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乘着时代的发展机遇,骊谷的发展也犹如插上了翅膀一路高歌,仅仅用了8年的时间,公司的年销售额就达到了近亿元,光是公司的员工也有超300人。
“女装一姐”DAZZLE地素,马上就要沦为时代的眼泪了。
地素一直是女装轻奢代言人,是不少女明星的心头好,也是许多中产女性的选择。
明亮的橱窗,几千元的定价,也让其与那些普货“划清界限”,成为各大购物中心的门面担当。
但随着电商的强势崛起,消费降级等多重因素,实体女装店越来越难生存,地素好像一下就不香了。
从2022年起,地素就迎来了全国商场先后闭店情况,2024年关店量更是高达147家之多。
这让一直重线下、轻线上的地素来说,着实是受了不小的打击。
不仅如此,随着近年来女生们对时尚的态度,也从原来的重设计、轻奢,转变为追求极简和性价比。
一直端在云顶的轻奢地素,也逐渐失去了大众对其的好感度,连年亏损也是必然结果。
1991年,地素从一个温州里的小胡同起家,创始人是曾经电视台的女主播马瑞敏和她的婆婆。
婆媳二人凭借着独特的审美,和恰到好处的价格,很快把这间藏在胡同里的小店,开得有声有色。
随着小店的名气越来越大,一家人也决定将店铺扩大规模,于是就有了骊谷服饰有限公司。
乘着时代的发展机遇,骊谷的发展也犹如插上了翅膀一路高歌,仅仅用了8年的时间,公司的年销售额就达到了近亿元,光是公司的员工也有超300人。
时间来到2002年,为了让公司得以进步壮大,骊谷服饰被一家人搬到了离时尚更近的上海。
落地上海后,骊谷服饰的发展也是十分顺利。
2006年,骊谷服饰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步蜕变,地素品牌正式被注册,与骊谷服饰一起改变的还有创始人马瑞敏。
从创始到发展,骊谷虽然一直都有马瑞敏的婆婆参与,但主要经营,却一直都是马瑞敏在主导,而这次的品牌升级之后,马瑞敏也正式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品牌第一大股东。
眼看着一家人把品牌越做越大,但在家庭关系上却出现不可逆的矛盾。
2010年,马瑞敏与丈夫的婚姻走到了尽头,地素作为一家人最大的财产也被重新划分。
婆婆与老公将自己名下所持有的地素股份,全部转让给了女儿马艺芯,也就是说地素的整个所有权,都在马瑞敏和女儿的手里。
从骊谷到地素,不管怎么轮转,掌握主权的始终都在一家子的女性手中,即便这次地素易主,都未对品牌造成多少影响,反而从此开启了它的崛起之路。
2013年,地素收到了来自马云成立的基金,云峰基金的1.8亿元投资,多了更多底气的地素,再次迎来了品牌多线完善的机会。
3年后,地素成立了明星联名品牌NA BY DAZZLE,2017年再次推出,男装品牌RAZZLE。
2018年,更是直接以每股21.58元的价格成功上市。
刚挂牌的地素,第二天直接一字板涨停,涨幅冲到44%,马瑞敏的身家顺势冲上百亿。
可以说地素的发展,属于一路生花,几乎没有遇到过什么坎坷。
或许是这一路过于顺畅的成长,让地素旗下的四大品牌,一直处在高高在上的云端,少了些让人深度共情的品牌深度。
DIAMOND DAZZLE 算是地素家的高端女装线,所以整体调性自然更偏奢华、重工那一挂。
当然这样的产品线的定价也一点不便宜,客单价超2000元的定位,直接对标的是中产以上人群。
DAZZLE 地素自 2002 年创立起,就锚定中高端女装赛道,核心客群锁定 25 到 40 岁的都市女性,单品定价基本落在1000—4000 元这个区间。
主打率性自由的设计风格,也是地素时尚的主力品牌。
“小地素”d’zzit 锁定的是年轻女生客群,设计偏活泼,价位虽然也算亲民,但跟同行同档牌子相比,还是稍微贵那么一点点。
在地素整个品牌体系下,RAZZLE是唯一的男装品牌,有了整体品牌的中高端背书,RAZZLE的布局也是走中高端路线,风格也是以职场休闲为主。
单从地素的品牌布局上看,地素整体配置几乎涵盖了女性成年后的各个年龄段,也有男装辅线,可以说配置十分得当。
且凭借独特的设计风格,与刘雯、周冬雨、舒淇等明星效应带动下,女性群体对地素的喜爱也达到了空前高度。
2021年,地素的年收入更是高达28.98亿元,净收益率也是高出了茅台也20%之多,一度让其成为高端女装市值最高的品牌。
可就是这一路高歌的地素,却在2024年出现了滑铁卢。
2024年,地素全国门店从1037家,缩减至890家。
截止今年上半年,全国相继再次关停超60家门店,全年营收也出现了大幅度下跌,2024年整体收益更是跌至22.19亿元。
收益率降低不说,近两年地素的品牌口碑也是越来越差。
一方面是线上、线下不同平台的价格差异过大,让消费者心理出现巨大落差。
另一方面在实用性上,地素一直注重重工设计,与如今时下追求舒适、轻松的风格可以说几乎背道而驰。
更为严重的是,近几年的设计风格也被越来越多顾客吐槽越来越丑,既不适合日常,也不适合职场,甚至还不如UR、ZARA这种快时尚的品牌更具竞争力。
因此,地素的中高端定位阵地,几乎处在失守边缘。
正所谓刀要石磨,如今地素的低谷未尝也不是一件好事,一直忙着向上跑的同时,也是时候要向后看看。
就拿地素最近被消费者反复吐槽的“价格跳水”这事儿来说吧。
对于更多的大众来说,在地素的品名上就十分不清晰,虽然品牌整体的架构划分是有清楚的认知,但以DAZZLE与小地素d'zzit的产品线为例,不是忠实群体根本分不清二者之间差距。
可实际二者从定价到定位上,从出厂那一刻起就并不相同。
所以,不管是一手网站,还是二手平台,消费者很难分辨出价格差异的真实原因,这种过于混乱的品牌认知,就会直接导致品牌力严重受损。
另一方面,近年来在地素一直被吐槽的,设计风格过于同质化的硬伤上。
对于十几年前的重工风格,确实是地素的出圈利器,可一招鲜的大风格对十年后的市场来说,确实也是有些吃腻了。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女性消费者也很容易接触到,来自全球各地的时尚风潮,这对于一直坚守过往风格的地素来说,就少了许多竞争力。
特别是对审美认知逐渐提高的消费者来说,需要的早已不是强势的“你觉得”,而是更加懂我的“我觉得”。
且地素的产品质量,与当前追求保守消费观的中产们,也出现了很大分歧。
同样上千元的产品定价,如今也可以买到不少国际一线品牌,超百元的价格,也能买到跟地素同源面料的小众品牌,甚至还有优于地素的产品质量。
因此这上不去,也下不来的地素处境,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就略显尴尬。
曾经的中产一姐,似乎也该走下神坛,看看真正的市场需求。
不过想来,地素的发展历程也有35年之久,综合来看不论是品牌底蕴,和产品价值仍然有不小的影响力。
阶段性的阵痛,或许也是品牌发展的必经阶段。
但再成功的品牌,也要遵循市场需求的声音,才有机会握住消费者的钱包。
来源:鬼谷子思维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