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22日,创维数字发布半年报,营收40.95亿元,同比下滑8.04%;归母净利润5359万元,同比下滑70.33%;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余额28.89亿元,同比下滑13.92%。营收和盈利能力持续下滑,血淋淋地验证了行业趋势。
近年来,智能电视、机顶盒等传统客厅设备面临流媒体平台和移动设备的双重冲击,受到严重冲击的创维数字营收与利润的持续下滑已形成显著的财务压力。
2025年8月22日,创维数字发布半年报,营收40.95亿元,同比下滑8.04%;归母净利润5359万元,同比下滑70.33%;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余额28.89亿元,同比下滑13.92%。营收和盈利能力持续下滑,血淋淋地验证了行业趋势。
核心业务受政策导向、行业趋势与竞品冲击三重挤压,创维数字曾被寄予厚望的海外业务与新业务未能及时补位——海外市场受地缘风险与本地化竞争拖累,营收14.48亿元,同比下滑18.56%;XR、汽车智能等新业务或因产能限制、内容生态短板、量产周期滞后,短期内无法对冲传统业务的下滑缺口。
营收、利润双降,财务数据大面积下滑
2024年创维数字营收86.93亿元,同比下降18.20%,创近五年新低;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骤降58.34%,净利率仅2.71%。2025年上半年延续颓势,营收40.95亿元,同比下滑8.04%;归母净利润5359万元,同比下滑70.33%,净利率进一步萎缩至1.19%。与此同时,创维数字毛利率连续三年下滑,从2022年的17.67%降至 2025年上半年的12.92%,创近11年新低。
细分到具体业务,智能终端贡献了28.86亿元营收,同比减少12.39%;净利润4537.3万元,同比下滑76.44%。专业显示业务贡献了10.30亿元营收,同比增长5.10%;亏损2165.27万元,同比收窄44.20%。运营服务贡献了1.73亿元,同比增长3.59%;净利润2514.51万元,同比下滑44.57%。其他业务贡献593.34万元,同比减少52.18%。虽然专业显示和运营服务业务增长,但无法对冲智能终端业务贡献的下滑。
2025年上半年,创维数字的总资产112.12亿元,同比增长4.23%;总负债48.78亿元,同比增加11.12%;负债率43.50%,较年初增长3.79个百分点。
细分来看,创维数字的流动资产87.19亿元,同比增长5.92%。不过,应收账款高达2.98亿元,同比增长12.88%;存货2.07亿元,同比增长36.18%;货币资金3.01亿元,同比减少9.34%,也就是说2025年上半年创维数字的流动资产存在“水分”。
在负债层面,创维数字流动负债合计46.14亿元,同比增长15.70%。其中,短期借款11.02亿元,同比增长29.95%;应付账款12.00亿元,同比增长31.28%。现金回流减少,创维数字的应付账款也快速增长。
现金流方面,2025年期中,创维数字经营现金流量净额-1.98亿元,同比减少160.00%。其中,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42.80亿元,同比减少25.45;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66亿元,同比增加53.89%;筹资现金流净额0.477亿元,同比增长132.41%,经营问题明显;现金及等价物减少3.07亿元,同比减少77.46%;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余额28.89亿元,同比下滑13.92%。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2.63亿元,三费占营收比6.43%,同比增5.47%。不过却存在研发投入收缩加剧风险,2024年创维数字研发费用5.13亿元,同比减少14.84%,2025年上半年再降13.03%。创维数字业绩下滑的背后,除了市场环境因素,研发投入的收缩也对其长期发展埋下隐患,这可能影响公司在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方面的表现,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愈发处于劣势。
市场环境恶化,海外、新业务仍未救场
天眼查数据显示,2002年创维数字在四川遂宁注册,是创维数字是创维集团旗下控股子公司。在成立初期,电视还是家庭客厅的娱乐中心。2008年,创维数字的产品已经开始出海,居国内企业前列,奠定创维集团全球化基础。2011年,创维数字在深交所上市,加速智能终端业务扩展,产品线覆盖宽带通信设备、VR/AR终端等。2015年,创维数字切入专业显示领域,布局车载显示、工控模组等,形成“智能终端+专业显示”双轮驱动。
另一方面,创维数字也很快成为三大通信运营商及广电网络的主要供应商之一。比如,2024年至2025年智能家庭网关集采中,创维数字在中国移动招标中以1185万台的中标量位列第一。
2024年国家大力推动“机顶盒内置化”政策,导致独立机顶盒需求萎缩,智能盒子线上销量同比下降18.8%。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4年智能电视开机率已跌至30%以下,短视频和移动端分流效应显著。2025年上半年,中国智能电视线上零售量同比下降7.9%,机顶盒市场因运营商缩减补贴进一步收缩。
国内“以旧换新”政策虽刺激了部分需求,但主要利好高端电视市场,创维数字的中低端产品受益有限。2024年,创维数字智能终端产品销售单价同比大幅下降,直接导致该业务营收65.58亿元,同比下滑 16.59%。2025年,创维数字智能重点继续下滑,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在客厅经济重构的当下,创维数字难以扭转行业趋势。
从市场角度来看,传统机顶盒正从“播放终端”向“家庭控制中心”转型,需集成AI语音、边缘算力、多设备互联等功能。以创维数字为代表的智能电视、机顶盒等传统客厅设备面临流媒体平台和移动设备的双重冲击。2024年中国客厅智能设备线上零售额仅增长1.4%,其中智能电视、盒子等品类销量下滑,而智能投影、移动智慧屏等新兴品类虽增长但未能形成替代。
例如,小米盒子S4 Pro搭载NPU芯片,支持4K AI画质增强,售价仅 399元,而创维同配置产品仍缺乏竞争力。哪怕是在创维数字一度占有优势的海外市场,依然存在地缘风险。比如,东南亚市场中,小米通过与当地运营商合作,以低于创维的价格抢占份额,在印尼、越南的市场份额分别超过20%。
这种技术代差本质上是研发投入的差距:2024年创维数字研发费用同比减少14.84%,而小米同期研发投入增长28%。从长期看来,研发的此消彼长,将会进一步剥夺创维数字的市场竞争力。逐渐减少的研发费用却要重点突破AI芯片、AR光学等关键技术。研发的不重视,带来的是生态的短板,在其开放平台上,吸引的开发者很难和小米、华为这样的巨头相竞争。
创维数字为应对全球变化,也在南非拥有自建工厂,并且在土耳其、巴西、印度、泰国、墨西哥等地建有合作加工厂。通过“硬件+AI运营”模式,在海外市场试点广告分成。2025年上半年,创维数字海外业务取得14.48亿元的营收,同比下滑18.56%;营业成本高达11.74亿元,海外业务并未展现出不一样的气质。
2019年,创维数字发布AIoT战略,推出首款轻交互AR眼镜,探索智能家居生态。2021年,受元宇宙概念推动,VR业务成为短期增长点,但2022年后回归理性,并未成为创维数字的“救命稻草”。数据显示,2025年Q1,创维数字AI智能眼镜订单超50万台,但实际出货量受限于供应链产能。此外,用户反馈其产品依然存在内容生态的缺失、性能有待提高、性价比不高等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创维汽车智能在2025年8月通过广汽集团Tier1认证并获得两款车型订单,但其量产交付集中在2026年,短期内难以贡献营收,仍需在短期内寻找更多有效途径改善经营状况。若汽车智能业务在2026年实现规模营收,叠加惠州产业园降本效应,创维数字盈利能力有望大幅提升。
未来,创维数字的破局关键在于“短期止血”与“长期转型”的平衡:短期需通过优化供应链、聚焦高毛利业务、改善现金流管理缓解经营压力;长期则需在研发投入上重新发力,弥补技术代差与生态短板,同时推动汽车智能等新业务加速落地,尽快形成规模化营收支撑。若上述策略未能有效推进,其在消费电子与新兴赛道的竞争劣势可能进一步扩大,业绩复苏将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来源:深潜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