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时间8月26日,FIBA(国际篮联)官方终于对美洲杯赛后大规模互殴事件开出罚单——多米尼加与阿根廷两队共7名球员被禁赛,累计禁赛场次达9场,两队各被罚款2万瑞士法郎(约合17.3万人民币),总计罚款超34万人民币。
北京时间8月26日,FIBA(国际篮联)官方终于对美洲杯赛后大规模互殴事件开出罚单——多米尼加与阿根廷两队共7名球员被禁赛,累计禁赛场次达9场,两队各被罚款2万瑞士法郎(约合17.3万人民币),总计罚款超34万人民币。
更引发关注的是,马刺球员大卫-琼斯-加西亚在公开道歉时,竟指责阿根廷队存在种族歧视,将这场冲突的原因推向新的争议点。
这场闹剧发生在2025年美洲杯小组赛,阿根廷男篮83-84一分惜败多米尼加男篮后。比赛结束哨声刚落,双方球员便因场上恩怨爆发口角,很快升级为大规模肢体冲突——多名球员互相推搡、拳打脚踢,场面混乱不堪。
其中,效力于NBA圣安东尼奥马刺队的多米尼加球员加西亚,在被工作人员劝阻后仍挣脱阻拦,冲回人群挥拳击倒一名阿根廷球员,这一行为被镜头清晰捕捉,成为冲突中最恶劣的瞬间之一。现场观众惊呼连连,赛事安保人员花了近10分钟才控制住局势,这场“全武行”也让美洲杯的声誉受到严重影响。
FIBA官方经过调查后,于8月26日公布了详细处罚结果,两队均面临球员禁赛与协会罚款的双重惩罚:
多米尼加方面
1、球员禁赛:大卫-琼斯(即加西亚)禁赛2场,胡安-格雷罗、胡安-苏埃罗各禁赛1场;安赫尔-德尔加多禁赛1场,但缓刑3年(若期间再犯,禁赛将立即执行)。
2、协会罚款:多米尼加篮协被罚2万瑞士法郎,其中1万瑞士法郎缓刑3年执行。
阿根廷方面
1、球员禁赛:贡萨洛-布雷桑禁赛2场,弗朗西斯科-卡法罗、胡安-沃莱特各禁赛1场;主帅巴勃罗-普里吉奥尼单独被罚2000瑞士法郎。
2、协会罚款:阿根廷篮协同样被罚2万瑞士法郎,1万瑞士法郎缓刑3年执行。
算下来,7名球员累计被禁赛9场,两队及教练共被罚4.2万瑞士法郎(约合34.65万人民币),其中2万瑞士法郎的罚款处于缓刑期,相当于给两队留下“改过自新”的机会。
FIBA官方表示,不会对该决定再发表进一步评论,强调处罚旨在维护赛事秩序。
罚单公布后,作为事件核心人物的加西亚率先发声。他在个人声明中先是道歉,承认暴力不对,随后却话锋一转,揭露冲突背后的“隐情”——指责阿根廷队存在种族歧视。
“暴力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加西亚在声明中先向国家、FIBA、马刺队及阿根廷人民道歉,但紧接着表示,冲突的导火索是“一名阿根廷球员先袭击我,另一名队友还受到了种族歧视的辱骂”。
他解释道,当时场面失控,肾上腺素飙升才做出冲动举动:“作为拉丁裔,我们本该互相支持,而不是用歧视伤害彼此。这次经历会让我成长,未来我会更好地控制情绪,继续为多米尼加自豪出战。”
这番言论瞬间引发争议:有人认为加西亚是在为自己的暴力行为找借口,也有人好奇阿根廷队是否真的存在歧视行为——截至目前,阿根廷篮协与涉事球员尚未对此作出回应,这场冲突的真相似乎还藏着更多细节。
事件曝光后,球迷们对FIBA的处罚和加西亚的说法议论纷纷。不少球迷认为,“9场禁赛+34万罚款”力度足够,“赛场不是打架的地方,必须严惩才能以儆效尤”;也有球迷质疑,“只罚球员和协会,没追究裁判是否有赛前管控失职,处罚不够全面”。
而对于加西亚控诉的种族歧视,部分球迷表示需要证据:“空口说歧视没用,得拿出实锤,不然就是甩锅”;也有拉丁裔球迷共情:“种族歧视在体育界确实存在,希望FIBA能进一步调查,而不只是罚打架的人”。
不管争议如何,这场美洲杯群殴事件已成为国际篮坛的负面典型。未来,FIBA是否会出台更严格的赛场秩序管控措施?阿根廷队是否会回应种族歧视指控?这些疑问,还需要时间给出答案。
但可以肯定的是,任何践踏体育精神的行为,都终将付出代价。
来源:空穆郡下飞阳宇