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资之间,有这样一群“金牌贴心人”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6 09:44 4

摘要:“以法护航,以情暖心”。在劳动关系领域,专业的工会法律服务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在广州市总工会近日举办的第五期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成立暨2024年度职工“金牌贴心人”等发布活动现场,5位优秀代表与工会一线人员展开了精彩的工会法律服务主题宣讲

蔡飞。单位供图

欧阳锋(右一)。单位供图

刘惠雅。单位供图

“以法护航,以情暖心”。在劳动关系领域,专业的工会法律服务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在广州市总工会近日举办的第五期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成立暨2024年度职工“金牌贴心人”等发布活动现场,5位优秀代表与工会一线人员展开了精彩的工会法律服务主题宣讲。他们用专业与担当,在处理劳资纠纷中点亮公平之光,为困境里的劳动者撑起法治之伞。让我们通过其中三个温暖而有力量的故事,解锁工会法律服务守护劳动者的“权益密码”。

群体解纷 寻找中线让劳资共赢有路径

“公司停工三个月不发工资,必须给个说法!”“找工会!工会是咱‘娘家人’!”2024年初,某企业因股东纠纷、订单下滑,以及外部债务导致账户被查封,生产陷入停滞。迟迟未获明确答复的职工情绪激动,求助工会,希望指派工会律师协助依法维权。工会律师欧阳锋临危受命,肩负起化解这场群体性劳资纠纷的重任。

深入了解情况后,欧阳锋团队发现企业并非恶意欠薪——账户冻结导致资金链断裂,股东分歧又令企业濒临破产,除了名下的土地房产,企业已无现金可用。而职工们在停工期间生计无着,更担心企业破产后工资和补偿无从追讨。

“正因如此,我们才更需在法律与现实之间找到那条既能让职工依法维权,也能给企业自救留出空间的中线。”欧阳锋与工会代表反复商议,一个方案逐渐清晰:“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分期支付+仲裁调解书置换”。

面对企业的疑虑,欧阳锋耐心解释:“分期支付给企业筹集资金的缓冲期,而仲裁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力——若任何一期款项未按时支付,职工无需经历漫长的仲裁、诉讼,可直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工会代表补充道:“劳动仲裁委已确认置换流程可行,这是目前能彻底了结纠纷的最佳方案。”企业老板沉默许久终于点头同意。

然而,职工这边的疑虑同样不小。“分期?又画大饼!”“公司有地有厂房,破产后拍卖款先还银行,轮到我们还剩多少?”欧阳锋解释道:“大家的心情我懂!但企业已停工三个月,不解除劳动合同,大家不好找新工作,社保也难续缴。现在关键是保障权益——公司资产足够覆盖工资和补偿金,分期方案有法律兜底!”

欧阳锋进一步强调:“签协议后,我们会到三方联合调解中心置换仲裁调解书,与法院判决具有同等强制执行力!若公司拖欠,可直接申请法院拍卖资产偿还!”为让职工安心,他建议由职工代表持企业授权委托书,到土地和房管部门查册确认资产价值。“金额必须算准!”职工代表商议后回应,“我们信工会和欧阳律师!”

一周后,145名职工与该企业签订《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顺利置换仲裁调解书,这场持续三个月的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值得欣慰的是,对劳动争议案件,通过‘工会介入+专业调解+司法确认’这一三联机制,我们正将零散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作转化为可复制的纠纷解决模板,真正实现既能维护市场经济效率,也能守护劳动价值温度。”欧阳锋说。

连日蹲守 拨开骑手用工“迷雾”

2021年,一名外卖骑手在送餐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摔成粉碎性骨折。然而当他拿着医院诊断书申请工伤赔偿时,却被告知“你和平台没有劳动关系,无法认定工伤”。这意味着,高额的医疗费和误工费将无处索赔,生活也失去保障。抱着一丝希望,他向工会求助,而这份沉甸甸的信任,落到了法援律师蔡飞肩上。

面对平台、代理商、骑手之间错综复杂的用工关系,蔡飞和团队毅然接下这块“烫手山芋”。他们连日蹲守在平台经营场所附近,终于拍到关键画面:十多名外卖骑手身穿统一工服在门口排队开早会,负责人手持名册逐个点名,墙上的公告栏张贴着出勤排班表。

“这绝非‘自由接单’,分明是严格的企业管理考勤现场。”蔡飞坚定了信心。随后,他们又从平台APP里挖出系统自动派单的规则(而非骑手自主接单)、考勤记录及“骑手晋升制度”等“铁证”,清晰表明平台对该名骑手实行劳动管理,而非所谓的“独立承揽人”。

二审法庭上,蔡飞将这些证据一一呈上,并掷地有声地指出:“法律,不能让穿着‘互联网外衣’的平台用工,成为逃避责任的借口。”

这番话,被写进了二审判决书。2022年,法院终审判决这名骑手与平台存在劳动关系,其最终获得工伤认定和应有赔偿。他专程向蔡飞律师送上锦旗,上面写着:“捍卫正义 维护公平 法律援助 情暖人心”。

2023年,该案例同时获得最高人民法院年度优秀案例分析一等奖(全国唯一劳动争议类),以及广州市律师协会业务成果奖。法官在判决中特别指出:“平台用工不能仅看‘表面形式’,而要审查‘实质管理关系’。”这意味着,未来无数像这名骑手一样存在实际用工管理的新业态劳动者,合法权益将得到更好的维护。

在蔡飞心中,法律这本厚重的书,每一页都应写满“公平”与“正义”,而他的使命,正是让公平正义之光照亮劳动者的生活。

金牌调解 以心换心架起劳资沟通桥梁

“调解是什么?”走过13年调解路,广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调解庭庭长刘惠雅的回答坚定而温暖:调解是一场场心与心的对话,是用法律为桥梁,连接起纠纷的两端。

2012年,刘惠雅刚刚走上调解岗位,面对堆积如山的案卷和情绪激动的当事人,也曾感到疲惫和困惑。她一度以为这份工作不过是处理纠纷的流水线,是冰冷中立的“裁缝”,缝合着破裂的劳资关系。

直到有一天,刘惠雅遇到了一位工地上的阿姨。她低着头,小心翼翼地递来一叠皱巴巴的工资单,哽咽道:“孩子上学等着钱,我真的等不起了。”她没有声嘶力竭的控诉,只是一遍又一遍反复恳求。看着阿姨布满老茧的双手,那一刻,刘惠雅忽然明白:调解的意义不在于判断对错,而是在矛盾排解中依然给人保留希望和尊严。

从那之后,刘惠雅给自己定下一个规矩:每次调解前,先站在当事人角度思考。“如果我是为了孩子上学四处奔波的母亲,或是面临经营困境却无力承担赔偿的老板,我会怎样?”这份共情,让她的调解工作有了温度。

2022年春节前,一起棘手的欠薪案摆在刘惠雅面前。农民工们归心似箭,企业老板却以“资金链断裂”为由一再拖延。刘惠雅深知时间紧迫,她先安抚工人情绪,再与企业老板反复沟通,从情理讲到法理,一遍遍地耐心劝导。最终,老板在当天深夜筹齐工资款。当拿到工钱的工人们紧握她的手连连道谢时,那一张张笑脸让她真切感受到:调解是用法律点亮希望,让每个人感受到公平的温度。

调解路上,刘惠雅并不孤单。2017年,广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三方联合调解中心的成立,带来了强大的“战友”——工会调解员们的经验、智慧和热情,让调解更高效、更有温度。

一次,某服装厂拖欠61名工人工资引发聚集,场面紧张。工会调解员迅速介入,与企业协商分期支付方案并帮助工人申请法律援助,顺利化解风波。“没有冲突和指责,只有真诚对话和耐心疏导。当矛盾逐渐消弭,我看到了工会的力量:他们让劳动者不再孤军奋战,让企业学会了责任与合规。”刘惠雅说。

2023年,刘惠雅与队友代表广州勇夺广东省劳动争议多元化解业务技能竞赛冠军,她个人荣膺唯一的“金牌调解员”称号,并被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如今,她不仅是调解员,还是“刘老师”,在省市调解工作培训中传授经验,并成立“刘惠雅调解工作室”,为群众提供暖心服务。

来源:南方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