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催眠”的神秘面纱,心理咨询中常用的4种催眠技术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6 10:08 2

摘要:催眠在世界各地的许多文化中已经存在了好几百年。从南部非洲传统的巫医,到西伯利亚、韩国和日本的萨满教,以及北美原住民的传统医术,都存在让人进入神思恍惚的催眠状态以治病的做法。

“催眠不是用作治疗方法,而是作为营造有利于学习的氛围的手段。”

——米尔顿·H·埃里克森

催眠在世界各地的许多文化中已经存在了好几百年。从南部非洲传统的巫医,到西伯利亚、韩国和日本的萨满教,以及北美原住民的传统医术,都存在让人进入神思恍惚的催眠状态以治病的做法。

后来这种心理催眠的方法传入欧洲和北美,也就是现代西方版本的催眠法,其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晚期。1775年,德国医生弗朗茨·梅斯梅尔(Franz Mesmer)推广动物磁学理论。他相信有一种看不见的磁流体在人体内流动,影响我们的健康和行为。这一理论在19世纪获得了关注,并有了一个新的术语:催眠(hypnosis)。

一系列杰出的医生相继发展了关于催眠本质的理论,将催眠(hypnosis)与其起源,即梅氏催眠术(mesmerism)作了区隔。最著名的一位是当代西方心理治疗的奠基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他基于一些病人的病例作出了非常有名的心理分析,比如对“安娜·奥” (Anna O)病例的分析。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如今催眠疗法已普遍运用于各种场景,以帮助改善人们的生活及心理状态。

那么,究竟什么是催眠呢?

国际催眠学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ypnosis)指出:催眠反应是一种根植于神经生物学、遗传于人类大脑的能力。它是一种有意的、有动机的信息处理模式,使大多数人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他们对身体、自我、行动和世界的体验(Dell, 2017)。

迈克尔·雅普克(Michael D.Yapko)博士在书籍《临床催眠实用教程》中提到的定义是:催眠是一种注意力高度聚焦的专注体验,它邀请人们在体验的多个水平做出反应,从而有目的地去方法和利用他们的个人资源。

在雅普克看来,人们可以从以下两种角度理解催眠:

1. 催眠是我们日常经历的延伸

想象一个这样的场景:

在开车时,你因为太过沉浸于想某件事而走神,但在这种情况下,你依然开了一段距离,并且仍然在那些应该转弯的街道上转弯,在应该停下来的红绿灯和有停车标志的地方停下来,而且不知道怎么的,你安全地到达了目的地,尽管你不记得你是如何到达那里的。

那种突然的出神,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之为催眠现象。它是如此的自然和常见,所以,催眠其实就是我们日常经历的延伸。

2. 催眠是被暂时搁置的现实检验

每一分钟,每一小时,每一天,你都在不断地处理大量的涌入神经系统的感官信息,而你却没有意识到。

如果现在问你:“你是坐着还是站着?”你立刻就知道正确答案。

如果问你:“现在是白天还是晚上?”你也立刻就知道正确答案。

在被问到这些问题之前,你并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但那些信息已经是可调取的,而你一直在无意识地处理它。

当你在保持一个姿势一段时间之后调整身体,这个重新调整的过程通常不会是有意识的,而是下意识的。这只是你为了来自神经系统的指示而做出的反应而已。

据各项研究调查,催眠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诸多积极影响。

1. 减轻疼痛

证明临床催眠有效的最有力的证据之一是控制疼痛,一项荟萃分析评估了85项实验诱发疼痛的对照研究,发现催眠对大多数人来说都能有效缓解疼痛,对催眠暗示性高的人效果最好(Thompson, T., et al.,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Vol. 99, 2019)。

柳叶刀的研究显示,催眠不仅能减轻病人的疼痛和焦虑,还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

2. 引起感知和行为的显著变化

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的认知神经科学家Amir Raz博士及其同事的研究表明,催眠可以破坏斯特罗普效应(Stroop effect),斯特罗普效应广泛应用于神经心理学领域,用于评估和调查人们在处理特定刺激特征时的认知干扰抑制能力。

在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阅读并回答颜色与字面意义不一致的词语(例如,“蓝色”一词用红色书写)。

但是,当高度催眠的参与者在催眠状态下被指示只注意字体颜色而不注意文字时,斯特罗普效应就消失了(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Vol. 59, No. 12, 2002)。

这项研究曾被众多实验室复刻,最近的一个实验表明,虽然催眠本身并不能消除斯特罗普效应,但催眠后的暗示却能消除——这一发现得到了脑电图(EEG)的证实(Zahedi, A., et al., Neuropsychologia, Vol. 96, No. 1, 2017)。这些发现提供了一个生动的例子,说明催眠可以对认知产生自上而下的影响,甚至对阅读等自动过程(automatic processes)也是如此。

3. 解决一系列健康行为问题

研究表明,催眠暗示可能有助于解决一系列行为健康问题。

在美国肺脏协会(the American Lung Association)赞助的一次集体催眠疗法中,近3000名吸烟者戒掉了烟瘾,其中22%的人表示戒烟一个月后就不再吸烟了(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Hypnosis, 2000)。

早在三十年前就有研究发现,催眠可以提高认知行为疗法(CBT)的效果。一项最新的荟萃分析表明,当两者结合使用时,在控制抑郁或疼痛方面,催眠比单独的CBT有一定程度的优势(Ramondo, N.,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Hypnosis, Vol. 69, No. 2, 2021)。

另一项分析发现,与单独进行催眠干预相比,与其他心理干预措施结合使用催眠术能更有效地减轻焦虑(Valentine, K. E.,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Hypnosis, Vol. 67, No. 3, 2019)。

4. 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障碍

研究表明,催眠在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障碍方面与利他林(改善患者情绪和专注力的一种药物)一样有效(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Experimental Hypnosis, 2000)。

5. 缓解更年期妇女的症状

为治疗更年期妇女和乳腺癌幸存者的潮热症状(hot flashes),贝勒大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教授Gary Elkins博士测试了一种催眠干预措施。

潮热是指上半身突然感到发热,通常以面部、颈部和胸部最为强烈。皮肤可能会发红,就像脸红一样。潮热也会导致出汗。

在一项试验中,更年期妇女每周接受五次临床催眠或结构化注意力控制干预。对研究参与者的生理监测显示,接受催眠的女性潮热减少了57%,而对照组女性潮热减少了10%(Menopause, Vol. 20, No. 3, 2013)。

催眠的常用方式

1. 暗示疗法

暗示疗法是指来访者在催眠状态下受到积极的暗示,用积极的想法替代了消极的想法。

举例来说,催眠咨询师可以通过暗示疗法来帮助一个有幽闭恐惧症的人。通过让来访者闭上眼睛,放松,想象自己身处一个安全、舒适的地方。

图/Pexels

想象这是一个非常开放的空间,这里没有恐惧,然后带着这种安全的感受,在想象中走近电梯。通过学习积极地想象进入电梯而没有恐惧,这个人逐渐也能够在现实中做到这一点。在这个过程中来访者逐渐用”安全的“、”放松的“感觉替代了之前对于电梯的消极的想法。

这种疗法依赖于个人对催眠治疗师的建议和指导做出反应的能力,通常用于停止不想要的或不健康的行为,如吸烟、赌博、咬指甲和过度饮食,对慢性疼痛的人也有好处。

此外,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来访者“发现”问题或症状的心理根源,与创伤相关的感觉或记忆往往会“隐藏”在一个人的无意识中,以至于这个人不记得(在意识层面上)他/她经历过的创伤。

2. 退行分析

退行分析是指咨询师创设一种适宜的情境,让来访和通过想象回到自己的小时候,讲述某一段童年的故事和经历。回想起早期记忆或者被压抑的记忆,通常能帮助人摆脱情绪障碍。

退行分析的主要目标是确定个人苦恼的根本原因。

退行分析可以“深入”潜意识,找回被压抑的记忆或过去的创伤。因此,这种方法也被称为“回溯疗法”。

3. 重构

重构通常以比喻的方式进行,它可以改变来访对某种经历的看法。例如,想象你有一位想要减肥的来访,他整天待在家里打游戏。你可以让他描述在游戏中“提升”角色等级的过程——他做了什么、花了多长时间、角色一开始有多强。然后,通过与游戏进行比较,在来访的脑海中“重构”减肥的过程。

图/Pexels

在《非凡疗法》一书中,作者杰·哈利(Jay Haley)描述了米尔顿·埃里克森的一位儿童来访,这名小男孩由于晚上尿床,被父母带来了咨询室。

而米尔顿一旦与孩子独处,就开始愤怒地大声抱怨孩子父母的厚颜无耻。与此同时,男孩被这位医生意外的咆哮所吸引,也开始了对父母的抨击。

最后,米尔顿表示他宁愿不处理男孩的尿床问题,并将话题转向了男孩喜欢的领域——射箭所需要协调的肌肉。

通过长时间催眠式的交谈,米尔顿能够间接地为男孩提供建议,建立他对肌肉的控制,包括他的膀胱肌肉。

米尔顿不寻常的干预是成功的,他首先利用男孩的愤怒,与他结成联盟“对抗”他的父母,然后利用联盟教会男孩想学的东西,这与解决他的问题完美平行。

4. 贝蒂·埃里克森的“3-2-1”技术

贝蒂·埃里克森是米尔顿·埃里克森的妻子。她开创了一种自我催眠方法,即“3-2-1”技术。

从睁开眼睛开始,你可以记下房间里你能看到、听到和感觉到的3件事情。

例如:你可能会看到墙上的一幅画、一张桌子和一个时钟;你可能会听到窗外的鸟叫声、冰箱的嗡嗡声和时钟的滴答声;你可能会感觉到椅子对你背部的压力、你的脚踩在地板上的感觉以及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的温暖。

图/Pexels

这个过程重复进行,从每种感觉中关注2个项目,然后再关注1个项目(因此得名 3-2-1)。

然后,闭上眼睛,重新开始,在脑海中想象每种感觉中的3个物体。再次倒数。一旦数到最后一项,你就会进入恍惚状态。

对咨询师来说,学习催眠的目的并非是成为一名“催眠师”,而是更好地将催眠与心理干预结合在一起,为来访者服务。

就像雅普克说的那样:“临床催眠的取向本质上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来组织你所做的治疗性的沟通,从而让它最符合个体的需要,即有选择性地使用语言和行为来获得某些有价值的结果。”

人们对于催眠都会有一些担忧,这是非常正常的,其中最值得担忧的是在咨询室中由谁来实施催眠。

催眠本身是无害的,但如果催眠师的受训不够或经验不足,可能会在无意中伤害被催眠者,比如错误地判断了被催眠者的动力、提供了错误的引导、强加给对方某个起到反效果的观点,或者只是单纯地在浪费被催眠者的时间和金钱......

催眠常常会让被催眠者触及到许久都未曾觉察到的记忆和感受,这些记忆和感受可能会带来强烈的痛苦,接受过良好训练的催眠师可以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但是经验不足或者受训不够的催眠师在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会给来访者带来伤害,虽然他们的出发点和意图可能是好的。

正如上文所述,我们每天都在无数次地经历催眠状态,很多心理、病理问题都是在催眠状态下形成的,因此,它最好也在催眠状态下被治愈。

来源:肃州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