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村里种白菜正热闹,不少人家忙着把刚冒芽的地头打理一遍。早上在田埂边碰到张大叔,他正背着竹篓给白菜苗撒草木灰,动作麻利得很。旁边新来的城里农户还在犹豫该不该用这土方法,张大叔边撒边说:"这时候不撒灰,再怎么施肥都没用。"
白菜地里撒灰土,错过时间白忙活,老农守着秘诀等丰收。
最近村里种白菜正热闹,不少人家忙着把刚冒芽的地头打理一遍。早上在田埂边碰到张大叔,他正背着竹篓给白菜苗撒草木灰,动作麻利得很。旁边新来的城里农户还在犹豫该不该用这土方法,张大叔边撒边说:"这时候不撒灰,再怎么施肥都没用。"
老农们都说白菜苗长出两三片叶子最重要,这时候撒灰最管用。有人问为啥非要这个时候,他们解释说小苗根子嫩,这时候吸收养分最快。要是等叶子长大了再撒,根系已经定型,效果就没那么明显了。有次李婶家错过了时间,后来的收成比别人少了一半。
草木灰撒多了撒少了都不行。老辈传下来的经验是每平方米不超过八百克,太少没作用,太多反而烧根。撒的时候得均匀,最好挑早上或傍晚没风的时候。有户人家赶时间白天撒,结果赶上大风,灰土全吹到邻居家地里了。
草木灰的好处其实挺多的。首先是保温,黑色物质晒太阳吸热,晚上能保持地温。去年冬天特别冷,王建国家的地头就是靠着这层灰,小苗都没被冻坏。其次能防虫,地老虎最爱啃白菜根,但遇到有灰的地方就绕道。还有人测试过,用草木灰的地里害虫数量比没用的少六成。
钾元素是白菜生长必需的,草木灰里含量高。有农业大学的老师来取过样,说里面钾含量能到百分之十左右。相比化肥,草木灰里的钾更容易被吸收。再加上调节土壤酸碱度,适合种出包心紧实的白菜。不过得用纯植物烧的灰,塑料灰不能用,有毒害。
用草木灰也有讲究。撒完后最好浇点水,让养分渗到土里。要是碰上下雨,反而不用浇水,雨水自然就能把灰冲下去。有户人家连续三天暴雨,灰被冲没了,赶紧又补撒了一遍才保住了苗。
去年村里十户人家试过这个方法,出苗率比往年高了三成。赵奶奶家往年总缺苗,今年几乎没空位。还有人用剩下的灰泡水,兑成液体喷叶子,这样叶子长得更厚实。不过得注意稀释比例,直接喷太浓的水会烧坏叶片。
现在市面上化肥卖得便宜,但老农们还是信这个古法。张大叔说化肥虽然见效快,但长期用土壤会板结。草木灰不仅能补钾,改良土壤结构也挺好使。今年黄淮地区气温降得早,再过一周就过了最佳播种期,再晚种发芽率会受影响。
隔壁县有合作社开始推广这技术,统一收集秸秆烧灰分给农户。他们还建了微信群提醒大家时间节点,连下雨也要发通知。有年轻农户跟着做了,今年收成比传统种植方法多出两成。
最近听说有个研究员来村里做实验,想把草木灰和有机肥结合。说是要测哪种配比最合适。村头李大爷说啥科技不如老经验,但还是配合着提供土地。要是真能提高产量,他们也愿意试试新办法。
有家电商平台在村里发传单,卖草木灰制作的颗粒肥。包装精美价格高,但很多老人还是自己烧秸秆。他们算过账,自制成本不到买的十分之一。不过年轻人觉得省事也有人买,毕竟没时间天天烧火。
王建国的儿子在城里上班,回来帮忙时问为啥不用现代技术。老王头回答说这不是非此即彼的事,草木灰配合少量化肥效果最好。他孙子在做科学小论文,专门记录了不同地块的生长数据,准备参加比赛。
前天下雨,看见老刘家刚撒的灰被冲掉了,正愁着再补撒又耽误工夫。这时候村主任带着几个志愿者过来帮忙,说这是集体田地,大家搭把手更快。这么多人一起干,一个小时就弄完了。
各家地头的白菜苗现在都冒出来了,用灰的看着更壮实些。王婶家的苗子平均比对面高两指,叶子颜色也深。每天早晚都能看见农户蹲在地边观察,有时候互相讨论经验,谁家的方法好就学谁的。
最近天气预报说下周降温,农户们都在抓紧最后时间播种。有两家赶工,晚上开着车灯继续干。村口小卖部特意进了草木灰,放在门口显眼位置,还贴着使用说明。往常这个时候生意一般,现在每天都能卖出十几袋。
李婶家因为去年成功增产,今年扩大了种植面积。她专门雇了两个人帮忙撒灰,按量计算工资。工钱虽贵,但她算过账,一亩地至少多赚五百块,划算得很。其他人看她赚了钱,也打算今年多包几块地。
现在田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年轻力壮的推着板车运送草木灰,老人拿着簸箕均匀撒播。空气里飘着淡淡的柴火味道,混杂着泥土的清香。等到深秋收获的时候,这片地应该又能见到金灿灿的白菜堆了。
来源:生活瞬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