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 核心材料电子布(玻璃纤维布)解析:概念与 8 大热门企业一览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0 07:23 2

摘要:电子玻璃纤维布是超细无碱玻纤织成的超薄基材(最薄 20 微米),为覆铜板(CCL)和 PCB 提供高强度、低膨胀的 “骨架”,决定其层间可靠性与信号完整性,是 AI 服务器等高速高频板的核心材料。

电子玻璃纤维布是超细无碱玻纤织成的超薄基材(最薄 20 微米),为覆铜板(CCL)和 PCB 提供高强度、低膨胀的 “骨架”,决定其层间可靠性与信号完整性,是 AI 服务器等高速高频板的核心材料。

2025 年 6 月,日企 Nittobo 宣布高性能电子布提价 20%;MGC 因 Low CTE 玻璃布短缺,导致 BT 材料交期拉长。当前一代布月需 500-600 万米(30-50 元 /m),二代布 40-50 万米 / 月(120 元 /m);Low-Dk 电子纱供不应求,2030 年市场规模预计达 5.28 亿美元(CAGR 21.4%),供需缺口 10-20% 将持续至 2026 年。

该材料生产难度极高(如 20-30μm 厚度需精准控制单丝张力),高端产品国产良率 60%-70%,低于日企 90%。但 AI 与 800G 光模块带动需求,预计 2025-2030 年全球电子级超薄布年复合增速 12%,高端产品单价为普通布 3-5 倍;国产龙头有望突破技术实现进口替代,切入英伟达 GB300 供应链,抢占 50 亿元新增市场。

本文内容用于个人复盘,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学术研讨。电子玻璃纤维布有很多优质公司,本文分享目前笔者认为热门的 8 家,未提及的公司还望海涵!

行业地位:全球极薄电子布绝对龙头,市占率超 30%,9μm 超薄布打破日本垄断

公司亮点:实现 “超细纱 — 超薄布” 一体化,黄石基地年产能 5040 万米,2025 年四川再扩 7200 万米,良率 85%、毛利率超 40%,订单已排到 2026 年。

业绩情况:2025 年一季报每股收益 0.04 元,净利润 3087.32 万元,同比去年增长 482.59%

概念关联:在 LowDK/CTE (低介电 / 低热膨胀系数) 等高端领域布局;年产 5040 万米 5G 用高端电子级玻璃纤维布在 2023 年已全面投产;拟募投新增高性能玻纤纱年产能 1254 吨。

第二名:菲利华

行业地位:全球仅有的两家能批量供应石英纤维电子布(Q 布)的企业之一,国内唯一实现该产品量产的企业

公司亮点:拥有从石英砂 — 石英纤维 — 电子布的全链条布局,2024 年 Q 布产能已扩至 100 万米 / 月,2027 年目标 2000 万米 / 年;其超低介电损耗 Df

业绩情况:2025 年一季报每股收益 0.22 元,净利润 1.05 亿元,同比去年增长 35.72%

概念关联:Q 布在介电常数、热膨胀系数及信号完整性上全面优于传统 E/NE 玻纤,被视作 M8、M9 级 CCL 升级的唯一替代方案,直接受益于 AI 算力硬件与 1.6T 交换机需求爆发。

第三名:长海股份

行业地位:国内少数拥有 “玻纤纱 — 制品 — 复合材料” 完整产业链的民营龙头企业,高端玻纤制品产能居前

公司亮点:年产短切毡、湿法薄毡等高端玻纤制品超 7 亿㎡,2024 年启动 60 万吨高性能玻纤智能制造基地,投产后总产能将跻身行业第二梯队,成本和技术协同优势显著。

业绩情况:2025 年一季报每股收益 0.20 元,净利润 8217.14 万元,同比去年增长 61.78%

概念关联:已将超薄电子级玻纤布列入重点研发方向,依托自产超细纱与湿法薄毡工艺,切入 5G 通信、服务器及汽车电子用高频高速 CCL 供应链。

第四名:金安国纪

行业地位:国内覆铜板前三强,电子布 — 覆铜板 —PCB 垂直一体化产业链核心企业

公司亮点:旗下安徽金瑞电子年产 6000 万米电子级玻纤布 2025 年 2 月满产,自供率超 60%,成本较外购低约 15%,并已通过华为、博世等车规及 5G 基站认证。

业绩情况:预计中报业绩净利润 6500 万元至 7500 万元,变动幅度为 - 7.08% 至 7.22%

概念关联:生产的低 CTE 电子布直接用于 AI 服务器、5G 基站、军工高可靠板卡,下游绑定戴尔、三星、LG 及国内军工企业。

行业地位:全球玻纤龙头企业,LDK 低介电玻璃纤维自主技术领先者

公司亮点:云南国资控股,年产能超 90 万吨,产品覆盖风电、汽车、电子等高端领域;掌握 LDK 低介电玻璃纤维自主技术,攻克 “零气泡” 工艺,二代产品介电损耗再降 20%,已获生益、台光等头部 CCL 厂认证。

业绩情况:2025 年一季报每股收益 0.01 元,净利润 5267.48 万元,同比去年增长 176.96%

概念关联:LDK 二代电子布直接用于英伟达 GB200/300 服务器、800G/1.6T 光模块及先进封装基板,可将信号损耗再降 20%。

第六名:中材科技

行业地位:全球玻纤市占率第二,第二代低介电超薄玻纤布国产替代先行者

公司亮点:依托泰山玻纤,拥有超 140 万吨玻纤年产能;率先实现第二代低介电超薄玻纤布国产替代,年产 1200 万米,成为世界级供应商。

业绩情况:预计中报业绩净利润 8.400 亿元至 10.40 亿元,增长幅度为 80.77% 至 123.81%

概念关联:低 DK、低 CTE 产品已切入 AI 服务器、5G 通讯等高端赛道,直接受益于算力硬件需求爆发。

行业地位:全球玻纤第一龙头,市占率 28%,产能与技术全球领先

公司亮点:年产能已突破 260 万吨,掌握 E9 超高模量玻璃配方、纯氧燃烧与零碳智造技术,并在江苏淮安打造全球首个 100% 绿电玻纤基地,成本与技术护城河深厚。

业绩情况:预计中报业绩净利润 16.50 亿元至 17.00 亿元,增长幅度为 71.65% 至 76.85%

概念关联:年产近 10 亿米高端电子布,超薄 1037 规格已打破日企垄断;电子纱 — 电子布一体化产能直接受益于 AI 服务器、消费电子需求爆发。

第八名:山东玻纤

行业地位:国内玻纤行业前五企业,ECER 及高模量产品技术达国际一流水平

公司亮点:背靠山东能源集团,已形成 63.4 万吨总产能(含 30 万吨智能制造一期),成本优势突出,国内市占率稳居前五。

业绩情况:预计中报业绩净利润 866.0 万元至 1299 万元,增长幅度为 1.09 倍至 1.13 倍

概念关联:正将 17 万吨 ECER 线升级为电子级超细纱,可向下游延伸为 106、1035 等超薄电子玻璃纤维布,满足 AI 服务器、800G 光模块需求。

* 提醒:警惕行业景气逆转、节奏放缓及成本波动带来的业绩回撤风险。

本文内容用于个人复盘,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学术研讨。电子玻璃纤维布有很多优质公司,本文分享目前笔者认为热门的 8 家,未提及的公司还望海涵!

来源:财经大会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