群组成都是独特的。未来需要通过肠道菌群检测,基于二代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精确分析人体肠道菌群种类、数量和解结构,识别疾病风险。
然后根据检测结果,为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的益生菌组合。这种个性化益生菌采用肠溶胶囊方式,直接在肠道内崩解,规避了胃酸杀死有益菌的风险,实现了益生菌的精准化补充。
未来三年内,多项关于菌群增强免疫疗法的人体临床试验将陆续启动。科学家们也正在探索将多种“抗癌细菌”组合使用,发挥协同作用,让更多患者受益。
来源:无癌家园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